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就是说强者冲向更强的人,弱者只能向弱的人发威
【陈文德说评】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短短的21个字,却道尽天地间各股力量互动及成长的现象。
和德国唯心主义大师黑格尔的“正反合”辩证思考法雷同,老子的道也隐藏有“相反相成,循环反复”的两大层次。宇宙万物是由相反对立的各种型态所构成,这种相对立的型态,其实也是相辅相成的。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美丑、善恶其实也是相对而相成的,是以“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
这种相互对立、相反相成道理,也是循环反复的。例如春、夏、秋、冬,阴、阳、寒、暑都是互换互生、自然运行的季节常模;运用于人生上,便是强弱互见、吉凶易势的大道,《易经》上的“剥极必复”、“否极泰来”所讲的便是这个道理。
既然一切是循环相生,则弱必生强,强必转弱,弱是强的成长基础,强也会反成为转弱的起点。因此,老子强调“守弱”,弱者道之动也。
柔弱者所以能胜刚强,在于弱者较容易“存活”下去,显现柔弱面,使其更易于保存生机,这也便是所谓“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刚强”的道理。
随着时间的发展,原先的弱者会转为强者,但变强以后,又可能趋于弱,如何使自己永不转弱,也就是老子所谓的“守弱”之道。
守弱的要诀,老子主张谦下,虚怀若谷,永远努力找出自已的弱点,便可以维持住“转强”之势。不让刚强之气显出来,反而可以长久维持住内部的强韧。《行销战争》一书的作者赖兹,对市场上拥有强势的企业建议,要不断自找麻烦去发现自己的弱点或缺点,这是强势企业经营上最重要的法宝。
天上最柔弱者为风,遇到薄纸阻碍,也会因而转向,再小的缝隙也会屈身而过。但等到累积的力量成为飓风时,则拔树倒屋,无坚不摧。只是飓风一旦从海上登陆,也便是它转弱到消失的时候了。
地上最柔弱者为水,任何再微小的阻挡,都可以改变其方向和形状。在圆形容器中,水是圆形的,在方形容器中,水则又成为方形,似乎是最没有自我主张的东西。但一朝积成洪水之势时,则再巨大的岩石也都难挡其势。
然而一般弱势之人,却很难懂得这层道理。通常很少人能忍住弱势,反而急着想要强大,以致常冒险乱闯、乱投机,因而惹来提前败亡的命运。
有的人在弱势时,固然能坚忍不拔,但只要累积力量到达成功后,便又急于表现自己的气势,而忽略了强必转弱的危机,以致难逃败亡的命运。
周王朝成立时,赢氏一族的命运便陷入了最悲惨的黑暗时代,但他们的子孙都能坚毅不拔地努力,加上新建的大本营地处偏僻,反而不会卷入中原各国的争权夺利及晋楚两国的南北大对抗中,因此更能够累积实力,终能成为真正的大赢家。
异人和吕不韦一党,在秦王室继承权的争夺战中,原本也是最弱势的。特别是异人身处危机四伏的赵国京城,但“生于忧患”的内张力,使他们比别人更需要夺权以求自保,才能在关键时刻反败为胜,成了大赢家。
即使秦始皇本人,早年的环境也是非常艰困的,但这些成长中的磨练,却也是他成功的最大本钱。
吕不韦成功后,奢侈骄纵,因而惹来杀身之祸。相反地,秦王政在夺得大权后,却仍压制自己原7a64e59b9ee7ad94335先的意念,采用李斯和尉缭的建议,使自己的运势更进而往上成长,终能击败六国,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只是愈大的成功,时常隐藏着更大的危机,也使秦始皇本人必须去面对一个更大、更危险的挑战。
世分强弱,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33人分高低。弱者未必永远处于弱势,强者也并非永远恒强。鬼谷子如何教授世人强弱之势的转化?奥秘就在于:强者守弱,使强者更强,弱者守弱,可由弱变强,这就是柔弱处上的道理。
什么是守弱的智慧,简而言之就是不要逞强,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弱者有很多短处,并非老实人就无法翻身,弱者性格中善良、宽容、忍让的成分,都是其宝贵财富,只要善加应用,就成转化为成事的根本。弱者要想化劣势为优势,必须懂得三条守弱智慧:
鬼谷子:强者守弱,使强者更强,弱者守弱,可由弱变强
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图片
1、强者为尊,不敬则殃。生之大道,乃自知也。
释义:我们必须对强者心存敬畏,否则就会招来祸患。生存的第一准则,就是有自知之明。
引申:不管你是否承认,社会就是强者吃肉,弱者喝汤,弱者不会能屈能伸,非要强出头的后果,只会让自己更加不利。肯定强者并非无能,而是认清现实,只有务实才能趋利避害,保全自己,静待时机。
鬼谷子:强者守弱,使强者更强,弱者守弱,可由弱变强
2、退以求进,舍以求得。
释义:退后一步谋求得更大的进展,舍弃利益换取更多的收获。
引申:人生在世,功败垂成,皆在取舍之间。舍得小利,才有朋友;舍得计较,才有幸福;舍得酒色,才有健康;舍得世俗,才有洒脱。不舍则不得,有舍才有得!
鬼谷子:强者守弱,使强者更强,弱者守弱,可由弱变强
3、智以智取,智不及则乖;愚以愚胜,愚不及则逮。
释义:智者以智取胜,智计有失则事与愿违;愚者以愚取胜,愚笨恰到好处也能得利。
引申: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计不是万无一失的,有时用尽心机,但是人算不如天算,碰到人外有人,智者也会无奈。愚者无法取巧,所以只能踏实而为,坚持不懈,碰到智者之失,就是自己成功之时!
打开APP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