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1、东西一头向上“翘”起来,也就是口语中常用的这个意思,都读4声。
2、其他百的就都读度2声啦。也就是“翘楚”、“翘首”、“翘望”、“翘企”等词中都读2声。(“翘首”“翘望”“翘企”……中“翘”都是“内抬头”之意;而“翘楚”是固定成语,只要记住容它就好了。)
nancyyue2说的是不对的,读4声时明明是动词(翘起来),不是形容词。
而: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相当于“地”
澌亡:灭绝消亡。
翘足而待:踮起脚等待,比喻很快就能实现。
其,代词,代指这个国家。
【出处】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意思:假如全国的少年也变成衰老腐朽的人,那么我们中国就会成为从前那样的国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65家,它的灭亡不久就要到来。
而的用法:
〈连〉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可不译
古文形体
(1) 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与”。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2) 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克生直臣,事我皇祖,干严谴而不悔。――明·钱谦益《袁可立父淮加赠尚宝司少卿》
(3) 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就”、“才”。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 苏轼《石钟山记》
乡(通“向”)为身死而不受——《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万钟则不辩(通“辨”)礼义而受之——《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4)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但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荆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5)表示目的关系,相当于“来”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6)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7) 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相当于“地”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8) 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所以”。
自公(袁可立)倡议,而新旧两城屹立如金汤。——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9) 表示反问,语气强烈,相当于“难道”“岂”。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助〉
(1) 表示偏正关系,相当于“之”,“的”
虞之与 虢,相恃而势。——《淮南子·人间》
(2) 与“上”、“下”、“前”、“后”、“来”、“往”连用,相当于“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易·系辞上》
(3)语气助词,相当于“啊”或“吧”。
唐棣之花,偏其反而。——《论语·子罕》
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左传·宣公四年》
(4) 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微子》
〈动〉
(1) 如,好像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2) 另见 néng, 通“能”
①能够。
行柔而刚,用弱而强。——《淮南子·原道训》
②才能。
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庄子·逍遥游》
⊙﹏⊙b汗 楼上答得太完美了 只是我文言文每逢考试都是全对 只是我却不懂什么实词虚词的 ,唉 太格式化不好 要会变通 理解万岁
烟火——很美 答的也不错 就是。。。你看得懂吗
古今异义 一般情况下只考古不考今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以上这俩是高中的,分为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很多乱七八糟的用法,和英语的宾语,宾格之类的是一个道理
文学常识
必考,但是分数极小,最多两分,学文言文书下都有,背一背,很少的,
2、通假字
注释都有,写法是例如:要:通“邀”,邀请 即 *:通“****”,*****
3、省略句
就是例如桃花源记中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一一便是省略,省略其说的话,引人深思,而且当时当事人对情况十分了解,没必要详写·········等各种省略的作用 最近看了桃花源记较熟,所以就用它打比方了。。。
翻译吗?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31靠理解!!!!不然···也可以多做文言文,把其中的注释背下来,明白其用法,考试时套用就好了
乃阳落幕答得虽多,废话也不少,别怪我批评,从哪里复制的??这个应该是介绍文言文的文体的特点,和楼主问的毫不相干 也就积累、一词多义··没几行诗是有用滴
答了这么多,虽说是在损人,但也没瞎说,楼主可纳可不纳啦~~~今天心情好,说了两句实话,别生气啊各位O(∩_∩)O~
qi si wang ke qiao zu er dai ye
2 1 2 3 4 2 2 4 3 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