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节选自《史记·魏公子列传》,记叙了信陵君礼贤下士和窃符救赵的始末,表现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谦逊作风和救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信陵君窃符救赵这件事,发生在周赧王五十七年,即公元前258年,当时属战国末期,秦国吞并六国日亟,战争进行得频繁而激烈。公元前260年,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大破赵军,坑杀赵降卒40万。秦又乘胜进围赵国首都邯郸,企图一举灭赵,再进一步吞并韩、魏、楚、燕、齐等国,完成统一中国的计划。当时的形势十分紧张,特别是赵国首都被围甚急,诸侯都被秦国的兵威所慑,不敢援助。魏国是赵国的近邻,又是姻亲之国,所以赵国只得向魏国求援。就魏国来说,唇亡齿寒,救邻即自救,存赵就是存魏,赵亡魏也将随之灭亡。信陵君认识了这一点,才不惜冒险犯难,窃符救赵,抗击秦兵;终于挫败了敌人的图谋,保障了两国的安全。
信陵君救赵就是依靠隐士侯赢、屠者朱亥,才窃得兵符,夺了晋鄙的兵权,终于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使赵国转危为安。
楚国派兵救赵的同时,魏国也接受了赵国求援的要求。魏安厘王派大将晋鄙率兵救赵国。
秦昭襄王一听到魏、楚两国发兵,亲自跑到邯郸去督战。他派人对魏安厘王说:“邯郸早晚得被秦国打下来。谁敢去救,等我灭了赵国,就攻打谁。”魏安厘王被吓唬住了,连忙派人去追晋鄙,叫他就地安营,别再进兵。晋鄙就把十万兵马扎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按兵不动。
赵国派使者向魏国催促进兵。魏安厘王想要进兵,怕得罪秦国;不进兵吧,又怕得罪赵国,只好不进不退地停着。赵孝成王十分着急,叫平原君给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写信求救。因为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两家是亲戚。
信陵君接到信,三番五次地央告魏安厘王命令晋鄙进兵。魏王说什么也不答应。信陵君没有办法,对门客说:“大王不愿意进兵,我决定自己上赵国去,要死也跟他们死在一起。”
当时,不少门客愿意跟信陵君一起去。
信陵君有个他最尊敬的朋友,叫做侯嬴。信陵君跟侯嬴去告别。侯嬴说:“你们这样上赵国去打秦兵,就像把一块肥肉扔到饿虎嘴边,不是白白去送死吗?”
信陵君叹息着说:“我也知道没有什么用处。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呢?”
侯嬴支开了旁人,对信陵君说:“咱们大王宫里有个最宠爱的如姬,对不对?”
信陵君点头说:“对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30!”
侯嬴接着说:“听说兵符藏在大王的卧室里,只有如姬能把它拿到手。当初如姬的父亲被人害死,她要求大王给她寻找那个仇人,找了三年都没有找到。后来还是公子叫门客找到那仇人,替如姬报了仇。如姬为了这件事非常感激公子。如果公子请如姬把兵符盗出来,如姬一定会答应。公子拿到了兵符,去接管晋鄙的兵权,就能带兵和秦国作战。这比空手去送死不是强多吗?”
信陵君听了,如梦初醒。他马上派人去跟如姬商量,如姬一口答应。当天午夜,乘着魏王熟睡的时候,如姬果然把兵符盗了出来,交给一个心腹,送到信陵君那儿。
信陵君拿到兵符,再一次向侯嬴告别。侯赢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万一晋鄙接到兵符,不把兵权交给公子,您打算怎么办?”
信陵君一楞,皱着眉头答不出来。
侯嬴说:“我已经给公子考虑好了。我的朋友朱亥是魏国数一数二的大力士。公子可以带他去。到那时候,要是晋鄙能痛痛快快地把兵权交出来最好;要是他推三阻四,就让朱亥来对付他。”
信陵君带着朱亥和门客到了邺城,见了晋鄙。他假传魏王的命令,要晋鄙交出兵权。晋鄙验过兵符,仍旧有点怀疑,说:“这是军机大事,我还要再奏明大王,才能够照办。”
晋鄙的话音刚落,站在信陵君身后的朱亥大喝一声:“你不听大王命令,想反叛吗?”
不由晋鄙分说,朱亥就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四十斤重的大铁锥,向晋鄙劈头盖脑砸过去,结果了晋鄙的性命。
信陵君拿着兵符,对将士宣布一道命令:“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可以回去;兄弟都在军中的,哥哥可以回去;独子没兄弟的,都回去照顾他的父母;其余的人都跟我一起救赵国。”
当下,信陵君就选了八万精兵,出发去救邯郸。他亲自指挥将士向秦国的兵营冲杀。秦将王龁没防备魏国的军队会突然进攻,手忙脚乱地抵抗了一阵,渐渐支持不住了。
邯郸城里的平原君见魏国救兵来到,也带着赵国的军队杀出来。两下一夹攻,打得秦军像山崩似地倒了下来。
秦国多少年来,没有打过这么一个大败仗。王龁带兵败退,还有二万名秦兵被赵兵围困住,投降了。
信陵君救了邯郸,保全了赵国。赵孝成王和平原君十分感激,亲自到城外迎接他。
楚国春申君带领的救赵的军队,还在武关观望,听到秦国打了败仗,邯郸解了围,就带兵回楚国去了。
长平之战后。秦国军队进一步围攻赵都邯郸,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一面亲自赴楚,与楚合纵,请楚出兵救赵,另一方面写信给其妻弟信陵君,委托他向魏王求救兵。信陵君看到平原君的信后,赶忙进宫请求魏王发救兵。在信陵君的一再请求下,魏王便派将军晋鄙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35率领军队援救赵国,但又惧怕强大的秦军,于是又令晋鄙仅加强戒备而不要与秦国发生正面冲突。赵国平原君写信责备魏国信陵君背信弃义,信陵君于是便打算邀集门客到秦军阵前,和赵国一起与秦军决一死战。
他把好友侯赢招来,将这个想法告诉了他。侯赢支走了其他人,然后悄悄对信陵君说:“我听说晋鄙的虎符,放在魏王卧室里,魏王宠爱王妃如姬,因此如姬有能力偷出虎符,从前如姬的父亲被人杀害,是您派人把杀她父亲的仇人的首级进献给如姬的,为报答公子的恩情。如姬是决不会推脱的。这样,拿到了虎符就能把晋鄙的军权夺过来,西面可以抵御秦国,北面可以挽救赵国,这是关系帝国霸业的大事!”
信陵君采纳了侯赢的计策,让如姬帮忙,她果然偷出了虎符,把它交给信陵君。公子出发时候赢又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公子到了那就立刻与晋鄙验合虎符。要是晋鄙对此产生怀疑,不肯交出兵权,而要向上请示,那可就遭了。我有一个朋友叫朱亥,他是一个屠户,可以让他和你一同去。这个人是个力大无比,晋鄙如果听从你的命令,那就照计行事:如果不听,就让朱亥把他杀了。”
于是信陵君请来朱亥,朱亥笑着说:“我是一个杀猪的屠户,公子你多次关照我,我一直没有机会报答你。现在公子有急事用得着我,这正是我为你出力献身的时候啊!”
朱亥和公子一起出发了。信陵君来到邺下,假传君王的命令代行晋鄙兵权。晋鄙把两半虎符合在一起,果然产生疑心,想不服从信陵君的安排,这时朱亥从袖子里取出四十斤重的铁锤,一锤就把晋鄙砸死了。信陵君即刻率领军队赶往前线,与秦军作战。秦军大败。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调兵虎符的传奇故事,最著名的就是战国时“窃符救赵”的知故事:长平大战后,秦军连续三年进攻赵国,并威胁各国不得援救赵国,魏国国君已派出晋鄙率领的10万援军,受到秦国威胁后赶紧命令晋鄙停驻观望。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道的姐姐嫁给了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为此屡次建议魏王出兵内援救,魏王都不同意。公元前257年魏无忌通过魏王的宠姬从魏王寝宫偷得虎符,带了勇士朱亥等容一批门客,到魏军军营,杀死怀疑他使命的晋鄙,夺过指挥权,迅速进军,在邯郸城下大败秦军。
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来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自。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百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度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知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道,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