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辋川集·椒园
朝代:唐 作者:王维
桂尊抄迎帝子,杜若赠佳人。椒浆奠瑶席,欲下云中君
椒聊袭 - 诗经椒聊之实,蕃衍盈升百。
彼其之子度,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
椒聊之实,蕃衍盈掬。
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
辋川集二十首·椒问园(裴迪)
丹刺罥人衣,芳香留过客。幸堪调答鼎用,愿君垂采摘。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百流。——王之涣《登鹳鹊楼》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度《长歌行》
乘风破浪会有知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道
春江潮水版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权圆。——王维《使至塞上》
1、《戏题寄上汉中王三首》
杜甫
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终思一酩酊,净扫雁池头。
白话文释义:喝点高度酒,吃点江中的鱼,喝他一醉方休,结果少了雁池头这道菜。
2、《火锅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5煮辣吟》
卢青山
漫洒鸳锅椒一斗,灼息翻滚乱丝柳。
汹汹沸水血红浪,铁碗盛来当烈酒。
白话文释义:一眼望去,在鸳鸯锅中光辣椒就有一斗,翻滚起来好像柳条一样。滚烫的沸水像血一样红,用铁碗盛来可以当烈酒。
在古代,辣椒进入了不缺盐的四川之后,就开发出了自己作为食材的全部潜能,并且是与花椒一起,开创了属于川菜的“绝代双椒”的一个时代。
川菜的辣椒里,还有着各种不同程度的一个档次,在经过四川人的巧手搭配之后,就变化出了千般勾魂的滋味。辣椒与花椒的结合,形成了川菜麻辣兼备的格局,也就此确定了川菜进化的一个方向。
作为川菜中独有味型之一,麻辣也算得上是川菜中最正宗、最经典的一种辣,鲜明而不张扬,爽辣而不热燥,这就是麻辣的一个特点。
扩展资料:
川菜的发展
川菜系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菜系,其发源地是古代的巴国和蜀国。据《华阳国志》记载,巴国“土植五谷,牲具六畜”,并出产鱼盐和茶蜜;蜀国则“山林泽鱼,园囿瓜果,四代节熟,靡不有焉”。
当时巴国和蜀国的调味品已有卤水、岩盐、川椒、“阳朴之姜”。在战国时期墓地出土文物中,已有各种青铜器和陶器食具,川菜的萌芽可见一斑。
烹饪业的进步和发展,使蜀中的专业食店、酒肆增多。“文君当垆,相如涤器”,则是进步和变化的佐证。这时专业烹饪人员增多,烹饪技术突飞猛进。
更重要的是聚居于城市的达官显宦、豪商巨富、名流雅士越来越讲究吃喝享受。他们对菜的式样、口味要求更高,对川菜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川菜
桂尊迎帝子,杜若赠佳人。椒浆奠瑶席,欲下云中君。——王维《辋川集·椒园》
注解:
①椒:花椒。
②桂:肉桂,常绿乔木,其皮可做香料。“桂尊”指盛桂酒(切桂泡酒即成桂酒)之尊(樽)。帝子:《楚辞·九歌·湘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66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相传湘夫人为尧女,故称“帝子”。
③杜若:香草名。《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
④椒浆:《九歌·东皇太一》:“奠桂酒兮椒浆”。王逸注:“以椒置浆中也。”浆,薄酒。瑶席:形容席子光润如玉。
⑤下:使下。云中君:云神。
2.丹刺罥人衣,芳香留过客。幸堪调鼎用,愿君垂采摘。—— 裴迪《辋川集二十首·椒园》
作者简介:
裴迪(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诗人,关中(今属陕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其一生以诗文见称,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之一。裴迪的诗作虽然不多,但他是裴氏最有成就的诗人,他以他的作品丰富了盛唐诗坛。早年与“诗佛”王维过从甚密,晚年居辋川、终南山,两人来往更为频繁,故其诗多是与王维的唱和应酬之作。”这首号称“诗中有画”的诗篇就是闲居辋川时王维答赠裴迪的。其中《漆园》一首:“好闲早成性,果此谐宿诺。南山北垞下,结宇临欹湖。
3.椒聊之实,蕃衍盈升。
彼其之子,硕大无朋。椒聊且,远条且。
椒聊之实,蕃衍盈掬。
彼其之子,硕大且笃。椒聊且,远条且。——《国风·唐风·椒聊》
翻译:
花椒子一串串,繁多采满一升。他那个人儿呀,高大与众不同。一串串花椒呀,香气远远飘动。
花椒子一串串,繁多采满一捧。他那个人儿呀,体态粗壮厚重。一串串花椒呀,香气远远飘动。
4.酒饮清光滑辣,果餐软美香甜。——王哲《西江月》
翻译:对着月光饮酒感觉酒很辣,吃着果子感觉非常香甜。
5.捣香筛辣入瓶盆,盎盎春溪带雨浑。——苏轼《新酿桂酒》
诗人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1] [2]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