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成语】: 先声夺人
【拼音】百: xiān shēng duó rén
【解释】:度 先张扬知自己的声势以压倒对方。也比喻做事道抢先一步。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二年》:专“军志曰:‘先人有夺人之心,’薄之也属。”
指桑骂槐
zhǐ sāng mà huái
【解释】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zd第十六回:“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结构】连动式。
【用法】含贬义。一般作主专语、谓语、状语。
【正音】槐;不能读作“ɡuǐ”。
【近义词】指鸡骂狗、旁敲侧击、借题发挥
【反义词】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开门见山、指名道姓属
【例句】冷嘲热讽;~的作风是要不得的。
[钳口结舌] 钳口:闭口。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
[钳口挢舌] 闭口翘舌。形容因惊讶害怕而说不出话来的样子。
[弄口鸣舌] 弄口:逞巧辩,搬弄是非;鸣:发声。掉弄口舌。指巧言辩饰或挑拔是非。
[摩口膏舌] 磨copy练口舌。形容讲话很厉害,善于挑拨诬陷。
[噤口卷舌] 指缄默不知言。
[噤口卷舌] 指缄默不言。
[金口木舌]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
[缄口结舌] 闭口不说话。形容理屈词穷说不出话来。也指慑于淫威不敢讲话。
[豁口截舌] 撕开嘴巴,截去舌头。指命人住嘴。
[改口沓舌] 重新转动舌头,改变原来的说法。
[杜口结舌] 犹言杜口吞声。
[赤口毒舌]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赤口白舌] 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辩口利舌] 指能言善辩,伶牙利嘴。
[闭口结舌] 闭着嘴不说话道。犹言闭口藏舌。
[闭口藏舌] 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闭口捕舌] 犹言甕中捉鳖。比喻敌方已被控制,无法逃脱。
[搬口弄舌] 挑拨是非。同“搬唇递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