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造句 > 诸葛亮一天吃米三四升,为何司马懿却能断言他命不久矣呢?-诸葛亮一天吃米三四升,为何司马懿知道后断言其命不久矣?

诸葛亮一天吃米三四升,为何司马懿却能断言他命不久矣呢?-诸葛亮一天吃米三四升,为何司马懿知道后断言其命不久矣?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因为当时的一个普通士兵的饭量应该是五升左右,而一个在军营当中的人饭量应该是7升左右,可知当时诸葛亮的饭量才三升,不及别人的一半,这样一个吃饭也吃不了多少的人,年纪也大了,说他“其将死也”也是,没什么奇怪的。

公元234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再次伐魏,当时司马懿坚决不应战。最后诸葛亮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在五丈原与司马懿对峙下去。

在这段对峙的时间里,诸葛亮就派遣了使节到司马懿的大军当中,司马懿就向来的使节打听诸葛亮的日常情况,但是也没有打听军事情况,使者也是这样回答的:“诸葛公早起晚睡,凡是二十杖以 上的责罚,都亲自披阅;所吃的饭食不到3升。”司马懿一听,也是开心了,就对自己的亲信说“诸葛亮一天事多,但是却吃不了多少饭,看来是活不了多久了。”

在《裴注三国志》当中的“诸葛亮传”也是有相干记e68a84e8a2ad7a686964616f335载,当诸葛亮病重的时候,当时每天只能吃三升米,魏军的统帅司马懿知道这个消息后,也是十分开学,说“其将死也”。

在三国时代,在当时的环境下,就算是有五谷杂粮吃,能够吃饱就是不错的了,更别想要吃什么零食,营养品这类的了。不光是这样古人也是需要从事一些超负荷的体力劳动,饭量自然就比较大。

这样讲的话,诸葛亮在临死前一天只能吃三升大米,每餐也就差不多是一升了,再加上当时是在战场,其他的也是吃不了,同时他还要处理很多的事务,可以说是十分伤身体。



喜欢看《三国演义》的朋友们会发现,在剧中有过这样一幕,就是司马懿询问诸葛亮的身体状况的情节,司马懿得知诸葛亮一日只食三四升米后,说出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司马懿说:“诸葛亮命不久矣”。这可不是影视剧杜撰出来的情节,在史书中也有过明确的记载。根据《晋书宣帝纪》中的记载:“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可能大家有所怀疑,诸葛亮一天吃三四升米了,为何会早死呢,按照现代人的食量衡量,诸葛亮的饭量其实挺大的了。这就得说一说古代的计量标准了。

我们以汉代为例,在汉代一个士兵一月的口粮大概为三石三斗,十斗为一石,十升为一斗,按照这样的计量来看,三石三斗就是三百三十升,也就是说一个士兵一天的口粮应该为十一升。汉代的一升换算成现在的计量单位的化,一升约为现在的二百毫升,我们现在的一升米约为800克。也就是说古代的士兵每天口粮大概为1760克。诸葛亮日食三到四升米,换算成现在的计量单位也就是四百八十多克。

我们现代人虽然食量不如古代人那么大,但是作为一个成年人,一天的食量肯定会超过一斤。更不要说,诸葛亮整日为国操劳,他应该更耗费体力才对。他每天在只吃那么一点东西,加上操劳过度。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司马懿会说他命不久矣了。而且根据记载我们也知道,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的过程中,因为和司马懿长期对峙而得不到进展,最后忧思过度,在五丈原病逝了。

诸葛亮去世,给蜀国带来了沉痛的打击,如果诸葛亮没有死,很可能历史就会改写了。只可惜,历史无法倒退也无法被改写,我们只能是去缅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35怀这位英雄人物了。最后,我们用诸葛亮的一句话来结尾吧,出生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司马懿在五丈原对峙,因为双方都一直僵持着那么就需要足够的食物来补充体力,再加上当时诸葛亮派遣的使者去司马懿军中打探情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35况,但是司马懿却只是询问诸葛亮每天吃饭睡觉和办公的情况,听到了使者说的诸葛亮每天都是吃三升米饭,而且每天还要处理很多的事情,司马懿听了这些之后就断定诸葛亮活不久了。

因为在三国时期他们都是沿用汉代时候的标准来对粮食进行计量的,当时的一升粮食相当于现在的200毫升,而且曹魏和蜀汉的一升相差不多所以都统一是200毫升,那么一升就相当于现在的0.2公升,那么三升就是0.6公升,在三国时期一公升大米就相当于1.7斤重,那么换算过来0.6升就相当于是1斤左右,也就是说当时诸葛亮每天只吃一斤的粮食。

现在看来一天吃一斤粮食是不错的了,但是在三国时期人们经常打仗,那么对于粮食的消耗是非常巨大的,正常人一天的饭量差不多是3斤粮食,然而那些将士因为要打仗所以说他们的粮食每天差不多就要7斤,这样看来诸葛亮一天只吃一斤粮食是非常少的,再加上诸葛亮当时有病在身,每天还要处理事务,那么身体肯定吃不消,所以说司马懿听到使者说的话就断定诸葛亮活不了多久了,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诸葛亮就在五丈原病逝了。

所以说真的要佩服司马懿的聪明才智,通过别的方法来推测出诸葛亮将要死的信息,这也让司马懿赢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并且他的事迹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誉。



喜欢读《三国演义》的读者都知道,小说的诸葛亮跟司马懿是死对头,两人之间的斗智斗勇非常精彩,在两人争斗的后期,司马懿见到诸葛亮派来的使者,问诸葛亮最近的生活起居,还有每顿饭吃多少米。使者答道诸葛亮每日吃三四升,于是司马懿当场断言诸葛亮命不久矣,司马懿为何这么判断呢?难道他真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在当时三四升米是多少,那个时期的普通士兵的饭量差不多为一斗米(一斗为十升),比如廉颇,他虽然是一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38个老将,但是依旧身强体壮,其饭量也是普通士兵的饭量。诸葛亮虽然不是士兵,但是连年征战,旅途劳累也会使其饭量跟廉颇差不多,或者略低于廉颇的饭量,这才是诸葛亮的真实饭量,可现在呢?

由于汉制的一斗米相当于十升米,廉颇一天吃十升,而诸葛亮每天只吃三四升米,连一半都不到,按理来说,诸葛亮升高八尺,而且连年征战,不免旅途劳累,饭量不应该这么少,除非是身体出了毛病!

问完诸葛亮的饮食起居,司马懿再问使者,诸葛亮平日里是如何处理政务的,使者说诸葛亮处理政务非常尽心,只要是20杖棍之上的刑罚,诸葛亮都亲自审判。要知道,审判一个案子,要耗费很多精力,每日处理如此多的案子,肯定是十分劳累,再加上饭量减少,这才让司马懿断定诸葛亮命不久矣!

而事实确实如司马懿所料,在数月之后,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吾亦始终汝!汝可为那人? 汝若乎吾, 汝亦否诺, 汝亦吾谁, 吾亦何乎? 汝若独忠吾 吾乃汝之天谴,汝若无弥天大罪,何至身受吾此天谴.什么意思 吾不复见于君也是什么意思 汝若去矣 明德至善 格物致知是什么意思? 格物致知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原文 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 创造“秀骨清象”风格的画家是? 秀骨清像 秀骨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骨秀清风一般是用来描述什么的? 南征北战《原来》歌词分配,哪句是哪个唱的啊~~求求求 南征北战主唱是谁啊? 南征北战的萨瓦迪卡歌词分别是谁唱的 我的天空 南征北战歌词 三国时,为什么司马懿听说诸葛亮吃饭吃三四升,就断定他命不久矣... 为何司马懿听说诸葛亮每天吃三四升米,就知道他命不久矣? 诸葛亮一天吃米三四升,为何司马懿却能断言他命不久矣呢? 诸葛亮临死前的饭量是每天食米仅三升,为何司马懿知道后却大喜,... 鼎代表什么意思 “鼎”是什么意思? “鼎”的含义是什么? 鼎是什么意思 以防万一是成语 用以防万一造句 以防万一的近义词 以防万一是不是来形容战场的成语? 带天和地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天什么地什么的四字词语 带天和地的四字词语 含有天和地的四字词语 带七什么八什么的成语有什么 七什么八什么的词语 “七什么八什么”的成语有哪些? 七什么八什么的成语有哪些? 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是什么意思 失之毫厘 谬之千里的意思是什么?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是什么意思 谬以千里.是什么意思? 轻轻松松赚大钱造句 一年级用轻轻松松怎么造句 用“轻轻松松”造句有哪些? 轻轻松松怎么造句 《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 求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白话译文全文? 与山巨源绝交书的注释译文 如何理解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成语!!(加分)~ 上联一心二用三从四德五冬六夏七上八下九眷十亲百户千指万死不辞... 一女嫁二夫勿需三从四德的下联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