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1、积极影响:
①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以及救灾行动,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民族融合,使中国产生了高于同一时期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2、消极影响:
①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
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造成渐渐落后于西方的局面。
扩展资料
统一战争结束以后,秦王赢政立即着手进行集中权力的活动。他兼收采纳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尊号,宣布自己为这个封建统一国家的第一个皇帝e68a84e8a2ad7a64333,称始皇帝,后世子孙世代相承,相继而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
他规定皇帝自称“朕”,并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显示封建统一国家最高统治者的无上权威,表示秦的统治将万世一系,长治久安。
周代以来封国建藩的制度,与专制皇权和统一国家是不相容的,所以必须加以改变。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1 年),丞相王绾请求封皇子为燕、齐、楚王,得到群臣的赞同。廷尉李斯力排众议,主张废除分封,全面地推行郡县制度。
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这些郡完全听命于中央和皇帝,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中央集权的制度,从此就确立了。
秦始皇把战国时期的官制加以调整和扩充,建成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新的行政机构。在这个机构中,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员,掌管政事。
太尉掌管军事,不常置;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职,掌管图籍秘书,监察百宫。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以下,是分别掌管具体政务的诸卿,其中有掌管宫殿掖门户的郎中令,掌管宫门卫屯兵的卫尉,掌管京畿警卫的中尉,掌管刑辟的廷尉,掌管谷货的治粟内史。
掌管山海池泽之税和官府手工业制造以供应皇室的少府,掌管治宫室的将作少府,掌管国内民族事务和外事的典客,掌管宗庙礼仪的奉常,掌管皇室属籍的宗正,掌管舆马的太仆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与诸卿议论政务,由皇帝裁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特点
以皇帝为中心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官位不世袭,实行俸禄制度,由皇帝任免;官职有明确分工,既互相配合,又相互牵制。
影响
秦朝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是与它所采取的中央集权制度直接相关的。
秦朝之所以能颁布秦律通行全国,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修建驰道和灵渠以及移民等,也说明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正因为这套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统治机构行之有效,所以才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它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这是中央集权制度所产生的积极的深远的影响。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秦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也不例外。正因为皇权有着至高无上的神圣权威,在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具有绝对优势,所以容易形成暴政,最终也因此而激化阶级矛盾,导致秦朝灭亡。这也是中央集权制度的负面作用。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统一战争结束以后,秦王赢政立即着手进行集中权力的活动。他兼收采纳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尊号,宣布自己为这个封建统一国家的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后世子孙世代相承,相继而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
他规定皇帝自称“朕”,并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仪和文书制度。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显示封建统一国家最高统治者的无上权威,表示秦的统治将万世一系,长治久安。
周代以来封国建藩的制度,与专制e799bee5baa6e58685e5aeb9339皇权和统一国家是不相容的,所以必须加以改变。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 2211 年),丞相王绾请求封皇子为燕、齐、楚王,得到群臣的赞同。廷尉李斯力排众议,主张废除分封,全面地推行郡县制度。
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分成三十六郡,以后又陆续增设至四十余郡。这些郡完全听命于中央和皇帝,是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行政单位。中央集权的制度,从此就确立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朝中央集权制度
一、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
1.强化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嬴政成为当时中国境内的最高统治者.他为了显示自己至高无上的绝对尊严,决定去掉王号,改称皇帝,这是取传说中三皇五帝的尊称,并规定皇帝自称“朕”,所颁布的文告称作“制”或“诏”.为防止子议父,臣议君,废“谥”法,命皇统以世记.自称始皇帝.
中央建立起一套新的官僚机构.在皇帝之下,设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为三公.三公之下,设九卿.这些显赫要职中,有半数以上是管理皇帝的生活起居和他的家族事务的.
地方行政官僚机构,全国分36郡,秦末增至40郡,有每年九月的“上计”之制.(计断九月,十月改岁)在推行郡县制同时,规定官吏以外的居民称“黔首”,亦称“百姓”.秦所建立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为我国历代封建王朝所沿袭,影响深远.
2.扩大军队分中央常备军和地方武装二种总数100万以上.
3.法律与强化治安 始皇颁布严密繁刻的法律,湖北云梦出土的秦律竹简第一次提供了秦始皇时期法律条文、律文解释,以及有关断狱文书程式等方面的部分实物证据.“盗徙封”(耐刑)、“不会”(徭律)、为田律、耕牛管理、律文中对农田水利、山林保护、牛马饲养、国家粮食的贮存发放、货币流通、市场交易、工程兴建、徭役征发、刑徒监管、官吏任免、军爵赏赐、官吏职务等各方面,都有许多严格具体的规定,从中可以充分看到当时法令的严酷程度.秦律突出表现出维护地主阶级封建国家和私人财产的根本原则.律文中规定,五人共盗一钱以上要“斩左止(左足)黥为城旦(额上剌字,徒刑六年)”,五人以下的盗窃者,所盗超过660钱,黥劓为城旦.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在全国确认土地私有
秦始皇为统一征收全国田税(粮食、刍藁),公元前216年(始皇31年)颁发“令黔首自实田”法令,让百姓据实申报自己拥有田地的面积,按顷为单位纳税(《睡虎地秦墓竹简、田律》:“入顷刍藁,以其受田之数,无垦不垦,顷入三石,藁二石.”)这样就以国家统一法令的形式,确认了土地的私有权.在竹简中也发现了“盗徙封”(私自移动田界)处罪的律文规定,反映出保护土地私有制的精神.
2.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措施
战国时期,由于经济文化交流,地区间的差异性逐渐变小,但到秦统一时为止,还存在某些差别.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说:“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嬴政为达到“黔首改化,远迩同度”,遂下令统一.
钱币,以钱币为二等,黄金为上币,以镒(二十两)为单位;铜钱(圆形方孔)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废除六国钱币.
文字,命李斯、赵高、胡毋敬,“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作小篆(e68a84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34秦篆).
车轨,以六尺为准,下令统一车轨宽度.
3.加强思想统治,“焚书坑儒”是“师古”还是“师今”两种历史观激化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