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13.(32分)民生问题自古有之,不同时期、不同国家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61解决方式不尽相同。近年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奋力追求的理想和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指出明朝末年的民生现状及其原因。(4分)对此清朝前期统治者采取了哪些有助于改善民生的经济政策?(6分)
(2)孙中山为解决民生问题提出了什么主张?(2分)这一主张最终未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3)分析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如何解决社会公共服务方面的民生问题的?(2分)在当时起到了什么历史作用?(4分)
(4)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头20年里,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民生问题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4分)后来又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4分)
(5)根据以上回答,说明你对当代民生问题的认识。(2分)
14.(20分)古今中外不少统治者对农民问题和土地问题十分重视,其解决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及政权的稳固,他们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在改善民生问题上借鉴与反思。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试图通过轻徭薄赋的改革,减轻农民负担,解决民计民生问题,试举两例加以说明(4分)
(2)在世界近代史上,法、美两国是如何解决民生问题的?各给他们本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10分)
(3)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全面振兴,主要原因在于中央政府肯定并发展了“农民两大伟大创举”。这“两大伟大创举”分别是什么?(4分)这对于解决民生问题有何意义?(2分)
北朝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抄:推行均田制,把国家控制的土地(露田)分配给农民,成年男子每人四十亩,妇女每人二十亩,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桑地。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推行新的租调制:规定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改革了原来赋税征收上的混乱现象。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
北宋王安石变法:青苗百法每年青黄不接时,官府向农民提供种子或货款。收获后,农民以20%的利息偿还,限制大地主和高利贷者对农民的盘剥。 募役法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限制官僚地主的特权,增加了政府收入。 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赋税,使官僚和大地度主不能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
上述两人的改革都是轻徭薄赋,解决了民生问题,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