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1、一鼓作气(曹刿)
2、一字千金(吕不韦)
3、一字之师(郑谷)
4、一饭千金(韩信)
5、东山再起(谢安)
6、图穷匕见(荆轲)
7、纸上谈兵(赵括)
8、负荆请罪(廉颇)
9、卧薪尝胆(勾践)
10、接竿而起(陈胜、吴广)
11、三顾茅庐(刘备)
12、孺子可教(张良)
13、四面楚歌(项羽)
14、老当益壮(马援)
15、投笔从戎(班超)
16、暴殄天物(商纣王)
17、暗渡陈仓(刘邦)
18、嗟来之食(黔敖)
19、怒发冲冠(蔺相如)
20、手不释卷(刘秀、吕蒙)
21、韦编三绝(孔子)
22、墨守成规(墨子)
23、病入膏肓(蔡桓公)
24、鸡犬升天(刘安)
25、俞伯牙
26、口蜜腹剑(李林甫)
27、风声鹤唳(苻坚)
28、泰山北斗(韩愈)
29、破釜沉舟(项羽)
30、东窗事发(秦桧)
31、程门立雪(杨时)
32、司空见惯(刘禹锡)
33、梦笔生花(李白)
34、力透纸背(颜真卿)
35、成竹在胸(文与可,即文同)
36、赤膊上阵(许褚)
37、马革裹尸(马援)
38、黄袍加身(赵匡胤)
39、洛阳纸贵(左思)
40、背水一战(韩信)
41、闻鸡起舞(祖逖)
42、初出茅庐(诸葛亮)
43、完璧归赵(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7蔺相如)
44、退避三舍(重耳)
45、乐不思蜀(刘禅)
46、指鹿为马(赵高)
47、画龙点睛(张僧繇)
48、入木三分(王羲之)
49、讳疾忌医(蔡桓公)
50、多多益善(韩信)
51、秋毫无犯(岑彭)
52、望梅止渴(曹操)
53、鞠躬尽瘁(诸葛亮)
54、约法三章(刘邦)
55、请君入瓮(周兴)
56、举一反三(孔子)
57、萧规曹随(萧何、曹参)
判,是分开的意思,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也就是开天辟地的意思
玄是黑色的意思,葩,是花的意思,镌,是刻的意思,就是说上面刻着花果山……
是说花果山自盘古开天辟地,鸿蒙初启即立,由来已久,久则生变,苍山育灵秀,圣物中出就有根据了。
清浊而立 不是成语,含 清浊 的成语只有3个:
1、清浊难澄
【拼音】: qīng zhuó nán chéng
【解释】: 清水和浊水混在一起,使人很难分清楚。
2、清浊同流
【拼音】: qīng zhuó tóng liú
【解释】: 清水与浊水一渠同流。比喻美恶混杂,良莠不分。
【出处】: 《晋书·刘毅传》:“今之九品,所下不彰其罪,所上不列其善,废褒贬之义,任爱憎之断,清浊同流,以植其私。”
【举例造句】: 我们不能让清浊同流、是非不分的现象存在。
【拼音代码】: qztl
【近义词】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31: 同流合污、好坏不分
【反义词】: 泾渭分明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好坏不分
【英文】: unable to disting uish between the clear and muddy
3、清浊同流
【拼音】: qīng zhuó tóng liú
【解释】: 清水与浊水一渠同流。比喻美恶混杂,良莠不分。
【出处】: 《晋书·刘毅传》:“今之九品,所下不彰其罪,所上不列其善,废褒贬之义,任爱憎之断,清浊同流,以植其私。”
【举例造句】: 我们不能让清浊同流、是非不分的现象存在。
【近义词】: 同流合污、好坏不分
【反义词】: 泾渭分明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好坏不分
【英文】: unable to disting uish between the clear and mud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