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这种情况考虑复可能会对宝宝有一定的影响的。
与鞭炮距离10米,鞭炮点燃时声响达到102.8分贝;距离20米时,测得噪音101.1分贝,离鞭炮居民家关上门测试,噪音大约98.7分贝。
美国儿科学会(AAP)有一份综述《Noise: A Hazard for the Fetus and Newborn》(噪音: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危害),评估过噪音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AAP认为,噪音对胎儿来说,有证据显示长期暴露在噪制音环境,可能导致早产、胎儿出生体重下降、胎儿在高频段听力受损等等情况;但没有证据说明会导致胎儿畸形;而对新生儿来说,噪声可能导致耳蜗损伤;对早产儿来说,还可能影响发育。
美国听力研究基金会(AHRF)对成年zhidao人的噪音耐受,有一个数据统计。他们认为:在90分贝环境,成年人每天最多待8小时;在100分贝环境,成年人每天最多2小时;在115分贝环境,成年人每天最多15分钟。对儿童来说,应该比这个标准更严格得多!
即使在家里听起来,室外鞭炮的噪声也在100-150分贝左右;这个噪音强度15-30分钟就可能会对宝宝听力造成伤害!
如果宝贝当时没有惊哭的表现应该对宝贝是没有伤害的。由于宝贝的年龄较小,应该给予合理护理,注意防护。
应该不会影响宝宝的听力,如果不放心,可以去医院专门给宝宝测下听力。听力测试没问题,就能听到,那时最好把宝宝耳朵捂上,突然的鞭炮声能把宝宝吓到。 专家建议: 建议去医院给宝宝测下听力,放鞭炮时最好把宝宝耳朵捂上,突然的鞭炮声能把宝宝吓到。
放鞭炮贺新春,zhidao在我国有两千多年历史。最早的爆竹,是指燃竹而爆,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称爆竹。说起爆竹的起源,有个有趣的传说。《神异经》上说:“西方山中有内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
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年惊惮,后人遂象其形,以火药为之。”这是爆竹起源最早的记载,说明当初人们容燃竹而爆,是为了驱吓危害人们的山魈。据说山魈最怕火光和响声,所以每到除夕,人们便“燃竹而爆”,把山魈吓跑。这样年复一年,便形成了过年放鞭炮、点红烛、敲锣打鼓欢庆新春的年俗。
春节放鞭炮,作为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的习俗,历史悠久,这种活动,虽然可以给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但放鞭炮释放的烟尘,溅出的火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引起火灾,一些烈性爆竹每年都会造成一些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