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匈奴来请和亲。汉武帝将是否和亲这件大事提交朝议。朝臣议论纷纷,有人主战,有人主和。
大行王恢是燕地人,多次抄出任边郡官吏,熟悉了解匈奴的情况。他议论说:“汉朝和匈奴和亲大抵都过不了几年匈奴就又背弃盟约。不如不答应,而发兵攻打他。”
韩安国说:“派军队去千里之外作战,不会取得胜利。现在匈奴依仗军马的充足,怀着禽兽般的心肠,迁移如同群鸟飞翔,很难控制他们。我们得到它知的土地也不能算开疆拓土,拥有了他的百姓也不能算强大,从上古起他们就不属于我们的百姓。汉军到几千里以外去争夺利益,那就会人马疲惫,敌人就会凭借全面的优势对付我们的弱点。况且强弩之末连鲁地所产的最薄的白绢也射不穿;从下往上刮的强风,到了最后,连飘起雁毛的力量都没有了,并不是他们开始时力量不强,而是到了最后,力量衰竭了。所以发兵攻打匈奴实在是很不利的,不如跟他们和亲。道”
群臣的议论多数附合韩安国,于是皇上便同意与匈奴和亲。
掌管王朝e68a84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32对属国之交往等事务。(以原行人署,属邦署合并扩大,掌管邦交和边陲部族事务,汉朝实行分封制,因此在汉朝时还兼掌管各诸侯国的纳贡等事),汉武帝改为“大鸿胪”。王莽改为“典乐”,其属官有行人、译官等。
1、王恢(?-前133年),西汉大臣,燕国人。边吏出身,后任大行令。公元前135年八月,闽越王郢攻南越,汉武帝遣大行王恢将兵出豫章,大司农韩安国出会稽,击之,未至,越人杀郢降,兵还。他反对向匈奴和亲。当时朝臣大多数附和韩安国,于是汉武帝同意和亲。
元光二年(前133年),在他的建议下,汉武帝派他为将屯将军,和韩安国、李广、李息、公孙贺,率军在马邑诱敌伏击匈奴。事情败露,匈奴撤退。王恢为保全师,没敢追击。
三十万大军无功而返。王恢率军追击,又虑为所败,引用罢归。汉武帝怒其不出击匈奴辎重,欲诛之,恢自杀而死。
2、李息,生卒年不详,北地郡郁郅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西汉时期著名将领。李息少年从军,侍奉汉景帝;汉武帝在位时期,李息曾多次担任将军,率军征讨匈奴,镇守边邑;因军功封关内侯。
扩展资料
汉景帝中六年(前144)改“典客”为大行令,所属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等。
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大行令为大鸿胪,行人改名为大行令。大行令秩六百石,所属除丞外,有治礼郎数十人。行人为掌交际礼仪之官。《周礼》秋官有大行人、小行人,为掌四方朝聘宾客及使命往来之官。
曹魏则改称“客馆令”,为大鸿胪卿属官,后世渐废此官。
官名。中国古代朝廷掌管诸侯及附属国事务。秦及汉初本名典客﹐为九卿之一。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名大鸿胪。
成帝时,将典属国所辖职务并入。属官有行人、译官及郡邸长丞等。因所辖诸王入朝、郡国上计、及属国首领等,多与礼仪有关,后遂变为赞襄礼乐之官,王莽改为典乐。东汉官名称大鸿胪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行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