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喜欢读《三国演义》的读者都知道,小说的诸葛亮跟司马懿是死对头,两人之间的斗智斗勇非常精彩,在两人争斗的后期,司马懿见到诸葛亮派来的使者,问诸葛亮最近的生活起居,还有每顿饭吃多少米。使者答道诸葛亮每日吃三四升,于是司马懿当场断言诸葛亮命不久矣,司马懿为何这么判断呢?难道他真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在当时三四升米是多少,那个时期的普通士兵的饭量差不多为一斗米(一斗为十升),比如廉颇,他虽然是一个老将,但是依旧身强体壮,其饭量也是普通士兵的饭量。诸葛亮虽然不是士兵,但是连年征战,旅途劳累也会使其饭量跟廉颇差不多,或者略低于廉颇的饭量,这才是诸葛亮的真实饭量,可现在呢?
由于7a64e59b9ee7ad94338汉制的一斗米相当于十升米,廉颇一天吃十升,而诸葛亮每天只吃三四升米,连一半都不到,按理来说,诸葛亮升高八尺,而且连年征战,不免旅途劳累,饭量不应该这么少,除非是身体出了毛病!
问完诸葛亮的饮食起居,司马懿再问使者,诸葛亮平日里是如何处理政务的,使者说诸葛亮处理政务非常尽心,只要是20杖棍之上的刑罚,诸葛亮都亲自审判。要知道,审判一个案子,要耗费很多精力,每日处理如此多的案子,肯定是十分劳累,再加上饭量减少,这才让司马懿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
而事实确实如司马懿所料,在数月之后,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因为当时的诸葛亮的饭量已经很少了,据说一个人快要死的时候的饭量会减少许多,由于长期饮食不足,身体严重亏空,如果营养补充不上来就会死去。
那诸葛亮的饭量究竟少的什么程度呢?那么我们就来看看三四升到底是多少饭吧。就不说别人了,就说我自己吧!我一眼看过去,心里就在想,这饭量看起来也不小呀!那怎么还命不久矣了呢?然后我专门了解了以下情况,古代有一个换算方法,十斗为一石,十升为一斗。那么当时的一斗米就成了现在的2.7斤,也就是说一升才只有0.27斤。而且据说,诸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38葛亮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种文弱书生的形样子,他也是身高八尺的的壮汉一枚,这么一看倒是觉得他吃的果然少。
其实我们再详细的算一下,一个没有满月的的宝宝,一天就算他吃10次奶,他的一次也就90ml左右的样子,总得算下来,他一天也就喝了900克左右的东西。而诸葛亮,一个大男人,而且还是身材魁梧的类型,一天才吃500克左右,这个状态也是命不久矣了。
刘备还在的时候还好,诸葛亮还轻松一下,而刘禅就简直是加速了诸葛亮的死亡。从出师表上面可以看出,刘禅亲小人远贤臣,诸葛亮一会儿要抵御外敌,一会儿要安定内部,一会儿要开拓疆土,一会儿还要担心加和小心自己在刘禅那里被小人算计了。天天如此,日积月累,营养又供应不上。所以才拖垮了身体,早早就去世了。所以当时司马懿听说诸葛亮日进三四斗米,就知道诸葛亮支撑的不久了。
在三国后期,司马懿成为了唯一能够可以和诸葛亮抗衡的人,这也使得魏曹皇室不得不重用司马懿。如果说司马懿是守城第一的将军,那么诸葛亮就是攻城第一的将军。当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每天只进食一斤米的时候,他就知道诸葛亮活不久了。司马懿之所以如此判定,那是因为在古代男子的饭量特别的大,每天一斤的饭量对于日夜操劳的诸葛亮来说实在太少了,所以诸葛亮很可能抱病在身,活不久了。
在诸葛亮带领蜀国大军北伐的时候,诸葛亮和司马懿对峙百日,司马懿坚守不出兵。如果司马懿迟迟不出兵,那么对于诸葛亮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因此,诸葛亮派使者给司马懿送去女人的衣服和头巾,来嘲讽司马懿像个女人似的不敢出兵。司马懿不为所动,反而问出了诸葛亮的近况。司马懿问使者诸葛亮每天吃多少饭,使者回答是“三四升”。司马懿听到这个就笑了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32,说诸葛亮真的快不行了。
三四升相当于现在的一斤,要知道老将廉颇暮年一顿能吃一斗米,十斤肉,诸葛亮这饭量实在是少的可怜。也侧面印证诸葛亮的身体情况并不理想。
在古代男子的饭量都很大,而且吃饭的多少是衡量身体是否健康的标准。诸葛亮一个成年男性,而且日夜操劳军中大事小事,居然饭量才一斤米,可见身体病的不轻,没有食欲。司马懿这问题看来是很有心机的,这样就知道诸葛亮命不久矣。
因为在古代判断一个人生命的迹象靠饭量来衡量,如果一个人吃的比平时少的话,说明他身体一定出现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