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体会诗歌教学中的情感
诗歌是文学的骄子,诗歌教学是最好的文学教育手段之一。诗歌是情感的形式,作为文学教育的诗歌教学有什么特点呢?
我想,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有一种情感体悟。
学习诗歌,首先要有情感体悟:春风是怎样吹开百花?燕子是怎样痴恋着绿杨?诗歌渲染、张扬诗人真诚、自然的情感世界来呈现自己生命的意义。因此学诗要先有情感体悟。那么在诗歌教学中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进行情感体悟呢?
情感体悟的途径之一是:诵读悟情。吟诵把文本的美与学生领悟的美融合到一起,因为接受
者与诗人之间一旦产生心灵对话,就会产生强烈的共鸣。以吟诵方式表现的诵读注重涵泳、
体悟、意会,这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延续了几千年,培养了大批学子。诗歌教学尤其要
注重吟诵,略去相对次要的视觉形式实际上我们许多学生是通过听朗诵而获得最初经验的强烈快感的。不难看出,诗的感性形式主要在于声音的组合模式。适当的吟诵不仅迫使学生把注意力倾注在诗的音乐效果和意义之上,而且有助于学生的最初的理解。
情感体悟的途径之二是:意境把握。所谓意境,就是客观物象同诗人主观感情高度融合的结
晶和语言呈现。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但伟大诗人总是能超越文字的羁绊,在诗歌中把语言文
字幻化成直观的视觉的美。
情感体悟的途径之三是:悟理。在重视情感教育时,许多论者忽略了理性因素。艺术的情感
用黑格尔的话来说就是一种情致、合理的情绪。里面有情感有思想,情感与思想实现了合一。
热情永远是人的心灵里为思想点燃起来的激情,并永远向思想追求。刘勰说:情者文之经,
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的确,文学的情感不是人的天生的欲望e5a48de588b67a64337,是经
过理性梳理过渗透过的那样一种情感。它是具体的,感性的,动人的,同时又有深刻的蕴含。
诗歌情感教学中一定要有理性认识,悟理是很重要的情感体悟。
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要求以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饱和着作者丰富地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它在各种文学体裁中出现最早.中国古代,讲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叫做歌,现在一般统称为诗歌.
诗歌的特点
1、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
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4、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诗歌的分类
诗歌的种类繁多,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其类别也有所不同,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分类.
(一) 按内容和表达方式分,有抒情诗和叙事诗.
1、抒情诗.以抒发感情为主要表达方式,侧重表现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内在感受和体验.一般不具体叙述生活过事物的全过程,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也不塑造完整的人物形象,只是通过对一些生活片段或事物形象的描绘,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如方玮德的《追伤徐志摩》写在徐志摩死后三年,追忆怀想,表现了怀念友人,感怀身世的惆怅与伤感.“我现在只能空空地记起了你,/正同你也只能空空地记起了我们;/你身后的寂寞原是件寻常的是那,伤心的是我们身前全有颗寂寞的心./当你走的时候,你走了再不回头,/人们都喊着说你变成神,变成了星;/变成泰山上的彩霞,你死是奇迹,/我知道你心上说:我死了,完了,你们再不用费神./如今你真走得远了,不见你半个踪影,每份记忆里早疏远了你,你如同秋天树叶落地;/你听,在这深深的夜里,可曾有一丝声音?/‘志摩,你走了,你走了整三年了,我记着你!’”抒情诗又有直接抒情和见解抒情.前者直抒胸臆,后者,依附于人、事、物、理的抒情,主要是借景抒情、寓情于理、托物言志、因事缘情等.如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2、叙事诗.通过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书写作者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情感.它介于诗与小说之间.但不像小说那样做细致的描述,而是以诗的形式作精练的概括,注重表现诗人其中的情感.如《孔雀东南飞》、了《木兰辞》、《王贵与李香香》等.
(二) 按表现形式分,有格律诗、自由诗、民歌、散文诗.
1、格律诗.按一定的格律写成,体式整饬,格律严谨,每句的字数、平仄、对仗、韵脚都有严格的规定,可谓诗有定行,行有定字,字有定韵.如古代的律诗、绝句、词、曲等.
2、自由诗.相对诗歌的格律限制而言,就是诗歌的句式、章法、押韵都比较随意,作者可以根据抒情的需要自幼组织排列字句.但也不是“绝对的自由”,仍然要有语言和节奏形成的韵律.如胡适的《乌鸦》:“我大清早起,/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我不能呢呢喃喃讨人家欢喜!”
3、民歌.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并能口碑相传.情感真挚,有浓厚的生活和劳动气息,格调清新刚健,形式活泼自由,语言朴实,常用比兴和夸张来创造诗歌意象.如《子夜歌》:“始欲识郎时,两心望如一.理丝如残机,何悟(误)不成匹.”刘大白《卖布谣》:“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卖布买米,有饭落肚.”还有些如“打油诗”:“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又如十七字诗:“发配在郧阳,见舅如见娘.两人齐下泪,三行.”
4、散文诗.近、现代发展起来的,兼有抒情诗和抒情散文的特点.是诗的某些表现性元素与散文的某些再现性元素的巧妙融合.它采用散文自636f7079e79fa5e98193332幼灵活的形式来传达精练内蕴的诗歌意象,它虽不像诗歌那样分行排列和押韵,但它的语言仍然是具有内在的节奏感和音乐美.它在艺术手法上多采用暗喻和象征,在几百字的短小篇幅中,把诗情、画意、哲理融为情景交融的诗境.泰戈尔的《新月诗》、鲁迅的《野草》、郭风的《叶笛》都是优秀的散文诗.
(三)按艺术表现手法还可分为朦胧诗、讽刺诗、朗诵诗、街头诗等等.
如何用典抒情
颔联用典。张俭被迫逃亡,一路上望门投止;孔融才学高超,每日里宾客盈门。诗人设想周岐凤会像先贤那样,在天涯孤旅中受到人们的救护和援济。诗句寄托了对友人的抚慰与支持,流露出对不平世道的殷忧。尾联“机心已供沙鸥静”借《列子》中的故事,劝周岐凤隐居遁世,求得淡泊宁静的e69da5e887aae79fa5e98193366心境。
2.后两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和思想感情
颈联是对友人四海飘零所作的充满情意的推想。荒村野寺,独对樽酒,只能倍感神伤;船行暗夜,风雨飘摇,则是流亡者生活的真实写照。萧索的景象有力地烘托诗人了对友人的深深关切和依依惜别之情。
尾联中,诗人徒然荡开笔锋,描绘出一种旷达清远的境界。“机心已供沙鸥静”借《列子》中的故事,劝周岐凤隐居遁世,求得淡泊宁静的心境。而“惟有家山在梦中”则告诫周岐凤:你只能远离亲人,你只能在梦中重返故乡!书剑飘零,东奔西走,是你亡命之人必然的归宿!
附全诗赏析:
明代诗人钱晔的七律《赠周岐凤》:
琴剑飘零西复东,旧游清兴几时同?
一身作客如张俭,四海何人是孔融。
野寺莺花春对酒,河桥风雨夜推篷。
机心已供沙鸥静,惟有家山在梦中。
这首感情深挚的投赠之作的诗眼就是首句“琴剑飘零西复东”。
诗人从友人餐风露宿、飘转无定的生活情境之悬想着笔,生动地状写出一位怀才不遇、落魄江湖、孤独凄惶的文士形象。接下来的询问,实际上是一声无奈而低沉的感喟。
颔联用典。张俭被迫逃亡,一路上望门投止;孔融才学高超,每日里宾客盈门。诗人设想周岐凤会像先贤那样,在天涯孤旅中受到人们的救护和援济。诗句寄托了对友人的抚慰与支持,流露出对不平世道的殷忧。
颈联是对友人四海飘零所作的充满情意的推想。荒村野寺,独对樽酒,只能倍感神伤;船行暗夜,风雨飘摇,则是流亡者生活的真实写照。萧索的景象有力地烘托诗人了对友人的深深关切和依依惜别之情。
尾联中,诗人徒然荡开笔锋,描绘出一种旷达清远的境界。“机心已供沙鸥静”借《列子》中的故事,劝周岐凤隐居遁世,求得淡泊宁静的心境。而“惟有家山在梦中”则告诫周岐凤:你只能远离亲人,你只能在梦中重返故乡!书剑飘零,东奔西走,是你亡命之人必然的归宿!
“琴剑飘零西复东”是全诗最关键的句子。诗对友人亡命天涯的悬想、设想、推想以及规劝,都结穴于这句之中,它统摄着全诗的内容和情感,成为读者在读完这首诗歌后的影像定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