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读mǒ,在轻拢慢捻抹复挑中,抹的意思是顺手下拨的动作。
相关字义:
抹:mǒ、mò、zdmā
1.涂:涂~。~粉(喻美化或掩饰)。~黑(喻丑化)。~子(瓦工用来抹灰泥的器具。亦称“抹刀”)。
2.揩,擦:~拭。回哭天~泪。
3.除去,勾掉,不计在内:~煞。
4.轻微的痕迹:“林梢一~青如画”。一~余晖。
扩展资料
轻拢慢捻抹复挑句意是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出自唐白居易的《琵琶行》,其中诗句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相关词汇:
1.涂抹:用软的粘性物质(如灰泥、沥青、泥浆)覆盖(如在灰板条、墙壁、建筑物上)
2.抹黑:涂抹黑色,比喻丑化:干吗要往自己脸上~。他决不会给集体~的答。
3.抹子:瓦工用来抹灰泥的器具。也叫抹刀。
4.抹零:付钱时不计算整数之外的尾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抹
在这句诗里读niǎn
捻 niǎn
基本字义
1. 用手指搓转(zhuàn ):~麻绳。
2. 搓成的条状物:灯~儿。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手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4,念声。本义:用手指搓转)
2. 同本义 [twist with the fingers]
轻拢慢捻抹复挑。——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 又如:捻就(揉缩);捻髯(用手指搓着腮上的胡须);捻断髭须(比喻费尽心思);捻绳;捻灯芯;将两股纱捻成一根线
4. 领导 [lead]
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贾仲明《凌波仙》
5. 驱逐;追赶 [drive]。如:捻出门(驱赶出家门)
6. 聚;聚合成股。因称成群的人为捻。亦为清代中叶后反政府农民武装捻子或捻军的简称 [assemble]。如:捻分子(凑分子);捻信(火药引线);捻党(清军对捻军的称呼)
7. 用同“捞” [fish out]。如:捻河泥
8. 拿;捏;提;举 [take;hold up]
闲捻紫箫吹。——杜牧《杜秋娘》
9. 又如:捻着汗(捏着汗)
〈名〉
1. 用线、纸等搓成的条状物 [things twisted into a long,slender form]
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西游记》
2. 又如:灯捻;纸捻儿
3. 另见 niē
常用词组
1. 捻度 niǎndù
(1) [twist]∶表示绳线强度的每英寸线所绕的圈数
(2) [number of turns(or twists)]∶在单位长度的纱中,纤维所捻成的回旋数,纱的强度主要由捻度决定,一般捻度大强度也大
2. 捻接 niǎnjiē
[splice] 将(两根绳子或一根绳子的)两个部分连结在一起
3. 捻军 Niǎnjūn
[the Nian Army] 清朝的一支农民起义队伍(1852—1868),活动在安徽北部和河南一带,主要领袖有张洛行、赖文光等。曾在太平天国领导下与太平军配合作战。1866年分为东、西两支,最后被清军消灭
4. 捻捻转儿 niǎnnianzhuànr
[whirligig] 儿童玩具,用木头或塑料等制成,扁圆形,中间有轴,一头尖,玩时用手捻轴使旋转
5. 捻碎 niǎnsuì
[twist into pieces] 捻成粉末
香烟在我手中捻碎了
6. 捻熄 niǎnxī
[butt] 踩灭(如香烟使之成为烟头)
匆匆捻熄香烟,立正
7. 捻着鼻子 niǎnzhe bízi
(1) [submit to humiliation] 形容克制忍耐,受了气也不敢发作
朝奉带了舵公到 汤少爷船上磕头,谢了说情的恩,捻着鼻子回船去了。——《儒林外史》
(2) 亦作“捏着鼻子”
8. 捻转儿 niǎnzhuànr
[teetotum] 写有字母、用作升官图、登山图等游戏的以决定参与者得分多少、进行游戏的小陀螺
9. 捻子 niǎnzi
(1) [spill]∶用来点灯、点烟斗、点火的小纸、棉捻
纸捻子
(2) [wick]∶经捻或纺在一起的一束纤维,常用棉纱做,利用毛细作用吸油燃烧
捻 niē
基本字义
1. 古同“捏”,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夹住。
详细字义
〈动〉
1. 捏,揉塑 [press with fingers]。如:捻土成香(捏泥成香);捻塑(揉捏塑造);捻着鼻子(形容忍气吞声的样子)
2. 握持 [hold]。如:捻香(持香礼拜);捻掿(用两个指头捏住)
3. 按 [press]。如:捻管(按抑管孔。吹奏管乐器的手法)
4. 堵塞 [stuff;stop]。如:捻船(泥船缝)
琵琶行 / 琵琶引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64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武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云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