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解释 > 求知 中国历史上得道的道教名人(包括传说的)-求历史上关于道家的资料

求知 中国历史上得道的道教名人(包括传说的)-求历史上关于道家的资料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神创造了天地,日月,星辰,以及地上的一切动植物和人。为了让人了解他们所生存的物质世界,神给人造了眼耳鼻舌手。于是人可以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感知和认识物质世界。很多人不信有神,就是因为他们看不见,听不着,也摸不到神。这些人错就错在他们试图用错误的器官来认识神。神是个灵,不属于物质世界,所以就不能用认识物质世界的器官去认识他。神给人用来认识他的器官是心灵。心灵是个灵,所以能用来认识神。许多人都有直觉,其实直觉就是心灵所收到的神的信息。如果你用心去寻找神,你就一定能够感受到他的存在,并且能和他交流。如果你不用心灵去感知神,你就不可能感觉到他的存在。这就如同你不可能用鼻子感觉到有声音,不可能用手感觉到有气味一样。
  除了用心灵来认识神之外,人还可以通过神所造的万物来认识他。如果我指着一张桌子对你说这桌子不是人造的,而是本来就有的或是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36由各种化学元素随机碰撞出来的,你一定不会相信,你一定会说这桌子是人造的。同样的道理,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各自按着自己的轨道有序的运行;地上的动植物相生相克,相互依存,组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你能相信这一切不是由神创造,而是随机产生的吗?正如圣经所写到的:“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许逊(239—374),字敬之,豫章南昌人,东晋道士,创净明道派。

  许逊祖籍汝南(今河南许昌),其父于东汉末年率家避战乱迁居南昌,吴赤乌二年(239)许逊出生于南昌县益塘坡(今麻丘乡)。他赋性聪颖,博通经史、天文、地理、医学、阴阳五行学说,尤其爱好道家修炼法术。二十岁举为孝廉,屡荐不就。二十九岁拜西安(今修水)大洞君吴猛学道,尽得秘传。三十六岁时与文学家郭璞结伴遍访名山胜地,最后选择南昌西郊的逍遥山(今新建西山乡)隐居,只求修炼,不愿为仕,平日以孝、悌、忠、信教化乡里,深为乡人尊敬。直至西晋太康元年(280)四十二岁时,因朝廷屡加礼命,难于推辞,才前往四川就任旌阳县令。

  许逊到了旌阳,去贪鄙,减刑罚,倡仁孝,近贤远奸,实行了许多利国济民措施。有一年,旌阳大水为患,低田颗粒无收,许逊让大批农民到官府田里耕种,以工代税,使灾民获得解救。当时瘟疫流行,许逊便用自己学得的药方救治,药到病除,人民感激涕零,敬如父母。那时旌阳传唱一首民谣:“人无盗窃,吏无奸欺,我君活人,病无能为。”盛赞许逊的功德。邻县民众纷纷前来归附,旌阳人户大增。许逊在旌阳十年,居官清廉,政绩卓著,被人们亲切称为“许旌阳”。太熙元年(290),鉴于晋室将有大乱,料知国事不可为,许逊挂冠东归。启程时,送者蔽野;有的为他建生祠、画神像,终年祭祀;有的千里跟随来到西山,聚族而居,与许逊为伴,都改姓许,人称“许家营”。

  许逊东归后,时值彭蠡湖(今鄱阳湖)水灾连年,他率郡民疏治,足迹踏遍湖区各地。他不仅为豫章治水,还到湖南、湖北、福建等地消除水患,赢得人民的广泛尊崇,被编成神话故事广为流传。

  东晋元帝大兴四年(321),许逊隐居南昌南郊梅仙祠旧址,创办道院,名太极观,额曰“净明真境”,立净明道派。其宗旨为“净明忠孝”。传说许逊活到一百三十六岁,于东晋宁康二年(374)八月初一日合家四十二人一齐飞天成仙,世人尊奉他为“许仙”。东晋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德,将旌阳县改名德阳县。后人在他居住地西山建起许仙祠,在南昌铁柱宫建旌阳祠,并受历代王朝赐匾表彰,宋王安石撰写《许旌阳祠记》。

  黄初平,东晋人,著名道教神仙,出生地为现中国浙江省金华县,是当地的一名牧羊小孩。十五岁时得仙指点得道而隐居赤松山。18岁开始修道,得道后易名赤初平,号赤松子,故号称“赤松仙子”。民间流传其法力高强,能够点石成羊。传说因为炼丹得道、羽化登天,而且以“药方”度人成仙,得到人们的信仰和崇祀。黄大仙信仰在1915年由普庆坛的创建人—梁仁庵道长传入香港,其后蓬勃地发展。香港著名的黄大仙祠就是供奉他的,终日香火不断。

  葛洪(284~364)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其中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例如“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即指加热红色硫化汞(丹砂),分解出汞,而汞加硫黄又能生成黑色硫化汞,再变为红色硫化汞。描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又如“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就描述了铁置换出铜的反应,等等。

  出身江南士族。其祖在三国吴时,历任御史中丞、吏部尚书等要职,封寿县侯。其父悌,继续仕吴。吴亡以后, 初以故官仕晋,最后迁邵陵太守,卒于官。葛洪为悌之第三子,颇受其父之娇宠。年十 三,其父去世,从此家道中落,乃“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 伐薪卖之,以给纸笔,就营田园处,以柴火写书。……常乏纸,每所写,反复有字,人 尠能读也。 ……”

  十六岁开始读《孝经》《论语》《诗》《易》等儒家经典,尤喜“神仙导养之法”。自称:少好方术,负步请问,不惮险远。每以异闻,则以为喜。虽见毁笑, 不以为戚。后从郑隐学炼丹秘术,颇受器重。谓“弟子五十余人,唯余见受金丹之经及 《三皇内文》《枕中五行记》,其余人乃有不得一观此书之首题者”。

  西晋太安元年 (302),其师郑隐知季世之乱,江南将鼎沸,乃负笈持仙药之朴,携入室弟子,东投霍山,唯葛洪仍留丹阳。太安二年,张昌、石冰于扬州起义,大都督秘任洪为将兵都尉,e69da5e887aa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1 由于镇压起义军有功,迁伏波将军。事平之后,洪即“投戈释甲,径诣洛阳,欲广寻异 书’了不论战功。”但因“正遇上国大乱(指“八王之乱”——引者注),北道不通, 而陈敏又反于江东,归涂隔塞”。在此去留两难之际,恰逢其故友稀含为广州刺史, 表请他为参军,并担任先遣。葛洪以为可藉此避乱于南土,遂欣然前往。不料嵇含又为 其仇人郭励所杀,于是滞留广州多年。深感“荣位势利,臂如寄客,既非常物,又其去 不可得留也。隆隆者绝,赫赫者灭,有若春华,须臾凋落。得之不喜,失之安悲?悔吝 百端,忧惧兢战,不可胜言,不足为矣”。乃绝弃世务,锐意于松乔之道,服食养性, 修习玄静。遂师事鲍靓,继修道术,深得鲍靓器重 .

  建兴四年(316),还归桑梓。东晋开国,念其旧功,赐爵关内侯,食句容二百邑。咸和(326~334)初,司徒王导召补州 主簿,转司徒掾,迁咨议参军。干宝又荐为散骑常侍,领大著作,洪皆固辞不就。及闻 交趾产丹砂,求为句漏令,遂率子侄同行。南行至广州,为刺史邓岳所留,乃止于罗浮山炼丹。在山积年,优游闲养,著作不辍。卒于东晋兴宁元年(363),享年81岁。或云卒于晋康帝建元元年(343),享年61岁。

  葛洪继承并改造了早期道教的神仙理论,在《抱朴子内篇》中,他不仅全面总结了 晋以前的神仙理论,并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神仙方术,包括守一、行气、导引和房中术等; 同时又将神仙方术与儒家的纲常名教相结合,强调“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 信为本。若德行不修,而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也”。并把这种纲常名教与道教的戒 律融为一体,要求信徒严格遵守。他说:“览诸道戒,无不云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 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赒人之急,救人之穷,手 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妬 胜己,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受福于天,所作必成,求仙可冀也。”主张神仙 养生为内,儒术应世为外。

  他在《抱朴子外篇》中,专论人间得失,世事臧否。主张治 乱世应用重刑,提倡严刑峻法。匡时佐世,对儒、墨、名、法诸家兼收并蓄,尊君为天。 不满于魏、晋清谈,主张文章、德行并重,立言当有助于教化。 葛洪在坚信炼制和服食金丹可得长生成仙的思想指导下,长期从事炼丹实验,在其 炼丹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识了物质的某些特征及其化学反映.

  他在《抱朴子内篇》中的《金丹》和《黄白》篇中,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的炼丹成就,具体地介绍了一些炼丹方法,记载了大量的古代丹经和丹法,勾画了中国古代炼丹的历史梗概,也为我们提供了原始实验化学的珍贵资料,对隋唐炼丹术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成为炼丹史 上一位承前启后的著名炼丹家。

  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兼修医术。“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认为修道者如不兼习医术,一旦“病痛及己”,便“无以攻疗”,不仅不 能长生成仙,甚至连自己的性命也难保住。在其所撰《肘后备急方》中,保存了不少我 国早期医学典籍,记载了许多民间治病的常用方剂,系古代随身常备急救之手册,并在 东南亚各地广为流传,为研究魏晋南北朝医学的重要史料。该书关于天花病的记载,是 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科学文献,对结核性传染病的认识,也比国外早一千多年。据载, 葛洪还撰有《肘后救卒方》和《玉函方》。“余所撰百卷,名曰《玉函方》,皆分别病 名,以类相续,不相杂错,其《救卒》三卷,皆单行径易,约而易验,篱陌之间,顾眄 皆药,众急之病,无不毕备,家有此方,可不用医。”⑦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仙药》 中对许多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主要产地、入药部分及治病作用等,均作了 详细的记载和说明,对我国后世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著作就2部 老子和庄子 由于比较深奥后人就是研究而已没有写 没有向朱熹那样的人留下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打遍天下无敌手,金面佛苗人凤 雪山飞狐是谁 雪山飞狐 胡斐和苗人凤最后死没死? 新雪山飞狐苗人凤怎么死的? 后会无期最后什么意思 后会无期结局什么意思 后会无期结局什么意思啊 后会无期结尾是什么意思 什么成语含有“必”和“骄”两个字? 骄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骄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求知 中国历史上得道的道教名人(包括传说的) 关于道家的资料 求道家资料 求介绍道家一切的资料 锋芒毕露是什么意思? 太锋芒毕露是什么意思 锋芒毕露什么意思? 锋芒毕露的意思是什么 怎样才能让自己快速变得心平气和? 怎样让自己学会心平气和 怎样才能做到心平气和? 怎样才能让自己始终保持心平气和? 含有“销”字的成语有哪些? 消字的成语有哪些 销字头成语有哪些 含有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有哪些 弃开头的的成语 “弃”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弃字开头的成语大全 弃字头的成语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原文及翻译 报任安书原文及翻译 高二语文必修五《报任安书(节选)》原文及翻译!!!!!!!!... 报任安书 原文 翻译Dgq 佛曰 前世五百次回头换回今生一次擦肩而过 这个整句是什么?? 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才能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这句话出自... 佛曰:前世的500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这个故事的... 佛曰: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世的擦肩而过这句话什么意思... 形容费力的成语 形容费力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费劲的成语 形容费劲的成语有哪些? 我不想做善良的人,善良的人老是被欺负,我真的受够了这样的感觉 我是一个善良的人,可这个社会善良的人总被人欺负请大家给点指... 感觉自己是那种心很软,太善良的人,但却经常会被别的人欺负如... 为什么善良的人总是被人欺负? 请问有没有人知道形容朋友之间心神相同有默契的成语或短句,什么... 形容朋友间深厚友谊的成语 跪求古文中形容朋友之间关系的词,大家帮帮忙吧! 求形容和别人成为朋友的成语 如何可以让人能保持心平气和 用什么方法怎么才能让一个人心平气和!!!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