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缓兵之计、
轻重缓急、
缓不济急、
急吏缓民、
平流缓进、
移缓就急、
急脉缓受、
佩韦自缓、
缓急相济、
平波缓进、
轻敲缓击、
事缓则圆、
轻裘缓带、
一时缓急、
尚德缓刑、
缓歌缦舞、
刻不可缓
1.缓不济急
拼音:huǎn bù jì jí
解释:缓:慢,济:救助。缓慢的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正愁缓不济急,恰好有现任杭州织造的富周三爷,是门生的大舅子,他有托门生带京一万银子。”
2.缓兵之计
拼音:huǎn bīng zhī jì
解释:指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
3.轻重缓急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64
拼音:qīng zhòng huǎn jí
解释: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古之人有至于张空弮、罗雀鼠而民无二志者,非上之信有以结其心乎?此又权轻重缓急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
缓字的开头成语 :
缓兵之计、
缓不济急、
缓步当车、
缓带轻裘、
缓急轻重、
缓歌缦舞、
缓歌慢舞、
缓急相济、
缓步代车
事缓则圆: 碰到事情不要操之过急,而要慢慢地设法应付,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
缓歌缦舞: 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缓歌慢舞: 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缓带轻裘: 形容从容儒雅的风度
缓步当车: 慢步行走以代乘车
移缓就急: 放开缓办的事,去做急于要办的事。
轻敲缓击: 比喻婉转地表达意思和说明问题。
轻裘缓带: 轻暖的皮袍,宽松的衣带。形容态度从容镇定。
轻裘缓辔: 犹言轻裘缓带。形容态度从容镇定。
平流缓进: 本指船在缓流中慢慢前进。后比喻稳步前进。
间不容缓: 指刻不容缓。
急脉缓灸: 比喻用和缓的办法应付急事。也比喻诗文在进行中,故意放松一笔,以造成抑扬顿挫之势。
急吏缓民: 对官员严格,对百姓宽和。
急脉缓受: 比喻用和缓的办法应付急事。也比喻诗文在进行中,故意放松一笔,以造成抑扬顿挫之势。同“急脉缓灸”。
缓急轻重: 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缓步代车: 慢步行走以代乘车。
缓急相济: 不论在平时还是在紧急之时都给予帮助。
缓不济急: 缓慢的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4b893e5b19e335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
轻重缓急: 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刻不容缓: 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缓兵之计: 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