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美知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是形容嵇康的外貌。
愚见译为:才学深厚谈吐优美,风姿绰约仪表道堂堂,但却是形体自然,不用粉脂打扮装饰自己。
因为在晋时,一些男人多专有涂脂属抹粉地化装,而嵇康和他们不同,其英俊是出自然。
东平人吕安钦佩嵇康的高远的清高雅致,吕安每一次想念康,就命令人驾车,立即出发前来探望,嵇康把他当做朋友并友好地接待他。
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今安徽宿县西)人也。铚有嵇山,家于其侧,因而命氏。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庄》《老》。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服药求长生),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所与神交者唯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也。
山涛将去选官,举康自代。康乃与涛书告绝。此书既行,知其不可羁屈也。
性绝巧而好锻。[巧,灵活。锻,打铁]宅中有一柳树甚茂,乃激水圜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锻。东平吕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康友而善之。后安为兄所枉诉,以事系狱,辞相证引,遂复收康。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下,以自赡给。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辍。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怨之。及是,言于文帝[即司马昭]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谮“……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谮,zèn,诬陷他人]帝既昵听信会,遂并害之。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恨焉。
译文:嵇康字叔夜,谯郡轾人。轾地有嵇山,家在旁边,因而姓嵇。嵇康幼年失去父亲,有奇伟的才干,深远旷达不与常人一样。身长七尺八寸,言辞气质华美,有风度仪容,而土木形骸,不加雕饰,人们认为他有龙凤之姿,气质天成,十分自然。学习没有老师教导,博览而又一一精通,尤其喜好《老子》、《庄子
》。与魏宗室通婚,拜为中散大夫。常做养性服食的事,弹琴咏诗,自得其乐。他所交往的知心朋友只有陈留阮籍、河内山涛、后来参与他们的有河内向秀、沛国刘伶、阮籍哥哥的儿子阮咸、琅琊王戎,于是经常游于竹林,这就是世人所说的“竹林七贤”。
山涛将要升官,举荐嵇康代替自己。嵇康于是写信与他绝交。这封信送出后,人们明白了不能使他受约束而屈致。
嵇康品行灵活善于打铁。院里有棵柳树很茂盛,于是饮水环绕它,每到了夏天,就在柳树下打铁。东平吕安敬佩他高雅的兴致,一想念嵇康,就从千里外的地方启程去见嵇康,嵇康以他为友对他很友善。后来吕安被哥哥诬陷起诉,因此入狱,嵇康作文来证明吕安清白,于是又逮捕了嵇康。从前嵇康贫困,曾与向秀共同在树下打铁,来自己补给。颖川钟会,是个贵公子,才思敏捷,文章精辟,于是前往造访嵇康。嵇康对他不施礼,却仍旧打铁不停。很久之后钟会离去,嵇康问他:“听到了什么来的?看到什么走的?”钟会回答说:“听到了所听到的来的,看到了所看到的走的。”钟会因此怨恨嵇康。到了嵇康被捕,种会进言给文帝说:“嵇康是卧龙,不能让他起来。您想让天下无忧,因此就要顾虑嵇e69da5e887aa7a64362康。”于是进谗言说:“……嵇康、吕安等人言论放荡,诽毁礼教,是帝王所不能容忍的。应该找个理由除掉他,来净化风俗。”文帝亲近并听从了钟会,于是一块把嵇康和吕安杀害。嵇康即将在东市受刑,太学学生三千人,请求让嵇康做他们老师,没有得到允许。嵇康回头看了看自己的影子,要过琴来弹奏,说:“过去袁孝尼曾经跟随我想学习《广陵散》,我吝惜保密没有传授给他,《广陵散》现在要绝响了!”时年四十。海内之士,没有不痛惜的。文帝不久也醒悟后悔了。
这篇文言文出自《晋书•嵇康传》,你看行不?
原文来出自《晋书·嵇康传》。
意思是:东平人吕安非常佩服嵇康的高风雅致,每次一自想念嵇康的时候,就会从千里之百外命人驾车马来访,而嵇康则把他当作好友很好地招待他。度
嵇康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中的名士,而吕安在问也是当时答名士,两人兴趣相投,惺惺相惜。每每出现千里命驾的事情,在当时也是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