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1、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____唐 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
译文:道路旁的榆荚看起来也很像一串串铜钱,我摘下来用它买酒您可卖否?
2、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____宋 贺铸《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译文:喝扶头酒很容易让人醉,可下棋时却难逢对手。
3、春未来时,酒携不到千岩路。____宋 吴文英《点绛唇·越山见梅》
译文:春天还未到来时,人们自然不会携酒探春,更不会到这万壑千岩深处来。
4、脱衣换得商山酒,笑把离骚独自倾。____宋 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译文:脱去官服换来(隐士所居)商山的酒,独自笑吟《离骚》中的诗句。
5、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____魏晋 陶渊明《饮酒·其四》
译文:一挥而尽杯中酒,再执酒壶注杯中。
6、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____宋 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译文:山有的远些有的近些,路有的横向有的斜向,青布酒旗那边有家小酒铺,可以打一些酒来。
7、红粉当垆弱柳垂,金花腊酒解酴醿。____唐 贾至《春思二首》
译文: 美人在吆喝着卖酒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7,扭动着腰肢的佳人们(在旁边作陪),金花茶配着米酒可以解酴醿酒。
8、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____唐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译文: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注释
⑴沽:买或卖。首句的“沽”是卖的意思,末句的“沽”是买的意思。
⑵花门:即花门楼,凉州(今甘肃武威)馆舍名。花门口:指花门楼口。
⑶榆荚:榆树的果实。春天榆树枝条间生榆荚,形状似钱而小,色白成串,俗称榆钱。
赏析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生活抒情小。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载)旧历三月,安西节度使高仙芝调任河西节度使。在安西(今新疆库车)节度幕府盘桓了近两年之久的岑参,和其他幕僚一道跟随高仙芝来到春光初临的凉州城中。在经历了漫漫瀚海的辛苦旅程之后,诗人蓦然领略了道旁榆钱初绽的春色和亲见老人安然沽酒待客的诱人场面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32,他就在酒店小驻片刻,让醉人的酒香驱散旅途的疲劳,并欣赏这动人的春光。
诗的开头两句纯用白描手法,从花门楼前酒店落笔,如实写出老翁待客、美酒飘香的情景,堪称是盛唐时代千里河西的一幅生动感人的风俗画,字里行间烘托出边塞安定、闾阎不惊的时代气氛,为下文点明“戏问”的诗题作了铺垫。三四两句诗人不是索然寡味地实写付钱沽酒的过程,而是在偶见春色的刹那之间,立即从榆荚形似钱币的外在特征上抓住了动人的诗意,用轻松、诙谐的语调戏问了那位当罏沽酒的七旬老翁:“老人家,摘下一串白灿灿的榆钱来买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诗人丰富的想象,把生活化成了诗,读者可从中充分感受到盛唐时代人们乐观、开阔的胸襟。
这首诗用口语化的诗歌语言,写眼前景物,人物音容笑貌栩栩如生,格调诙谐、幽默。诗人为凉州早春景物所激动、陶醉其中的心情,像一股涓涓细流,回荡在字里行间。在写法上,朴素的白描和生动的想象相结合,在虚实相映中显示出既平凡而又亲切的情趣。此诗语言富有平实中见奇峭的韵味,给全诗带来了既轻灵跳脱又幽默诙谐的魅力。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你,谢谢!
金钱豹
这是唐朝诗人岑参写的百一首诗:《戏问花门酒家翁》诗人度不是索然寡味地实写付钱沽酒的过程,而是在偶见春色的刹那之间,立即问从榆荚形似钱币的外在特征上抓住了答动人的诗意,用轻松、诙谐的语调戏问了那位当版罏沽酒的七旬老翁:“老人家,摘下一串白灿灿的榆钱来买您的美酒,您肯不肯呀?权”所以是金钱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