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叶上题诗朱陈结好;
梅边索句秦晋联姻。
——这是一副朱陈两家举办婚礼的喜庆婚联。此联化用了“红叶题诗”、“秦晋之好”等典故
公元前676年,晋武公之子姬诡诸百继承君位,即晋献公。献公之父武公晚年娶齐桓公女儿齐姜,齐姜则与当太子的姬诡诸有私情。姬诡诸继位后,把庶母齐姜娶为夫人,生女伯姬及子申生。伯姬在后来的秦晋政治联姻中嫁度给秦穆公为夫人,这便是所谓“秦晋之好”的开端。
后来秦穆公为求将来与中原友好,与当时力量强大的晋国联姻,向晋献公求婚知,晋献公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道。后来,晋献公年迈昏庸,要立小儿子为国君继承人,从而杀死了当时的太子申生。于是,另外的两个儿子夷吾和重耳,分别逃往梁国和翟国避难。 再后来,版夷吾得到姐夫秦穆公的帮助,做了晋国国君。但是不久,夷吾就与秦国失和,发兵攻打权秦国,终遭惨败,还叫儿子公子圉到秦国做人质,这才将两国的关系修好。
秦晋之好:指春秋时期秦国和晋国间两姓联姻。亦作“秦晋之匹”、“秦晋之偶”、“秦晋之盟”、“秦晋之约”、“喜结秦晋”、“永结秦晋”。 现用作婚礼祝福语 祝愿婚姻幸福美满。
周末分封诸侯时,诸侯国的大小强弱,本来是不好分清的,只是选择好地方分封下去就是了。 后来周平王东迁,周王室衰落下去,一些诸侯国才利用这个机会强大起来,直到公元前667年,以绛(今山西翼城)为都城的晋强大了起来,其国君晋献公迅速扩展疆域,把原来的“百里之封”扩张到方圆数千里。山西大部分与河北、河南及陕西的一部分地区都被他占据了。
与此同时,已把国都迁到雍(今陕西凤翔)的秦国在秦穆公努力下招贤纳士,也大大地拓展了疆域。所谓“益国十二,开地千里”就是指的这件事。
秦与晋两国是邻居,又都强大了起来,可以说是门当户对加上不是同姓(晋是周室同宗,姓姬,秦是西戎边野,姓嬴),就通起婚来。晋献公把他的女儿嫁给了秦穆公,因此,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35后来人们就叫她“穆姬”(古人没有姓,都是以封地或官职、职业为姓,有的也没有名字,女性更是如此)。秦穆公的大儿子,后来即位的弘就是穆姬生的,继位后称秦康公。
几年以后,晋国的骊姬设计害死太子申生,申生有两个向来有贤名的弟弟。一个是重耳(即后来继齐桓公成为霸主的晋文公),另一个是夷吾(即后来的晋惠公)。他们以及夷吾的儿子子圉(yǔ即后来的晋怀公)都分别先后到秦国住过,也都娶了秦国宗室之女。以后,尽管有时免不了打仗,可仍然不断地通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