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汉服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装,是从黄帝“垂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0衣裳而治天下”到明末清初的几千年里汉民族衣着服饰的总称,在清初满清政府的暴力政策下被废除。基本特点为交领、右衽、系带、不用扣子,基本形制有衣裳、深衣、袍衫、襦裙、襦袴。
(要注意:影视剧中的服装都不是汉服;汉服不是单指汉朝的服装,而是指汉族的服装。)
(图中为汉服袄裙)
和服
和服是汉服在三国时期流传入日本并逐渐改良形成的,其特点是腰带长且宽,系带在后且衣型呈直筒状。它与汉服的区别:
和服腰带很宽很厚,而汉服宽腰带较细较轻盈。
和服腰带在后形成锦结(那个背包似的),而汉服腰带在前自然下垂。(这一点很重要)
和服衣形呈直筒状,而汉服(襦裙)较飘逸。
和服只靠一个腰带固定,而汉服衣间多系带。
和服下摆窄小而汉服下摆宽大自然。
还有和服袖子和汉服袖子的区别。(这里的汉服袖子类型用广袖,注意汉服的袖子类型有很多,不止这一种)
(汉服曲裾与和服对比图,更直观)
韩服
韩服是汉服在明中期流传到朝鲜并加以改良形成的,因此韩服的大多数款式都起源于汉服,还有一部分男装与汉服极为相似(比如两者的帽子有一部分款式是完全相同的,过去朝鲜国王的礼服就是中国亲王的礼服)。特色是颜色艳丽以及没有口袋。其与汉服的区别请见下:
韩服下裙是背带裙,直接系在肩上,上襦很短套在外面(宽大的背带裙外面套个小袄)。而最容易与其弄混的汉服齐胸襦裙是下裙系带很高,上襦扎在里面。
韩服深衣因朝鲜人盘坐的习俗而系带扎得很高,汉服则一般扎在腰部。
韩服下裙非常蓬松宽大而汉服下裙自然下垂。
韩服领口多呈v字形,而汉服袄裙的交领为y字形。
汉服齐胸襦裙与韩服对比图
汉服圆领袍与韩服圆领袍及和服圆领袍对比图
(汉服的最宽大自然,韩服与汉服虽然相似;但是明显要小一大号,显得局促;和服圆领袍与汉服差别最大,肉眼可以明显看出来。)
三国服装对比图
汉服与和服有何区别有:
一、 整体风格不同:汉服飘逸洒脱,美在灵动。 和服拘谨宁静,美在端庄。
二、 裁剪制作不同:
1、 前片:汉服前左片为整幅布、右片多为半幅布。和服前身左、右片都为半幅布。
2、 领口:汉服交领是裁剪出来的。和服交领是按对襟裁剪,穿着时相交呈交领。
3、 袖子:汉服广袖线条柔和,袖口是开放的。和服振袖直线直角,下部缝合,后部敞开。
4、 腰带:汉服以博带束腰。和服以布料围腰。
5、 衣裾:汉服衣裾较大,和服衣裾较窄,6、缘边:汉服衣领、袖口、衣裾都有缘边;和服只有衣领有缘边。
日本和服是由中国的汉族服饰发展而来,所以在日本被称为"吴服"和"唐衣",和服是西方人对吴服的称谓。和服与汉服同源,有些相似,所以汉服往往被误认为是和服。其实两者是有明显的区别,只要了解一下,就很容易辨别出来。
和服(江户时代以前通常指吴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民族服装,也是日本人最值得向世界夸耀的文化资产。语出《古事记》、《日本书纪》、《松窗梦语》。和服的穿著巧技,乃是随著时代的风俗背景,琢磨考验,蕴育而生。高雅而优美的图案,源自於日本民族对於山水的欣赏及对於风土的眷恋,乃至於对人本精神与情境的细腻感受。
汉服,又称汉衣冠、华夏衣冠、汉装、华服,是汉族传统民族服饰。汉服采用幅宽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 ,且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十部分。取两幅相等长度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后裾,缝合后背中缝。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为斜领右衽衣。前襟后裾的中缝称为裻,即督脉、任脉,衽在任脉右侧,故称右衽。裾的长度分为腰中,膝上,足上。根据裾的长短,汉服有三种长度∶襦、裋、深衣。袖子与襟裾的接缝称为袼,袖口称为祛。
汉朝是中国最重要和杰出的王朝之一,也是中国历代王朝以中央集权的国家概念最早、最完备、最先进、最强大的王朝,汉人的称谓由此而来。在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汉域本土民族文化蓬勃发展,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和审美7a64e4b893e5b19e334成就。在经济,科技,文化上全面领先于世界的汉帝国为华夏儿女留下了永远的自豪。占据绝大多数的中国主体民族汉族就是以汉朝的名字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