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前仆后继 [ qián pū hòu jì ]
生词本来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qián pū hòu jì ]
仆:倒下;继:接着,跟上自。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百勇壮烈。
出 处
清·秋瑾《吊吴烈士樾》:“前仆度后继人应在;如君不愧轩辕问孙!”
例 句
1. 无数革命先烈~,奋斗牺牲答,他们的革命精神万古长青。
以一开头的成语有:
1、一言为定[yī yán wéi dìng] 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2、一表人才[yī biǎo rén cái] 表:指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3外貌。形容人容貌俊秀端正。
3、一团和气[yī tuán hé qì] 本指态度和蔼可亲。现也指互相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
4、一事无成[yī shì wú chéng] 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5、一心一意[yī xīn yī yì] 心思,意念专一。
6、一路平安[yī lù píng ān] 指旅途中没出任何事故。也用作对出门人的祝福语。
7、一五一十[yī wǔ yī shí] 五、十:计数单位。五个十个地将数目点清。比喻叙述从头到尾,源源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
8、一鸣惊人[yī míng jīng rén] 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9、一动不动[yī dòng bù dòng] 形容毫不移动。
10、一知半解[yī zhī bàn jiě]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11、一年一度[yī nián yī dù] 指每年一次。
12、一筹莫展[yī chóu mò zhǎn] 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前跋后疐
《诗·豳风·狼跋》:“狼跋其胡,载疐其尾。”毛传:“跋,躐;疐,跲也。老狼有胡,进则躐其胡,退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31则疐其尾,进退有难。”后以“前跋后疐”喻进退两难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谓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
前车可鉴
见“前车之鉴”
前车之鉴
《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大戴礼记·保傅》:“鄙语曰:……前车覆,后车诫。”汉刘向《说苑·善说》:“《周书》曰:‘前车覆,后车戒。’盖言其危。”后以“前车之鉴”、“前车可鉴”或“前辙可鉴”比喻以往的失败,后来可以当作教训
前尘影事
谓往事
前程万里
比喻人前途远大
前度刘郎
相传东汉永平年间,刘晨、阮肇在天台桃源洞遇仙,还乡后,又重到天台。后因称去而重来者为“前度刘郎”
前赴后继
前面的人冲上去,后面的人紧跟上。形容英勇斗争,勇往直前
前歌后舞
《尚书大传》卷三:“师乃慆,前歌后舞。”意思是说武王伐纣,军中士气旺盛。后多用以颂美吊民伐罪之师
前功尽灭
见“前功尽弃”
前功尽弃
本作“前功尽灭”。谓事将成而失败,以前的努力全部白费
前古未闻
从来没有听说过
前呼后拥
①形容达官贵人出行时随从很多,讲究排场。②泛指前后护随的人很多
前街后巷
指各处的街巷
前襟后裾
形容年幼时兄弟间关系密切
前倨后恭
先傲慢而后恭敬。语出《史记·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
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亦作“前门去虎,后门进狼”。比喻一害刚去,又来一害
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见“前门拒虎,后门进狼”
前怕狼,后怕虎
喻顾虑重重,畏缩不前
前仆后踣
见“前仆后继”
前仆后继
唐孙樵《祭梓潼神君文》:“跛马愠仆,前仆后踣。”本指前后倒仆,难以前进。后以“前仆后继”谓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连续不断地英勇斗争
前人失脚,后人把滑
比喻前人的失误,后人可以引为教训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见“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亦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不忘记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今后行事的借鉴。语出《战国策·赵策一》:“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前思后想
谓反复考虑思量
前所未有
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前徒倒戈
前面的部队投降敌方,反过来打自己人
前危后则
前人的危亡,后人应引以为戒。犹言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前无古人
①以前的人从未具备或实现;空前。②谓不受前人的束缚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见“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前言往行
指前代圣贤的言行
前仰后合
谓身体前后晃动,不能自持。多形容大笑状
前因后果
原为佛教语。谓因果报应。后泛指起因和结果,谓事情的全过程
前瞻后顾
同“瞻前顾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前辙可鉴
见“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