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没有什么驳的四字成语。
驳字组词:反驳、 驳杂 、驳倒、 斑驳 、驳难、 班驳 、驳岸 、回驳 、批驳、 辩驳 、驳议、 驳论百、 驳斥、 驳回
拼音:bó
释义:
1.指出对方的意见不合度事实或没有道理;说出自己的意见,否定别人的意见:批~。反~。~价。这种论点不值一~。
2.一种颜色夹杂着别种颜色;不纯净:斑~。
3.驳运:起~。~卸。
4.驳船:铁~。
5.把岸或堤向问外扩展:这条堤还不够宽,最好再~出去一米。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反驳[fǎn bó]
论证的一种特答殊 方式,即用一个论证去推翻另一个论证,也就是用确凿的事实或正确的观点证明某种言论是虚假的。
2.驳杂[bó zá]
混杂不纯:这篇文章又谈景物,又谈掌故专,内容非常~。
3.驳倒[bó dǎo]
提出理由否定对方的意见,使站不住脚:一句话就把他~了。真理是驳不倒的。
4.斑驳[bān bó]
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树影~。
5.驳难[bó nàn]
反驳责难:~攻讦。
6.驳岸[bó àn]
保护岸或堤使不属坍塌的构筑物,多用石块砌成。
带驳的成语有:斑驳陆离
斑驳陆离[ bān bó百 lù lí ]
释义:形容色彩繁杂。
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白话释义:云霓越聚越多忽离忽合,五光十色上下飘浮荡漾。度
驳拼音:bó
释义:
1.指出对方的意见不合事实或没有道问理;说出自己的意见,否定别人的意见:批~。反~。~价。这种论点不值一~。
2.一种颜色夹杂着别种颜色;不纯净:斑~。
3.驳运:起~。~卸。
4.驳船:铁~。
5.把岸或堤向外扩展:这条堤还不够宽,最好再~出去一米。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驳议[bó yì]
反驳的答议论;异议:有些人对这种看法提出~。
2.驳斥[bó chì]
反驳错误的言论或意见:~伪专科学的谬论。
3.驳回[bó huí]
不允许(请求);不采纳(建议):~上诉。对无理要求,一概~。
4.辩驳[biàn bó]
提出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他的话句句在理,我无法~。
5.驳船[bó chuán]
用来运货物或旅客的一种船,一般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拉着或属推着行驶。
没有什么驳的四字成语。
驳的成语 :斑驳陆离、不可辩驳、无可辩驳、驳瑕指颣、八百里驳
1、斑驳陆离是一个成语,拼音是bān bó lù lí,意思斑驳:不同色彩杂在一起。陆离:色彩复杂的样子。参差不一。形容色彩繁杂、斑斓绚丽。
出处:鲁迅《呐喊·头发的故事》:“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
2、不可辩驳,拼音bù kě biàn bó,辩驳:提出论据,进行辩论,以反驳对方的论点。指理论精辟,证据确凿,使人无法辩驳。
出处:面对不可辩驳的事实,他只有装聋作哑了。
3、无可辩驳,拼音:wú kě biàn bó。
释义:表示道理很明白或事实很清楚,没有可争论的,与“无可争辩”近义。
出处: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二回:“齐萨所说的,无非是索交尼堪外兰,否则兵戎相见,差弁无可辩驳,只得唯唯而还。”
4、驳瑕指颣,是汉语词汇,拼音bó xiá zhǐ lèi,解释为指斥缺点。
出处:唐 张彦远 《法书要录·购兰亭序》:“ 辨才 曰:‘禅师在日保惜,临亡之时,亲付於吾,付受有绪,那得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38参差,可明日来看。’及 翼 ( 萧翼 )到,师自於屋梁上槛内出之, 翼 见讫,故驳瑕指纇曰:‘果是响榻书也。’纷竞不定。”
翻译:“辩论才能说:‘禅师在太阳保护珍惜,临死的时候,亲自交付于我,有确凿绪,那得参差不齐,可第二天再来看。’和翼(萧翼)到,老师自己在屋梁上囚车中出来的,翼被结束,所以批驳瑕指纇说:“果然是影响床的书。’纷争不定。”
5、八百里驳,拼音:bā bǎi lǐ bó,解释:牛名。后用为气概豪迈的典实。
出处: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词:“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翻译: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