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不吝指教百 不要舍不得指点教导。
寸指测渊 以一寸之指而测度深渊。比喻浅学不能探明深理。
发综指示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跟知踪追捕。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
发指眦裂 发指:头发直道竖;眦裂:眼眶裂开。回头发向上竖,答眼睑全张开。形容非常愤怒。
戟指怒目 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山有关的成语有:愚公移山、高山流水、江山如画、高山仰止、人山人海等。
1、愚公移山
解释: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出处:《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2、高山流水
解释:比喻知己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63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3、江山如画
解释:山川、河流美如画卷。
出处: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4、高山仰止
解释: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5、人山人海
解释: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出处:《西胡老人繁胜录》:“四山四海,三千三百,衣山衣海,卦山卦海,南山南海,人山人海。”
扩展资料:
1、泰山压顶
释义:本义为泰山压在头上。比喻遭遇到极大的压力和打击。
语出自明·贾凫西《木皮词·正传》“给了他个泰山压顶没有躲闪,把那助纣为虐的杀个净,直杀的血流飘杵,堵了城门” 。
2、山高水长
释义:像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像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示例: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宋·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
何去何从 去:离开;从:跟随。离开哪儿,走向哪儿。多指在重大问题上选择什么方向。
鸡尸牛从 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降心相从 降低自己去遵从别人。
轻车简从 行装简单,跟随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
唯命是从 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无所适从 适:归向;从:跟从。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言听计从 听:听从。什么话都听从,什么主意都采纳。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
云合景从 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随从者之多。
择善而从 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百依百从 百:比喻很多;依:顺从;从:跟从。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味顺从。
草偃风从 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同“风行草偃”。
风行草从 比喻有声望者的言行影响世态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6俗情。同“风行草偃”。
计合谋从 指计谋合乎君上之意而被采纳。
坚执不从 坚持自己的主张,不听从别人的意见。
靡所适从 不知何所依从。
轻车减从 行装简单,跟随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同“轻车简从”。
轻骑减从 行装简单,跟随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同“轻车简从”。
轻骑简从 指出门时行装简单,跟随的人不多(多指有地位的人)。
轻装简从 行装简便,随从人少。
同类相从 指物之同类者互相依从。
偷合苟从 指苟且迎合以取悦于人。亦作“偷合取容”。
惟命是从 犹言惟命是听。指绝对服从。
响和景从 比喻两者紧密相连。同“响答影随”。
言出祸从 话一出口,祸患随之而来。
言听行从 指说话、做事有人听从。形容威望很高。
言行计从 说的话出的主意都采纳照办。形容深被信任。
以类相从 指按其类别各相归属。
云集景从 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声势浩大,响应迅速。
杖履相从 指追随左右。
枝附叶从 枝叶附从于树干。比喻依附的部属。
枝附影从 枝条附着树干,影子随从形体。比喻追随模访。
执意不从 执:坚持;意:意见;从:依从。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依从别人的意见。
字顺文从 用词行文自然妥贴,表达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