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造句 > 什么诗和诗人推敲文字的典故有关?-“素”字和哪些典故或诗词有关系啊?

什么诗和诗人推敲文字的典故有关?-“素”字和哪些典故或诗词有关系啊?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1、哀鸿 

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劳。”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5

2、秦晋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3、桑梓

桑梓,代指家乡。

《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躬敬止。”是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后来人们用来喻指故乡。

毛泽东·《七绝》: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4、寒食

寒食,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

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予推,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

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5、采薇

采薇,代指隐居避世。

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

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6、三径

三径,指隐居生活。

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子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来,三径便成了隐士住处的代称。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扩展资料:

关于典故

典故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典故这个名称,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汉朝,《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

典故指典制和掌故。《辞海》、《辞源》为“典故”一词立了两个义项:一是典故一词的古义,与现代汉语所说的“故实”有些相当,指古代的典章制度、旧事旧例。我们今天所讲的典故当然用的是典故的今义。典故的今义,《现代汉语词典》释作“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辞海》、《辞源》的释法与此有类,说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参考资料:典故_百度百科



一、苏小妹炼字

清·褚人获《坚瓠集》
东坡与小妹、黄山谷论诗。妹云:“轻风细柳,澹月梅花。中要加一字作腰,成五言联句。”坡云:“轻风摇细柳,澹月映梅花。”妹云:“隹矣;未也。”黄曰:“轻风舞细柳,澹月隐梅花。”妹云:“隹矣,犹未也。”坡云:“然则妹将何说?”云:“轻风扶细柳,澹月失梅花。”二人抚掌称善。

清代人褚人获《坚瓠集》载:一天晚上,苏东坡和黄庭坚和苏小妹讨论诗词,小妹说:“轻风细柳,澹月梅花,中间要加一个字,成五言的对联。”东坡说:“轻风摇细柳,澹月映梅花。”小妹说:“好,但不够好。”黄庭坚说:“轻风舞细柳,澹月隐梅花。”“也不够好。”小妹又说。苏东坡说:“那你说加上什么字才算好呢?”苏小妹道:“轻风扶细柳,澹月失梅花。”东坡、黄庭坚拍着手说好。

苏轼的“轻风摇细柳,澹月映梅花”,摇与映二字写出了细柳在轻风摇晃下的动感,和皓月映照梅花之皎洁。黄庭坚的“轻风舞细柳,澹月隐梅花”,舞与隐二字比起摇与映二字,似乎稍胜一筹。舞字让柳的动感更直观形象,隐字让月光显得更明亮。苏小妹的“轻风扶细柳,澹月失梅花”,扶与失二字用的恰到好处。一个扶字,是拟人化写法,写出了风之轻与柳之细,风与柳因亲昵而相扶,何其生动感人。一个失字,让月光之皎与梅花之洁融为一体,既突出了月光的明亮,又考虑到梅花的高洁,符合“澹”字的诗意。

二、齐己的一字师

唐五代诗僧齐己,姓胡名得生,有诗《白莲集》十卷,诗论《风骚旨格》一卷。有一年他写了一首《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这首诗语言清丽,笔意含蓄,刻画出梅花迎风斗雪的品格和素雅清润的姿色。诗人很是得意,觉得是咏梅诗作中的上品。

一日,他带着这首《早梅》去拜会当时的著名诗人郑谷。此君为宜春人,僖宗时进士,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他吟诵《早梅》再三,连连叫好,最后却说:“只需改动一字,便是不可多得的好诗。”齐己好奇地问道:“不知要改哪个字?”郑谷笑答:“既是《早梅》,全诗就要突显这个‘早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62’字。你写‘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数枝’显然已花满枝头,与‘早梅’不大相符。如将‘数’字改为‘一’字,‘昨夜一枝开’,岂不显出众花未发,一枝独放,足见其‘早’。如此才不失为《早梅》。”

齐己听罢郑谷的精辟见解,顿开茅塞,佩服得无以复加,拱手拜道:“一字师,一字师。”
【子猷兴】
  参见伦类部·师友“访戴”。唐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      【不设弦】
  参见文明部·礼乐“无弦琴”。唐黄滔《赠友人》:“超然陶子性,留琴不设弦。”      【牛渚吟】
  参见文明部·诗词“牛渚咏”。唐李白《劳劳亭歌》:“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      【书白练裙】
  参见器用部·衣冠“羊欣白练裙”。元张雨《怀茅山》:“归来闭户偿高卧,莫遣人书白练裙。”      【出群】
  参见动物部·飞禽“嵇鹤”。唐杜甫《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韵》:“出群皆野鹤,历块匪辕驹。”      【兰亭会】
  参见伦类部·师友“永和人”。唐权德舆《和九华观见怀贡院八韵》:“地殊兰亭会,人似山阴归。”      【师德量】
  唐刘(左饣右束)《隋唐嘉话》卷下:“娄师德弟拜代州刺史,将行,谓之曰:‘吾以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据过分,人所嫉也。将何以全先人发肤?'弟长跪曰:‘自今虽有唾某面者,某亦不敢言,但拭之而已。以此自勉,庶免兄忧。'师德曰:‘此适所谓为我忧也。夫前人唾者,发于怒也。汝今拭之,是恶其唾而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将自干,何若笑而受之?'”◆指人宽容大度。宋王十朋《将过万桥用前韵寄大年先之》:“师德量宽真耐事,沈郎诗瘦不胜衣。”另参见人体部·头面“娄公唾”。人物部·将相“唾面娄”。      【竹林游】
  参见人物部·圣贤“七贤”。唐储光羲《仲夏觐魏四河北觐叔》:‘东篱摘芳菊,想见竹林游。”      【声洒梁园】
  参见天文部·气象“梁苑雪”。唐齐己《贺雪》:“歌扬郢路谁同听,声洒梁园客共闻。”      【李郭仙】
  参见伦类部·师友“仙侣同舟”。唐岑参《送郭司马赴伊吾郡请示李明府》:“江上舟中月,遥思李郭仙。'”      【何可一日无此君】
  参见植物部·草木“此君”。唐宋之问《绿竹引》:“含情傲睨慰心目,何可一日无此君。”      【灵和标格】
  参见植物部·木本“张绪柳”。唐韩偓《柳》:“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林宗巾】
  参见器用部·衣冠“折角巾”。宋陆游《幽居记今昔事十首》之五:“雨垫林宗巾,风落孟嘉帽。”      【披鹤氅】
  参见植物部·木本“王恭柳”。宋苏轼《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之三《竹阁见忆》:“但遣先生披鹤氅,不须更乐画天真。”      【拥鼻吟诗】
  参见文明部·诗词“洛生咏”。唐韩偓《雨》:“此时高昧共谁论,拥鼻吟诗空伫立。”      【柏梁宴】
  参见器用部·宫室“柏梁台”。唐王维《奉和圣制赐史供奉曲江宴应制》:“言陪柏梁宴,新下建章来。”      【爱鹅】
  参见动物部·飞禽“换鹅”。唐卢纶《宴赵氏昆季书院因与会文并率尔投赠》:“咏雪因饶妹,书经为爱鹅。”      【骏马换小妾】
  唐李冗《独异记》卷中:“后魏曹彰性倜傥,偶逢骏马,爱之,其主所惜也。彰曰:‘予有美妾可换,惟君所选。'马主因指一妓,彰遂换之。”◆咏人风流倜傥。唐李白《襄阳歌》:“千金骏马换小妾,笑坐雕鞍歌落梅。”另参见动物部·走兽“骏马换倾城”。人物部·妇女“酬騄駬”。      【雪唱】
  参见文明部·礼乐“曲高”。唐孟郊《送崔爽之湖南》:“雪唱与谁和,俗情多不通。”      【脱巾漉酒】
  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陶渊明嗜酒。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指嗜酒。宋朱松《春晚书怀》:“脱巾漉酒从人笑,拄笏看山颇自奇。”另参见器用部·衣冠“漉酒巾”。器用部·饮食“纱巾酒”。      【章台走马】
  《汉书·张敞传》:“(张)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指风流潇洒。唐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另参见地理部·城建“走章台”。动物部·走兽“章台马”。      【落帽欢】
  参见器用部·衣冠“孟嘉帽”。唐盂浩然《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共美重阳节,俱怀落帽欢。”      【疏受杜门】
  参见伦类部·亲眷“二疏”。唐李绅《初秋忽奉诏除浙东观察使检校右貂》:“疏受杜门期脱屣,买臣归邸忽乘轺。”      【棋赌山阴墅】
  参见人事部·情感“喜折屐”。唐王维《同崔傅答贤弟》:“曲几书留小史家,草堂棋赌山阴墅。”      【一瓢欢】
  参见人物部·圣贤“颜回”。唐卢纶《同柳侍郎题侯钊侍郎新昌里》:“三径春自足,一瓢欢有余。”      【二顷田】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报赵王,乃行过肥阳,…二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多金也。'苏秦喟然叹曰:‘此一人之身,富贵则亲戚畏惧之,贫贱则轻易之,况众人乎!且使我有雄阳负部田二顷,吾岂能佩六国相印乎!”'◆指供温饱的田产,或用作归隐之词。元萨都刺《上赵凉国公》;“笑辞天上九鼎贵,来种江东二顷田。”另参见人事部·雅逸“二顷田”。参见地理部·土石“二顷田”。南朝梁吴均《咏怀》:“二顷且营田,三钱柳饮马。”      【白社幽闲】
  参见地理部·城建“白社”。唐李商隐《和刘评事永乐门居见寄》:“白社幽闲君暂居,青云器业我全疏。”      【玄石饮】
  参见器用部·饮食“千日酒”。唐李峤《酒》:“会从玄石饮,云雨出圆丘。”      【东山高卧】
  参见地理部·土石“东山”。唐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应未晚。”      【扫一室】
  《后汉书·陈蕃传》:“(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指闲居生活,或指志向远大。宋苏轼《送张安道赴南都留台》:“归来扫一室,虚白以自怡。”另参见器用部·宫室“陈蕃室”。人事部·志趣“扫室陈蕃”。      【观鱼】
  《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惠施)游于壕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30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咏山水之乐。唐孟浩然《寻梅道士》:“重以观鱼乐,因之鼓枻歌。”另参见地理部·水流“濠梁”。动物部·鳞介“惠子鱼”。      【吹箫客】
  参见动物部·飞禽“王乔鹤”。唐罗隐《北邙山》:“羡他缑岭吹箫客,闲访云头看俗尘。”      【狎鸥】
  参见人事部·其他“忘机”。唐杜牧《渔父》:“终年狎鸥鸟,来去且无机。”      【相忘鳞】
  参见动物部·鳞介“涸鱼”。清李颙《经涡路作》:“肇允相忘鳞,翻为涸池鱼。”      【垫床龟】
  参见动物部·鳞介“支床龟”。明程先贞《春日偶题》:“过访只余寻垒燕,伴眠裁剩垫床龟。”      【酌霞】
  参见天文部·气象“流霞”。唐孟浩然《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陶家种秫】
  《晋书·陶潜传》:陶潜为彭城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指生活闲适。清毛奇龄《奉寄钱唐梁明府》:“陶家种秫分官酿,吴女栽花傍讼田。”另参见植物部·草木“元亮秫”。      【庾公闲】
  参见器用部·宫室“庾公楼”。唐卢纶《送申屠正字往湖南迎亲》:“坦腹定逢潘令罪,上楼应伴庾公闲。”      【淮阳卧】
  参见政事部·治理“卧理”。唐羊士谔《酬庐司门晚夏过永宁里弊居林亭见寄》:“自叹淮阳卧,谁知去国心?”      【谢公游】
  参见器用部·衣冠“谢公屐”。唐雍陶《送徐使君赴岳州》:“巴陵山水郡,应称谢公游。”      【羲皇人】
  晋陶潜《与子俨等疏》:“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羲皇,伏羲。羲皇上人,伏羲以前的人。◆指生活清闲自适。唐李白《戏赠郑溧阳》:“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另参见天文部·时令“北窗凉”。天文部·气象“北窗风”。器用部·宫室“北窗”。参见人事部·睡梦“北窗眠”。人事部·行止“北窗高卧”。      【才不才】
  参见人事部·情感“悲雁”。唐权德舆《八音诗》:“木雁才不才,吾知养生主。”      【五月披裘】
  参见器用部·衣冠“负薪裘”。唐李白《杭州送裴大洋时赴卢州长史》:“五月披裘者,应知不取金。”      【五柳闭门】
  参见植物部·木本“五株柳”。唐刘长卿《送柳使君赴袁州》:“五柳闭门高士去,三苗按节远人归。”      【支遁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支道林(支遁)因人就深公,买印山。深公答曰:‘未闻巢由买山而隐?'”◆咏隐士。唐孟浩然《晚春题远上人南亭》:“给园支遁隐,虚寂养身和。”另参见地理部·土石“买山”。      【太公钓】
  参见动物部·鳞介“钓鱼”。唐孟浩然《冬至后过吴张二子檀溪别业》:“闲垂太公钓,兴发子猷船。”      【长啸鸾音】
  参见人事部·狂放“孙登长啸”。唐李商隐《寄华岳孙逸人》:“惟应逢阮籍,长啸作鸾音。”      【介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遂隐而死。”《后汉书·周举传》李贤注:“晋文公返国,介子推无爵,遂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求之不得,乃焚其山,推遂不出而焚死。”◆咏雅逸或寒食。唐顾况《拟古三首》之三:“浮生果何慕,老去羡介推。”另参见天文部·时令“子推”。      【勿为楚相】
  参见人物部·人杰“优孟”。◆指不入仕途。宋苏轼《送碧香酒与赵明叔教授》:“闻君有妇贤且廉,劝君慎勿为楚相。”      【右军誓墓】
  参见人事部·志趣“誓墓志”。清丘逢甲《李伯质太守乞退归志决矣相处四稔不能无言》之一:“右军誓墓心何切,吏部来潮道已光。”      【平子归休】
  参见文明部·文章“平子赋”。唐韦丹《思归寄东林澈上人》:“已为平子归休计,五老岩前必共闻。”      【北海饮】
  参见器用部·器皿“北海樽”。来黄庭坚《对酒歌答谢公静》:“我为北海饮,君作东武吟。”      【四皓】
  参见人事部·寿考“四老”。唐骆宾王《秋日山行简梁大官》:“不如从四皓,丘中鸣一弦。”      【曳尾】
  《庄子·秋水》:“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咏雅逸生活。唐齐己《刳肠龟》:“到肠徒自屠,曳尾复何累。”另参见地理部·土石“曳泥涂”。动物部·鳞介“泥龟”。      【好煅嵇】
  参见人物部·圣贤“山阳煅”。宋陆游《入秋游山赋诗略无阙日戏作五字七首》之七:“细推亦何乐,正类好煅嵇。”      【严陵钓】
  《后汉书·严光传》:“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馀姚人也。少有高名,与光武(刘秀)同游学。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纁,遣使聘之。三反而后至。”◆咏隐士。唐李白《独酌清溪江石上寄权昭夷》:“永愿坐此石,长垂严陵钓。”另参见器用部·宫室“钓台”。器用部·衣冠“羊裘”。      【皂帽辽东】
  参见器用部·衣冠“辽东帽”。清吴用威《纪事》:“甘陵南北风流监,皂帽辽东独汝贤。”      【谷口耕】
  参见地理部·土石“郑生谷”。宋黄庭坚《薛乐道自南阳来入都作诗饯行》:“生涯谷口耕,世事邯郸梦。”      【谷名愚】
  参见地理部·土石“愚公谷”。唐虞世南《门有车马客》:“如何守直道,翻使谷名愚。”      【沧浪】
  《盂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指归隐。唐贾岛《重酬姚少府》:“沧浪余将还,知音激所习。”另参见地理部·水流“沧浪水”。文明部·诗词“沧浪吟”。人物部·圣贤“沧浪叟”。      【张仲蔚】
  晋皇甫谧《高士传·张仲蔚》:“张仲蔚者,平陵人也,与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隐身不仕。明天官博物,善属文,好赋诗,常居穷素,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性,不治荣名,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咏雅逸或贫困。唐李白《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谁念张仲蔚,还依蒿与蓬。”另参见植物部·草木“仲蔚蒿”。器用部·宫室“张蔚庐”。人事部·贫贱“在蓬蒿”。      【张翰生涯】
  参见人事部·情感“忆鲈鱼”。五代前蜀韦庄《江边吟》:“陶潜政事千杯酒,张翰生涯一叶舟。”      【陆通歌凤】
  参见人事部·狂放“接舆狂”。唐元稹《放言五首》之四:“宁戚饭牛图底事,陆通歌凤也无端。”      【卖药】
  汉赵岐《三辅决录》卷一:“韩康,字伯休,京兆霸陵人也。常游名山,采药卖于长安市中,口不二价者三十余季。时有女子买药于康,怒康守价,乃曰:‘公是韩伯休邪,乃不二价乎?'康叹曰:‘我欲避名,今区区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遂遁入霸陵山中,博士公车连征不至。”◆咏隐士。唐皇甫冉《卖药人处得南阳朱山人书》:“卖药何为者,逃名市井居。”另参见九流部·医药“韩康药”。人物部·其他“韩康”。      【卖饼】
  参见人事部·雅逸“卖饼”。清吴伟业《又咏古》之六:“宣城酒家保,北海卖饼师。”《后汉书·赵歧传》:“(赵)歧遂逃离四方,……自匿姓名,卖饼北海市中。时安丘孙嵩年二十余,游市见岐,察非常人,停车呼与共载。歧惧失色,嵩乃下帷,令骑屏行人。密问歧曰:‘视子非卖饼者,又相问而色动,不有重怨,即亡命乎?我北海孙宾石,阖门百口,执能相济。'歧素闻嵩名,即以实告之,遂以惧归。……藏歧复壁中数年。”◆指因避难而隐姓埋名。清钱谦益《欲别东楼去四首》之三:“卖饼经寒食,吹萧过落花。”另参见器用部·宫室“安丘壁”。器用部·饮食“卖饼”。      【卖畚】
  《晋书·王猛传》:“王猛……少贫贱,以鬻畚为业。尝货畚于洛阳,乃有一人贵买其畚,而云无直,自言家去此无远,可随我取直。猛利其贵而从之,行不觉远,忽至深山,见一父老,须发皓然,踞胡床而坐,左右十许人,有一人引猛进拜之。父老曰:‘王公何缘拜也!'乃十倍偿畚直,遣人送之,猛既出,顾视,乃嵩高山也。”◆指贤士贫贱或雅逸。唐李白《留别王司马嵩》:“呼鹰过上蔡,卖畚向岑嵩。”另参见器用部·日用“王猛畚”。人事部·贫贱“洛阳货畚”。      【青门隐】
  参见植物部·草木“东陵瓜”。唐白居易《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迹慕青门隐,名惭紫禁仙。”      【苦李】
  参见植物部·木本“道旁李”。宋苏轼《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知君先竭是甘井,我愿得全如苦李。”      【范蠡归】
  《史记·货殖列传》:“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指为避灾祸而功成身退,唐温庭筠《和友人题壁》:“三台位缺严陵卧,百战功高范蠡归。”另参见地理部·水流“五湖载越姝”。器用部·车船“范蠡扁舟”。人物部·将相“范大夫”。人事部·富贵“陶朱”。      【卧墙东】
  《后汉书·逢萌传》:“(逢)萌与同郡徐房、平原李子云、王君公相友善,并晓阴阳,怀德秽行。君房与子云养徒各千人,君公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谓之论曰:‘避世墙东王君公。’”◆指雅逸避世。宋黄庭坚《次韵谢公定王世弼赠答二绝句》之二:“王谢风流看二妙,病夫直欲卧墙东。”另参见人物部·其他“牛侩”。      【拄笏看山】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王徽之)作桓(桓冲)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即笏)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指朝廷官宦有隐士情怀。宋朱松《春晚书怀》:“脱巾漉酒从人笑,拄笏看山颇自奇。”参见地理部·土石“拄笏望西山”。器用部·其他“拄笏”。      【拂衣去】
  《后汉书·杨震传》附《杨彪传》:“(曹)操托(杨)彪与(袁)术婚姻,诬以欲图废置,奏收下狱,劾以大逆。将作大匠,孔融闻之,不及朝服,往见操……融曰:‘……今横杀无辜,则海内观听,谁不解体!孔融鲁国男子,明日便当拂衣而去,不复朝矣。'”◆指罢官退隐。唐陈子昂《答洛阳主人》:“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另参见器用部·衣冠“拂衣”。      【择留】
  参见人物部·官吏“封留”。宋苏轼《再和闻正辅表兄将至》:“宁须张子房,万户自择留。”      【金门隐】
  参见人物部·圣贤“吏隐”。清尤侗《秋意十首限韵》之四:“漫学金门隐,谁传安上图?”      【采薇】
  参见人物部·圣贤“夷齐”。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庞公隐】
  《后汉书·庞公传》:“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表叹息而去。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反。”◆咏隐士。唐孟浩然《寻张五回夜园作》:“闻就庞公隐,移居近洞湖。”另参见地理部·土石“鹿汀”。九流部·医药“庞公采药”。人物部·圣贤“庞德公”。人物部·其他“鹿门翁”。      【始宁隐】
  参见器用部·宫室“始宁墅”。唐戴叔伦《和河南罗主簿送校书兄归江南》:“知君始宁隐,还缉旧荷裳。”      【终朝卖卜】
  参见九流部·杂技“成都卜”。唐李端《赠道士》:“终朝卖卜无人识,敝服徒行入市中。”      【南山隐】
  参见动物部·走兽“隐豹”。唐权德舆《南亭晓坐因以示璩》:“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      【南阳卧】
  参见人物部·帝王“三顾”。◆指有才之士隐居家中。唐韩偓《寄隐者》:“渭滨晦迹南阳卧,若比吾徒更寂寥。”      【挂冠】
  《后汉书·逢萌传》:逢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咏辞官归隐,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客则挂冠至,交非倾盖新。”另参见器用部·衣冠“神武衣冠”。      【挂瓢】
  参见器用部·器皿“许由瓢”。唐李峤《扈从还洛》:“邑罕悬磐贫,山无挂瓢逸。”      【莱氏与妻行】
  参见人物部·妇女“莱妻”。唐皇甫冉《赠郑山人》:“庞公采药去,莱氏与妻行。”      【桀溺长沮】
  《论语·微子》:“长沮、柴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尔)与其从辟(避)人之士也,岂若从辟(避)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恍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何晏集解:“郑曰:长沮、桀溺,隐者也。”◆指隐士。北周庾信《奉报穷秋寄隐士》:“王倪逢啮缺,桀溺耦长沮。”      【留侯隐】
  参见人事部·志趣“留侯志”。唐许浑《贺少师相公致政》:“门临二室留候隐,棹倚三川越相归。”      【陶隐居】
  参见人物部·官吏“山中宰相”。◆喻雅逸情趣。唐高适《送虞城刘明府谒魏郡苗太守》:“今日逢明圣,吾为陶隐居。”      【黄绮】
  参见人事部·寿考“四老”。唐白居易《题歧王旧山池石壁》:“黄绮更归何处去,洛阳城内有商山。”      【菊荒】
  参见地理部·城建“元亮径”。明高启《送前进士夏尚之归宜春》:“菊荒应自叹,麦秀竟谁歌?”      【营窟】
  参见动物部·走兽“藏三窟”。唐温庭筠《开成五年秋书怀一百韵》:“处己将营窟,论心若合符。”      【梅市隐】
  参见地理部·城建“梅福市”。唐司空曙《闲园即事寄陈公》:“近水方同梅市隐,曝衣多笑阮家贫。”      【望少微】
  参见人物部·圣贤“少微星”。唐张(左虫右宾)《言怀》:“岂能得路陪先达,却拟还家望少微。”      【屠钓】
  参见人物部·圣贤“朝歌屠叟”。唐杜甫《伤春五首》之三:“贤多隐屠钓,王肯载同归。”      【巢由洗耳】
  参见人体部·头面“洗耳”。唐李白《笑歌行》:“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齐饿死终无成。”      【散材】
  参见植物部·木本“杜栎”。唐羊士谔《郡斋读经》:“散材诚独善,正党岂无徒。”      【凿坯】
  参见器用部·宫室“颜坯”。唐骆宾工《幽系书情通简知己》:“有气还冲斗,无时会凿坯。”      【傅岩人】
  参见地理部·土石“傅野”。唐独孤及《送陈兼应辟兼寄高适贾至》:“适会傅岩人,虚舟济川时。”      【感异类】
  参见动物部·走兽“不畏虎”。唐吴筠《高士咏·郭文举》:“绝迹遗世务,栖真入长林。元和感异类,猛兽怀德音。”      【漱流】
  参见地理部·土石“枕石”。唐王维《纳凉》:“漱流复濯足,前对钓鱼翁。”      【嘲远志】
  参见政事部·议政“小草出山”。宋陆游《和范待制月夜有感》:“坐容笑谈嘲远志,故人书札寄当归。”      【避秦】
  参见地理部·水流“桃源”。唐王绩《田家三首》之三:“不知今有汉,惟言昔避秦。”      【藏六】
  参见动物部·鳞介“龟藏六”。金元好问《龟藏六图》:“世人疑谋待君决,可能藏六便安全。”      【灌园】
  参见人物部·圣贤“於陵仲子”。清归庄《赠县令胡侯》:“闻道陈蕃悬榻久,其如仲子灌园忙。”

典故:

素不相识: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四折:“我与你素不相识,一旦为你寄书,因而戏言,岂意遂为眷属。”
素车白马:《后汉书·范武传》记载:山阳人范式跟汝南人张劭友好,劭去世后将埋葬,式“素车白马,号哭而来。”
素丝羔羊:指正直廉洁的官吏。《诗·周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陀,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素昧平生:彼此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唐·李商隐《赠田叟》:“鸥鸟忘机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
素隐行怪:指身居隐逸的地方,行为怪异,以求名声。《汉书·艺文志》:“孔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不为之矣。”
爱素好古:指爱好朴质,不趋时尚。《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把素持斋:元·无名氏《女姑姑》三折:“念佛心把素持斋,不食荤啖柏。”
窃位素餐:素:空;餐:吃饭,指俸禄。窃居高位,无功受禄。旧指高级官员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后也用作谦词。《汉书·杨恽传》:“已负窃位素餐之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38责久矣。”
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汉成帝登基后任命他的老师张禹为丞相,官员们不服这个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学问高深的朱云直接面谏汉成帝,要求诛杀不能为百姓谋福利而尸位素餐的张禹,汉成帝恼羞成怒要杀朱云。大臣辛庆忌力保朱云,汉成帝才赦免了他的死罪。
红装素裹:红装:妇女的红色装饰;素裹:淡雅装束。指妇女艳丽和淡雅装束。用以形容雪过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
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清·范寅《越谚·附论·论堕贫》:“贪逸欲而逃勤苦,丧廉耻而习谄谀,甘居人下,安之若素。”
好丹非素:爱好红色,反对白色。比喻对事物有偏见。南朝梁·江淹《杂体诗序》:“至于世之诸贤,各滞所速,莫不论甘则忌辛,好丹则非素。”
青蝇点素:青蝇:苍蝇,比喻进谗言的人;素:白色的生绢。苍蝇玷污素练。指小人用谗言诬害好人。《诗·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汉·王充《论衡·累害》:“清受尘,白取垢;青蝇所污,常在练素。”
我行我素: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礼记·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原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训练有素:平时一直有训练。清·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卷三十四·将帅家丁》:“显亦为当时名将,所至有功,故知训练有素。”

诗词: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若士必奴,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战国策·魏策》
英骨秀气,洒落毫素。——唐·李白《化城寺大钟铭》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
如彼梓材,弗勤丹漆,虽劳朴斫,终负素质。——《文选·张华·励志诗》
素友俱薄世,屡招清景赏。——唐·韦应物《慈恩伽蓝清会》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古诗十九首》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唐·刘禹锡《陋室铭》
众人皆以奢靡为贵,吾心独以俭素为美。——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诗·魏风·伐檀》
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曹植《洛神赋》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
白日沦西河,素月出东岭。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借问如何青白眼是指什么生肖? 青眼白眼是什么动物? 求解,连中三元,青眼白眼,朝三暮四,打一生肖或数字 青眼白眼.打一生肖是什么意思十二生肖什么061 太阴真经经文是什么? 哪部小说主人公叫张洋 太阴真经修炼方法之炼神功决 僵尸这名词 是怎么来的? 除字有什么四字词语 除字开头四字成语 来去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以“去”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当你身处一个死气沉沉的公司该怎么办? 公司的气氛不够,每天都死气沉沉的,应该怎么做? 公司现在一片死气沉沉,我是个小管理,当时进入公司的时候公司最... 如何在一个有多年死气沉沉的企业做好一个空降兵!!! 什么诗和诗人推敲文字的典故有关? 起名,想用个“亮”字,有没有什么典故或者古诗词有这个字的,可... 求与“熙”字有关的成语,诗词,典故等 诗词中常见的典故 死神309集中市丸银死前的那段话是对乱菊说的 吗?那乱菊有没... 市丸银说的那段话【你明日为蛇 开始噬人.......】 市丸银死前说了什么 死神市丸银的经典名句 北海传销使用的互打免费移动卡为什么挂名中国旅行社?是真实情况... 四川绵阳传销真的象他们说出局后拿到几百万元 全身而退且隐身 广西北海本地人进(传销的托麻烦滚开),关于北海现状,要求详细... 桂林临桂县传销好多年了 骗了很多人 金山广场人山人海都是外地... 石·字怎么组词 石字旁的组词有哪些 黄石的石怎么组词 石怎么组词 历史上淡泊名利的名人有哪些? 淡泊名利的名人有哪些历史上有哪些人淡泊 淡泊名利的名人有哪些历史上有哪些人淡泊名利 历史上淡泊名利的名人 日本有“百鬼夜行”,中国古代传说中有哪些鬼怪? 日本有哪些鬼怪? 日本民间传说的“五大妖怪”是什么鬼? 日本有哪些经典的怪谈传说 当前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在法治保障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什么是产业工人?包括哪些人? 对于我国的劳动者的法律权益的保护,你有何建言? 如何在制度上保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 狱神庙的水浒传中的狱神庙 财神进了狱神庙,牢头禁子五阎君这两句是什么意思? 开封府狱神庙横匾写的是什么字有人知道吗? 炼狱是什么意思? 信誓旦旦的旦是什么意思 信誓旦旦是什么意思?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