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解释
1.两小儿辩日
原文: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同“智”)乎?”
(1)辩斗:辩论,争论。
(2)故:原因,缘故。
(3)以:以为,认为。
(4)去:离。
(5)日中:中午。
(6)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7)及:到了。
(8)则:就。
(9)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0)为:是。
(11)沧沧凉凉:阴阴冷冷,天气凉爽的样子。
(12)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
(13)决:裁决,判断。
(14)孰:谁,哪个。
(15)汝:你。
译文: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第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32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第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2.瞳子何必在大
原文:嵇中散语赵景真①:“卿瞳子白黑分明,有白起之风②,恨量小狭③。” 赵云
:“尺表能审玑衡之度④,寸管能测往复之气⑤。何必在大,但问识如何耳⑥。”
①稽中散:嵇康,嵇康曾任中散大夫。赵景真:赵至,字景真,曾随嵇康学习,
有才气。
②白起:战国时秦大将。
③恨:遗憾。小:稍微。
④表:古代测量太阳影子来计算时间的标竿。玑衡:古代观测天象的仪器。
⑤管:古代校正乐律的工具。
⑥识:才智。
译文:稽中散(嵇康)对赵景真说:“你的眼睛黑白分明,有大将白起的风采,遗憾的是器量狭窄啊。”“赵景真说:“尺长的标杆可以测定太阳运行的精确度,寸长的竹管可以测定音乐的高低。何必要大呢,只看才智如何就可以了。”
庄子钓于濮百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度:“吾闻楚有神龟,死已知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 龟者,宁其道死为留骨而贵,宁其生而曳内尾涂中乎?”
二大夫余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容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内篇·逍遥游
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粃糠,将犹陶铸尧舜 者也,孰肯以物为事!”宋人次章甫而适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杳 然丧其天下焉。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
庄子·外篇·天地
闲。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 至于帝乡。三患莫至,身常无殃,则何辱之有?”封人去之,尧随之 曰:“请问。”封人曰:“退已!”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辞为诸 侯而耕。禹往见之,则耕在野。禹趋就下风,立而问焉,曰:“昔尧 治天下,...
墨子·21章 节用(中)
为。古者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曰:“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不极五昧之调、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何以知其然?古者尧治天下,南抚交趾,北降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e68a84e8a2ade799bee5baa6366,莫不宾服。逮至其厚爱,黍稷不二,羹胾不重,饭于土塯,啜于土形,斗以酌,俯仰周旋,...
列子·仲尼
母,非孤犊也。”乐正子舆曰:“子以公孙龙之鸣皆条也。设令发于余窍,子亦将承之。”公子牟默然良久,告退,曰:“请待余曰,更谒子论。”尧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欤,不治欤?不知亿兆之愿戴己欤?不愿戴己欤?顾问左右,左右不知。问外朝,外朝不知。问在野,在野不知。尧乃...
淮南子·泰族训
,分职而治之,筑城而 居之,割宅而异之,分财而衣食之,立大学而教诲之,夙兴夜寐而劳力之。此治 之纲纪也。然得其人则举,失其人则废。尧治天下,政教平,德润洽,在位七十载,乃 求所属天下之统,令四岳扬侧陋。四岳举舜而荐之尧。尧乃妻以二女,以观其内; 任以百官,以观...
吕氏春秋·览·恃君览
,弗为也;安虽长久,而以私其子孙,弗行也。自此观之,陈无宇之可丑亦重矣,其与伯成子高、周公旦、戎夷也,形虽同,取舍之殊,岂不远哉?尧治天下,伯成子高立为诸侯。尧授舜,舜授禹,伯成子高辞诸侯而耕。禹往见之,则耕在野。禹趋就下风而问曰:“尧理天下,吾子立为诸侯。今...
伯成子抄高辞去诸侯的官职去耕种,这则寓言小故事,说的是无为才能求得大道。
出自《庄子·外篇·天地》以篇首二字命题“天地”。全篇由十四个部分组成,大抵以无为自然为宗旨。“天”和袭“地”在庄子哲学体系中乃是元气之所生,万物之所祖,一高远在上,一浊重在下,故而以“天地”开篇。本篇的主旨仍在于阐述无为而治的主张,表述的是庄子的政治思zhidao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