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千牛卫”这个名字,始于唐代,正式名称为“左右千牛卫”。在唐代,“左右千牛卫”是大唐南衙“十六卫”中的两“卫”,不领府兵,专责“掌执御刀宿卫侍从”,是皇帝内围贴身卫兵。
北朝北魏的时候,出现了一种高级禁卫武官,他们除了负责皇帝的安全,还掌执御刀“千牛刀”,这种禁卫武官就是“千牛备身”。
历朝历代统领“千牛备身”的机构名称不断变化,在唐高宗显庆五年(公元660年)称“左右千牛府”,到了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改为“左右千牛卫”。
“千牛卫”,正是因为它统领着禁卫武官“千牛备身”而得名。
扩展资料: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李元芳的职位:“检校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2千牛卫大将军”
“检校”在唐朝是皇帝特别任命的“加官”,一般在两种情况下出现:
第一种情况是品级高的官员兼任品级的官职,比如初唐著名权臣长孙无忌就曾以“太尉(正一品)”的身份兼任“检校中书令(正三品)”。
第二种情况是不需要掌握实际权力的官衔,有点类似于如今的“名誉职务”。比如杜甫曾经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为“杜工部”。但杜甫一辈子都没在工部待过,当时他的实际工作是剑南节度使严武的参谋。
李元芳的“检校千牛卫大将军”就属于第二种情况,只是作为主角所必需的官方身份。李元芳在剧里也基本不去千牛卫的衙门里上班,而是作为卫队长跟着狄大人四处查案。李元芳甚至连自己的将军府都没有,而是一直住在狄仁杰家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千牛备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千牛卫
1、《使团惊魂》(幽州)案中与狄公共患难,击破了幽州逆党。狄公表奏李元芳大功,遂擢升为知检校鹰扬卫中郎将,正五品上。2、《蛇灵》案中,李元芳与如燕在大杨山中寻找“蛇灵”总坛,重伤魔灵。为查出总坛的入口,他在一次较量中故意中招,倒地诈死[3],“尸体”被紫道衣人抬进了总坛。之后,他独闯蛇穴,接应千专牛卫小队进入山穴,终与狄公率领的官军内外夹攻,击破总坛。在最终较量中,李元芳杀死了闪灵,并助狄仁杰消灭了袁天罡等"蛇灵"逆党。狄公与元芳商议暂离朝政,武则天下旨允准狄公以原职致仕,进李元芳为检校千牛卫大将军,正属三品上。也就是蛇灵案结束李元芳才变成千牛卫大将军
千牛卫:禁军,主要是保护皇帝,王公贵族的侍卫
后魏始置。“千牛”,刀名,言刀之锐利可屠千牛。千牛刀常备身边,后比喻侍立皇帝左右之警卫人员。唐代设左右千牛卫,为禁卫之一,所属有千牛备身。宋代设有左右千牛卫上将军等。辽金亦曾设置,元以后废。
查了《中国历代官制词典》
周朝,应该是唐朝武曌创立的大周朝(史学界又称伪大周或武周朝),所以"千牛卫"属于唐朝禁卫军机构.《新唐书·百官志》:掌侍卫及供御兵仗。《通典·职官十·左右千牛卫》:炀帝改左右领左右府为左右备身府。又大唐贞观中,复为左右领左右府。显庆五年始置左右千牛府,龙翔二年改左右千牛府为左右奉宸卫,神龙年间复为千牛卫,下隶千牛备身。后改左右千牛卫,唐代后期名存实亡。
千牛是武官名,是千牛备身的简称。北魏始置,章执御刀,为君主亲身护卫。唐设置左右千牛卫,为禁军之一。
千牛备身:禁卫武官。千牛,刀名。出《庄子》言刀之锐利可屠千牛。
千牛卫:禁军,主要是保护皇帝,王公贵族的侍卫
由于唐代前期实行府兵制度,所以在朝廷设立十六卫。十六卫的名称,唐代前期变化甚多,到唐玄宗开元e69da5e887aae799bee5baa6365时方大体上固定为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右左威卫、右左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监门卫和左右千牛卫。
唐朝的千牛卫就是禁军,千牛卫大将军就是禁军头领
禁军是保卫皇帝权贵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