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造句 > 说女人不老的词语-说女人老得词语

说女人不老的词语-说女人老得词语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古代年龄称谓大全
  古人创制了各式各样的年龄称谓,很多今天还在继续使用。

  0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韩愈诗中就有“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句。孩提:指2——3岁的儿童

  8岁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童龀[chèn]: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如《后汉书·董卓传》:“其子孙虽在髫龀,男皆封侯,女为邑君。”

  9岁
  九龄:为9岁。

  13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十三:为13岁。

  15岁
  及笄: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的女子。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志学:为15岁。

  志学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16岁
  二八:为16岁。

  20岁
  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人男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标志分别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指刚成年。指二十岁。弱冠:古代男子20岁叫作“弱”,这时就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满20岁的男子。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30岁
  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始室:三十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40岁
  不惑(不惑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50岁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知天命: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54岁
  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60岁
  耳顺、耳顺之年、还历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60岁为“耳顺之年”。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

  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花甲:指六十岁,用干支纪年,错综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

  花甲之年:指60岁。

  还历之年:指60岁。

  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下寿:指60岁以上。

  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耆[qí]艾:古代以六十老人为耆。

  61岁
  还历寿:61岁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70岁
  从心之年:因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杜甫有诗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多依此诗,称70岁为“古稀之年”。

  古稀寿:指70岁寿辰。源于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诗句。

  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杖围之年:指70岁。

  中寿:七十为中寿。

  悬车之年:指70岁。

  77岁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80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老耄、耄耋之年。

  耄耋:耄[mào],《盐铁论·孝养》中写道:“七十曰耄。”《礼记·曲礼》说:“八十九十曰耋。”耋[dié],《尔雅·释言》注:“八十为耋。”把上面几种说法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耄耋”是指人的高寿,大约是“七老八十”了。耄[mào]耋[dié]:泛指晚年。耄,八九十岁的年纪。耄,七八十岁的年纪。耄(mao)耋(die)指八九十岁。毛传又云:“耋,老也,八十曰耋。”后人因称八九十岁的老人为“耄耋”。

  耄[mao]耋[die]之年:指八九十岁。九十岁也可称耄耋之年。

  中寿:指80岁以上。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88岁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岁
  上寿:九十为上寿。

  99岁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100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期颐: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郑玄注:“期,犹要也;颐,养也。不知衣服食味,孝子要尽养道而已。”意思是:人至百岁,饮食、居住、动物等各方面都需要孝子照养,所以“百岁”称作“期颐”。

  期颐之年:指百岁。

  108岁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另外称儿童的有:

  童孺:儿童。

  垂髫[tiao]: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垂髫:髫[tiáo],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如《后汉书·吕强传》就有“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句。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指幼年。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龆[tiao]:儿童换牙。龆年:童年。

  髫[tiáo]年:童年。

  髫[tiáo]龄:童年。

  稚:称年龄小的为稚。

  另外称成人的有:

  冠者:指成年人。

  另外称老人的有:

  斑白:老人。老年人头发斑白,因代指老人。

  黄发:指老人,老人的头发由白变黄。“黄发”是枯黄的头发。人老了,头发上由黑变白,白发则黄。

  皓首:白头,指年老。

  久寿:长寿。

  眉寿:耄[mao]寿,长寿。人老了眉毛长,所以称眉寿。

  姥[mu]:年老的妇人。

  暮齿:晚年,暮年。

  暖寿:旧俗在过生日的前一天,家里的人和关系较近的亲友来祝寿。

  万寿:大寿,高寿之意。

  遐龄:指人长寿高龄。
  http://wf66.com/page/20066/133858A48C.htm

  古代年龄称谓知多少

  据查,“米寿”一词是指人“八十八岁”,用的是“拆字法”。细心的读者一定可以发现,“米”字拆开,不正是“八十八”吗?中国古代对人的年龄有很多称谓,“米寿”是其中之一,但并不常见,还有很多更为常见的称谓,在此向有兴趣的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36读者做一个大致的介绍,以供参考。
  襁褓,原意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借指不满周岁的婴儿;指幼年时期(大致二到七岁)的称谓则有:孩提、总角、垂髫、黄口等等。孩提为“儿童、幼儿”的意思;“总角”表示“小孩子把头发扎成髻”,所以也用来指“幼年”;“垂髫”和“总角”的意思相仿;“黄口”的原意指“雏鸟的嘴”,借指“小孩子”,我们常用“黄口小儿”形容一个人的年幼无知。男子成年要“加冠”,女子成年要“戴上簪子”,所以“及冠”就指男子二十岁,“及笄”就指女子十五岁。另外,由于二十岁的男子还没有达到壮年,所以又用“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
  孔老夫子在叙述自己生平时说了一句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矩。”这句话实在是太有名了,所以就有了“志学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天命之年”、“耳顺之年”等一系列称谓。同样,“诗圣”杜甫的一句“人生七十古来稀”又把“古稀”和“七十岁”联系到了一起。以前的吹毛求疵还谈到过“花甲”指“六十岁”,而超过七十的年龄,还有一些专用的称谓,如郑先生提到的“米寿”指“八十八岁”,“耄耋”指“八九十岁”,“期颐”则指“一百岁”,“寿登期颐”就是对老人长寿的美好祝愿。
  http://tonylin.bokee.com/4810651.html

说女人不老的词语
闭月羞花
沉鱼落雁
倾国倾城
亭亭玉立
明眸皓齿
窈窕淑女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有美一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zhidao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
心态年轻,啥时候都是十八岁。
垂暮之年迟暮之年明日黄花 人老珠黄 春归人老 剑老无芒老态龙钟

【宝刀未老】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白发红颜】头发斑白而脸色红润。形容老年人容光焕发的样子。
【白发婆娑】婆娑:纷披的样子。形容满头白发的老年人的样子。
【鬓丝禅榻】鬓丝:鬓发如丝;禅榻:僧床。本指老僧的生活。也指老年人所过的近似僧徒的清静生活。
【白首如新,倾盖如故】白首:老年;倾盖:停车,初见。有人相识到老还是不怎么了解,有人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
【白首相知】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意谓老年知己。
【白首之心】老年时的壮志。
【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炳烛之明】点燃蜡烛,用以照明。形容人到老年,好学不倦。
【迟暮之年】迟暮:黄昏,比喻晚年。指人至老年。
【垂暮之年】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大化有四】化:变化。人生的最大变化有四个,即人生的婴儿、少壮、老年和死亡。
【反老成童】反:同“返”,归,还。道教语,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返老归童】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同“返老还童”。
【反老还童】反:同“返”,归,还。道教语,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返老还童】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风前残烛】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风中之烛】在风里晃动的烛光。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老年人。也比喻随时可能消灭的事物。
【棺材瓤子】指快死的老年人。
【华发苍颜】颜:容颜。头发花白,面容苍老。形容老年人的相貌。
【黄发骀背】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同“黄发台背”。
【黄发台背】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黄发,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台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台,通“鲐”。
【黄发鲐背】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指老年人。鲐背;鲐鱼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因常借指老人。指长寿老人,也泛指老年人。亦作“黄发台背”、“黄发骀背”。
【鹤发童颜】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7a64e59b9ee7ad94364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黄梅不落青梅落】比喻青年人比老年人早亡。
【皓首苍颜】皓:白色的样子;首:头发;颜:面孔。雪白的头发,灰暗的面孔。形容老年人的容貌。
【红颜白发】颜:面容,脸色。头发花白,面色红润。形容老年人身体健康。指红颜少女和白发老翁。
【矜贫恤独】矜:怜悯;恤:周济;独:老年无子的人。怜悯救助贫苦和孤独的人。
【君子三戒】戒:戒规。君子有三条戒规:少年时戒美色;壮年时戒殴斗;老年时戒贪图。
【康强逢吉】康强:安乐强健;逢吉:遇到吉利。祝贺老年人身体健康,子孙吉利。
【枯杨生华】枯:干枯;华:同“?花”。枯萎的杨树重新开?花。比喻老年女子嫁了做官的丈夫,好景不长。
【老蚌生珠】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指老年得子。
【老而益壮】老:老年;益:更加;壮:强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强壮。
【邻父之疑】邻父:指邻居的老年人。比喻那些心存偏见而喜欢主观用事的人。
【年华垂暮】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老年人经验丰富,做起事来,一个能顶得上两个人。
【老马恋栈】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
【老来俏】衣着打扮如青年人的中老年人。
【年迫日索】老年逼近,馀日不多。
【老气横秋】老气:老年人的气派;横:充满。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
【老天拔地】形容老年人动作不灵活。
【年已及艾】艾:代指五十岁。老年头发花白如艾。指已到老年。
【老妪能解】妪:老年妇女。相传唐朝诗人白居易每作一首诗就念给老年妇女听,不懂就改,力求做到她们能懂。形容诗文明白易懂。
【龙钟潦倒】龙钟:行动不灵便的样子;潦倒:失意颓丧。形容老年人衰老颓丧的样子。
【耆宿大贤】耆:老。指有名望有学问的老年人。
【日薄桑榆】犹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时光。
【日落西山】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人到老年将死或事物接近衰亡。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鲐背苍耈】鲐背:指老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因用以称长寿老人;耈:老年人。泛指老年人。
【童颜鹤发】颜:脸色。仙鹤羽毛似雪白的头发,孩子似的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雪鬓霜鬟】白发。借指老年人。
【雪鬓霜毛】指老年人。同“雪鬓霜鬟”。
【西山日薄】薄:逼近。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西山日迫】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同“西山日薄”。
【养儿代老,积谷防饥】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
【养小防老,积谷防饥】积:聚,储蓄。生养儿子是为了方便老年生活,储存谷物是为了防备荒年挨饿
【养子防老,积谷防饥】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尊年尚齿】年:年龄。尚:崇尚。齿:岁数。指尊重老年人。
【丈人行】丈人: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行:行辈。指长辈。
【朱颜鹤发】朱颜:红润的脸。红润的脸和像鹤羽毛一样白的头发。形容老年人精神焕发的样子。

相关阅读

  • 说女人不老的词语-说女人老得词语

  • 成语大世界成语造句
  • 古代年龄称谓大全  古人创制了各式各样的年龄称谓,很多今天还在继续使用。  0岁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岁  孩提:指初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老日是什么字 耆寿耇老怎么读音是什么 耆寿耈老的意思是什么? 老的组词是什么? 结婚没房没车父母不同意,可是对方都很喜欢,怎么办 tenga SVR男女调情用智能震动环怎么样? 2 怎样利用肢体语言调情 使用振动器有什么副作用 国内最好玩的吃喝玩乐网站是哪个?求达人推荐! 吃喝玩乐这类网站都有哪些? 吃喝玩乐信息哪些网站比较全全国性的网站 吃喝玩乐上什么网站搜 跪求古代说人年龄的词语,从小到老都要 说女人好的词语是什么 说女人老的词语 说女人不老的词语 草草了事是成语吗 词语接龙草草了事的后面一个词语是什么? 草草了事 糊弄的成语 成语草草了事什么意思 以“bo”音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bo的谐音成语 求bo字打头的比较激励人的成语 以“bo”音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美剧<行尸走肉>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行尸走肉讲的是什么 《行尸走肉》这部电视剧主要讲的是什么?好看吗? 美剧《行尸走肉》讲述的什么故事? 形容非常渺小 不值的一谈的成语是? 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是什么成语 根据意思写词语:形容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谈 ( ) “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对应的是哪个成语 离为火,初三四爻变,变为山地剥,测爱情,求解答 山地剥卦感情怎么挽回 请教大师:关于爱情的、山地剥卦 问爱情山地剥,艮卦?什么意思?非常感谢! 奇的词语和成语 带异字的成语 奇什么异什么的成语 带手和心的词语 力所能及的及开头成语 反应力所能及成语 力所能及的成语辨析 力所能及的近义成语 跂的读音是什么 【跂】字的读音?二声?三声?四声? 《劝学》里“吾尝跂而望矣”里的跂字的读音是什么人 吾尝跂而望矣中跂到底第几声,qǐ还是qì有的书说第四声教科... 关于足的成语有哪些 什么足什么命的成语 一什么足的成语 有关于足的成语有哪些 历史必修二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时期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