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君子尊zhidao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是中庸的总纲,集中体现了中庸的基本含义。
大意为君子既要尊重德性,又要讲求学问;既要专充实广大,又要穷尽精微;既要有高明的理想,又要有合于中庸的行为;既要熟悉旧的知识,又要不断认识新的事物;既要笃实厚道,又要娴习礼仪。
致广大:致力于达到广博深厚的境界。尽精微:尽心于达到精细微妙的境界。
极高明:致力于达到高大光明的境界。道中庸:把不偏不倚和恒属久不变的本性作为修养的途径。
战国时期的.
《管子•轻重篇》诸篇原19篇,今存16篇,是我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瑰宝。《轻重篇>>在重视农业、稳定个体农民经济基础上,主张通过商品经济来富国、强国,提出了国家通过货币、商品的“轻重”关系来调控经济的理论。这在先秦经济思想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至今仍然可资借鉴。一、《管子•轻重篇》的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63轻重理论. 在中国历史上“轻重”概念常常是与管仲联系在一起的。《史记.齐太公世家》说:管仲“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悦。”《史记•管晏列传》中说:“管仲既任政齐相……贵轻重,慎权衡。”《史记•平准书》说:“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史记•货殖列传》中说:“管子……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这些记载都是把“轻重”与管仲联系在一起的。由于管仲通轻重之变,使齐国富强,所以齐国人缅怀其遗教,不断地根据管仲的言行和有关档案及现实的需要探讨轻重理论,至战国时形成了《管子•轻重》各篇。《管子.轻重》诸篇虽非管仲所作,但它从轻重理论出发提出国家从宏观上管理和调节经济的主张却值得注意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