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海伦,我想对您说
海伦,我想对您说:看了您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您度过了88个春秋,却有87年生活在盲聋哑的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中。您凭着坚持不懈的意志与对生活的热爱,在沙利文老师和萨勒老zhidao师的帮助下,以惊人的毅力,战胜病残,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学会了盲文,学会了如常人一样的说话,并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大学毕业后,您竭尽自己的力量处处奔走,为更多专和您一样的人造福,把自己全部的爱都倾注在残疾人身上,把慈爱的双手伸向了全世界。
是什么激励着您,让您勇敢地面对不幸的人生,走出了一片光明,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您从不在失败面前屈服,您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令人深深敬佩。
您知道对于身体上的缺憾,怨天尤人和沮丧根本于事无补。您以一颗不屈不挠的心接受了生命的挑战,以您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震撼了世界,正如马克·吐温说的:“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另一个是海伦·凯勒。”您是我们心中崇拜的属英雄偶像。
海伦·凯勒,您的名字会像一盏明灯一样指引着我。当我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要学习您对生活坚强乐观的态度,走出阴影,走出困境。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这个假期我主要阅读了《托尔斯泰传》。
对于托尔斯泰我并不陌生,他的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63《安娜 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仇》都给了我深刻的印象,他强烈的情感让我震撼,他是我最崇拜的作家。
“他的面貌有了固定的特征,永远铭刻在人类的记忆之中。宽广的前额上两道微弯的皱纹,白色的双眉异常浓密,一部忠厚长者的胡须,使人想起第戎的摩西像。苍老的面庞变得平静、温和,留着病痛、忧伤和慈祥的痕迹。”
正如书中所描述的,托尔斯泰粗犷的脸又长又笨重,短发覆在前额,长了小小的眼睛,宽大的鼻子,往前突出的大唇,宽阔的耳朵,长得十分丑陋。正因为这丑相,他的童年过得一点也不开心。然而就在托尔斯泰寂寞无比、急需关怀的时候,他的亲人一个一个离开了他。他的母亲逝世时,他还未满一岁。他的父亲是一个和蔼的诙谐的人,眼睛显得忧郁,在他的城邑中过着独立不羁、毫无野心的生活;他父亲死时托尔斯泰才九岁。这一死,使他“第一次懂得悲苦的现实,心中充满了绝望”。他的童年不再有欢笑,在悲伤和落寞中度过。
他在一个叫卡赞的地方读书,这期间他的头脑处于狂热的境界中,他不断地试验各种人生观念和学说,矛盾对立的理论让他固有的信念动摇了,各种幻想不时占据他的头脑。在年轻混乱的心底,一个不变的东西是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他绝对的真诚。他毫不留情地进行自我分析与解剖,坦白自己的一切想法和行为,他后来还将自己年青不道德的生活记录拿给妻子看。由于不满于学校的教育,他自动退学回家进行农庄改革。
不知不觉间,他已成长为了一个的青年。他为少年的热情、强烈的情感和夸大的自尊心所驱使,以至这种追求完美的信念丧失了无功利观念的性质,变成了实用的性质与物质的了。他慢慢地变得粗狂,学会了放荡自己。有一样东西拯救了他:那就是绝对的真诚、坦白和善良。最后,他被迫去塞瓦斯托波尔从军,这期间他发生了改变,他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并且深受宗教的影响,他开始回过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想了自己的未来,他由原本的放荡不羁变得呆板严肃起来。
他在幸福的婚姻庇护下,创作了不少传世名作,他事业也进入了巅峰。但在辉煌背后也有痛苦,在《安娜 卡列尼娜》还未完稿前,他已经厌倦了,陷入死的眩惑之中,他有一种巨大的虚无感,有强烈的死的欲望。他害怕自己会突然自杀,便把房间的绳子藏起来,不敢带猎枪打猎。他将自己的苦恼赋予了人物,却也把人物的境遇掺杂在了自己的生活中。
晚年,他最主要的精力都消耗在社会问题的论战中,他反对谎言,反对暴力,抨击各种迷信。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殊荣即将赠予他。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他的思想与家人产生了沟壑,他的妻子逼迫他继续写作。1910年10月28日,82岁的托尔斯泰突然离家出走。11月20日清晨,这位世界文豪和影响深远的思想家在阿斯塔波沃车站与世长辞。临终前,他对身边的人说:“大地上千百万的生灵在受苦;你们为何大家都在这里只照顾一个列夫 托尔斯泰?”
回顾托尔斯泰的一生,我惊奇地发现,他竟然“不是个天才”,《名人传》里他自己说到:我不是天才,我只是在后天的生活中,凭着自己不懈的努力,拼命追求,才登上世界文化顶峰的。
是的,年轻时代的列夫 托尔斯泰,学习成绩如此的普通;既无洋溢的激情又横溢的才华,不仅孤独郁闷而且大脑狂热偏执;他对生活不满甚至感到厌倦,于是他变得放荡不羁,他学会了财博,他不得不四处借债……这可真令人难以置信:列夫 托尔斯泰竟然会曾如此!他那善良的心灵呢?他那昂扬的斗志呢?他那闪光的才干呢?
青春的低谷是暂时的!列夫 托尔斯泰怎会永久消觉下去呢?他勇敢地追求意志与肉体、精神与境界的完美结合,而且他还希望得到全人类的敬仰和爱戴,正因为如此,他努力着……终于,用那支桀骜不驯的笔写出了惊世之作。他成功了!是的,他的作品吸引了无数的爱戴者;随之,他的名声也响遍了国内外;很久很久以来,他的价值无人能媲美。
然而,列夫 托尔斯泰一再强调:他只是个普通人,他不是个天才;他只是用了他的“金钥匙”,打开了他的“智慧之门”,才造就了自己的成功。
希腊神话告诉我们: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扇“智慧之门”,只是它常常被暂时地掩埋着,因为一个人本身就是一座潜力巨大的宝藏库,假如你善用你的“金钥匙”,才能发现门后是一片灿烂阳光,有着无穷的热能——这时的你,就奏响了生活的最强音;相反,如果你惰于开发自己的无限潜能,你将一辈子是个弱者!
事实不就是这样吗?“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在困境中,给生命之舟加燃料,他们名垂青史;在顺境中,更应当给生命之舟加动力,要不怎么会有“满招损,谦得益”之说;顺境中要坚持创造,因为“一切事物的趋于完善,都是来自适当的改革”;“人才进行工作,天才进行创造”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人才,甚至是天才,就看你的每一天是否在改进。
因为罗兰说:“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一份精华。我们要了解自己,选定方向,认真去追求。”如果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开掘“智慧之门”的可贵,并且都有勇气和决心,能踏踏实实,以自己的方式,认认真真完成自己的工作,我想我们有朝一日也可以骄傲地宣称:我不是天才,但我成材了!
就譬如列夫 托尔斯泰,善用自己的那把“金钥匙”,适时给自己的生命之舟添油加动力,给自己一个理想的前程!
名段摘抄赏析
“托尔斯泰并不向那些思想上的特权者说话,他只说给普通人听。--他是我们的良知。他说出我们这些普通人所共有的思想,为我们不敢在自己心中加以正视的。而他之于我们,亦非一个骄傲的大师,如那些坐在他们的艺术与智慧的宝座上,威临着人类的高傲的天才一般。他是--如他在信中自称的,那个在一切名称中最美,最甜蜜的一个—‘我们的兄弟’。”
“人生唯有面临死亡,才能变得严肃,意义深长,真正丰富和快乐。 他是一个个人主义贵族,而在他的晚年却很不成功地试图过一种穷苦农民的生活。他起初曾耽于声色,而最终却成为一个彻底的清教徒。他是“一个平凡的人”,我们息息相通的兄长。他比我们更有自知之明,更富有人情味,思想更缜密,目光更清醒,感情更奔放。这位天才道德家以残忍的狂热和无情的冷峻,对自己灵魂进行发掘。他一辈子都在努力通过自我写照达到自我完善,从不停息,从不满足,从不让艺术流于形式。托尔斯泰,最伟大的作家、改革家、最有影响的道德思想家。”
两段文字集中、凝练地概括了托尔斯泰的人生和主张。《名人传》中的托尔斯泰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也有焦躁、愤怒、冲动、放荡。他并不是一个万人膜拜的神,而应是就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一个艰苦奋斗、历练成长的角色。我们所缺少的并不是他的天分、地位、而应是他的经历、他充满激情的上进心,还有他的真诚、坦率。
凡尔纳,我想对你说
独自在书架前目光不定。突然,一本书紧紧地锁住了我的目光——《海底两万里》。我顿时长出了好奇的翅膀,我不由自主地拿出这本书,心想:海底两万里有那么多的生物怎么写得完,我一定要看看这位作者是怎么写的。就这样,我走进了这本书,与主人公一起在海底探险。不知不觉,我经历完了所有的历程。一开始在海上,我遇到了“海上怪物”,接着我们被囚入了潜艇,幸运的是我们因祸得福,由船长带领我们参观了神奇的舱,他还引领我们在丰富多彩的海底探险。尽管如此,我们任然十分想念陆地上的生活。最后,我们终于想方设法逃出了海底。读完这本书,我感慨万千。我觉得一个人活在世上,就要向往美好的情境,因为只有这样,生活才能变得充满希望。拥有这种心态就像是点燃了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人生道路上的黑暗,让我们可以勇敢地前进。拥有这种心态还如同在我们心中升起了一个太阳,融化我们心中的冰雪,让我们的情感变得更加丰富。我从书中受到的感慨可不止这一个。我还明白了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关心大自然。尼摩船长正是关心了大自然,有了关于海洋生物、气象、地理等方面的丰富知识,才建造出了那么好的潜水艇,才在海洋中生活了那么久,并一次次地战胜海中的困难。也许有人会说:“我将来又不想去海上冒险,关心这些又有何用呢?”我想对所有这样想的人说:“大自然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只有这一个家园。关心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大自然用他的细心呵护将我们养大,现在,是时候到我们去关心、去回报他了。”一本世界名著的内涵远远不止我的这两点感悟,他具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有着极强的启迪性和价值性。从中,我还认识到我们要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让我们竖起理想的风帆,在希望的海洋中远航,战胜生活中的风浪,到达成功的彼岸。托尔斯泰曾经说过:“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没有生活。”文中的尼摩船长也正是有了长居在海底的理想,他才得以实现。所以,要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36想取得成功,就必须要先有取得成功的理想,并付诸努力。这样,我们才会拿到成功的金钥匙,打开成功的大门。正如1844年教皇在接见此书的作者凡尔纳时曾说过:“我并不是不知道您的作品的科学价值,但我最珍重的却是它们的纯洁、道德价值和精神力量。”我读完这本书,不仅增添了科学知识,还被他的内涵所征服。他那触动灵魂的内涵如一条溪流,滋润我心中所有的干涸;更如一阵清风,吹散我心中所有的污垢。
托尔斯泰的艺术zd魅力,不只在于再现宏观世界,而且在于刻画微观世界。他洞察人的内心的奥秘,在世界文学中空前地把握心灵的辩证发展,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并且深入人的下意识,把它表现在同意识相互和谐的联系之中。托尔斯泰的艺术力量是真实的,它突出表现在性格塑造上。他总是如实地描写人物内心的多面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不只写其突出的一面或占优势的一种精神状态。他不回隐讳心爱人物的缺点,也不窒息所揭露的人物心中闪现的微光。他不粉饰,不夸张,不理想化或漫画化,总是借助真实客观的描写,展示其本来面目,从而于平凡中见伟大,或者相反,于平凡的现象中显示其可怕。 他还善于描绘性格的发展和变化,自然浑成而答不露斤斧痕迹。托尔斯泰的风格主要特点是朴素。他力求最充分最确切地反映生活的真实或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他虽然在艺术上要求严格,象《战争与和平》就七易其稿,却不单纯以技巧取胜,不追求形式上的精致,也不回避冗长的复合句,而只寻求最大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