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造句 > 泾渭的词语释义-泾渭清浊的全文翻译

泾渭的词语释义-泾渭清浊的全文翻译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1).指泾水和渭水 。
典出
《诗·邶风·谷风》“ 泾 以 渭 浊,湜湜其沚” 毛 传:“ 泾 渭 相入而清浊异。”
示例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固,北有 甘泉 、 谷口 ,南带 泾 渭 。”
三国 魏 曹植 《赠丁仪王粲》诗:“山岑高无极, 泾 渭 扬浊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若择源於 泾 渭 之流,按辔於邪正之路,亦可以驭文采矣。”
唐 杜甫《骢马行》:“昼洗须腾 泾 渭 深,夕趋可刷 幽 并 夜。”
(2).古人谓泾浊渭清(实为泾清渭浊),因常用“泾渭”喻人品的优劣清浊,事物的真伪是非。
示例
《晋书·外戚传·王濛》:“夫军国殊用,文武异容,岂可令 泾 渭 混流,亏清穆之风。”
唐 刘知几 《史通·采撰》:“况古今路阻,视听壤隔,而谈者或以前为后,或以有为无。 泾渭一乱,莫之能辨。”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胸中自有泾渭 ,皮里自具《春秋》。”
《新华月报》1980年第9期:“他是非分明,有泾渭 。”




泾渭分明】亦作“ 泾渭自分 ”。亦作“ 泾渭自明 ”。
泾 渭 二水清浊异流,汇而不混。比喻优劣、是非等非常分明。 唐 李德裕 《刘公神道碑铭》:“遇物而 泾 渭 自分,立诚而风雨如晦。”《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他胸中渐渐 泾 渭 分明,瞒他不得了。”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续编小引》:“然咏歌太平,无非圣朝佳话,间有稍关时事者,其 泾 渭 自明。”《玉娇梨》第十九回:“ 柳生 与小弟有约,相会之期,也不出数日。大家一会, 泾 渭 自分矣。”《小说选刊》1981年第6期:“人物的形象在对比中高低自显,人物的性格在映衬里 泾 渭 分明。” 泾、渭二水,一清一浊,虽合流汇聚,却清浊分明。比喻是非明了,境界清楚。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支流。“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泾渭两河交汇处。据考证,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大概是这则成语的雏形了。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06786.html唐代经学家孔颖达疏曰:“言泾水以有渭水清,故见泾水浊。”诗人杜甫也有诗云:“旅泊穷清渭,长吟望浊泾”。《诗经》:“泾以渭浊,湜湜是沚 ”。这些史料所描述的泾渭分明和现在的泾渭分明刚刚相反,渭水原来是清澈见底的,而泾水是浑浊的。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工业化的发展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63,人类的生活改变了,但同时泾渭分明的盛景也随着改变了,这种改变值得深思……http://jingang7270.bokee.com/4769165.html
泾渭分明交汇处的三角洲地带所形成的这块所谓湿地——河岸草滩已都被划归为湿地保护区和工业开发园区,我们徒步于渭河与泾河相连接的北岸河滩之畔,河面上已分不清那泾河与渭河之水的径流界面,整个水面的浑浊度一点也不亚于一个月前我们骑行黄河两岸时所见到的景象;在交汇处宽阔的水面上可听见非常难得的几声鸟儿悲鸣,循声望去,几只***鸟在宽阔河面中几小块沙洲上上下翻飞,不时地掠过水面,这种景象倒是让人兴奋不已,足见这里的环境还没糟糕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只要加大治理力度,改善和保护泾、渭之上游的植被和生态环境,何愁泾、渭不分明,何愁泾、渭不变清呢?站在泾渭分明交汇之处,仍可以见到古今恒久称奇的景观,只不过已是时异事易物是人非了!在大约一公里多的交汇处河滩上,我们一边推着车向泾渭交汇处的三角洲地带进发,一边观览和欣赏这里的奇异景致——千百年来的时光和河水的流逝,春去秋来的往返和清浊之变迁,千古流芳和历史悠久的古来奇观,使得车友们感慨万千、叹为观止、浮想联篇……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支流。“泾渭分明”这一家喻户晓的成语即源出泾渭两河交汇处。“泾渭分明”更是作为关中八景之一而名闻天下.那么人们所说的泾渭分明,到底是说渭水浊,泾水清,还是说渭河清、泾河浊呢?在中华民族用文字记载着的近3000年文明发展历史期间,泾清和渭浊、泾浊和渭清的交替反复,有明确的文字记载的就有好几处,而且这些反复和交替,都毫不例外地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其实“泾渭分明”这一国人向往不已的奇观异景,其本身又何尝不就是人类在某个局部没有善待大自然而带来的不良后果呢?~
“泾渭分明”在古人笔下的大致分为两种:
一、2000多年前的泾渭分明——《诗经》:“泾清渭浊。}
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泾何以证明渭浊呢?那就是其河中沙洲之清澈可见呀。泾指泾河,渭指渭河;古时泾河水清,渭河水浊;两条河交汇处,两条河的水有明显得分界,这就是2000多年前所谓的泾渭分明!这大概才是泾渭分明这个成语的雏形吧?《诗经-邶风-谷风》这首诗本来是一首描述一对夫妇离散后,一个被遗弃的妻子,面对爱人新婚宴尔时的忧怨心绪和对从前爱情的回味以及对薄幸之人爱恨交织的情怀——本来是拿泾、渭河的比对来映照他们之间的人格差异,但却在不经意间为我们记录下了描述泾渭分明的最早文字。~成语词典的解释也采取了这种说法:传说古时泾河的水清,渭河的水浊,两河在交汇处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泾渭分明”指的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浊,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的界限很分明。 泾清渭浊——是在西周鼎盛时代,人类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在不经意间对大自然进行某些改变,人类聚积起来的合力,不仅可以对大自然作一些必要的整治或改造,而且还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能够构成种种威胁,他们在渭河流域上游的聚居和迅猛发展,其活动在不断扩张和生存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程度也在不断地加深,当超越了其承受能力的极限后,大自然给人类的无情报复——就是在渭河流域内及上游严重的水土流失,从而下泄流入渭河,使得渭水变得浑浊起来,于是就形成了人类第一次用文字记载下的“泾渭分明”之奇异景观。
二、1000多年前“泾渭分明”——泾浊渭清
诗人杜甫在《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也还有诗云:“旅泊穷清渭,长吟望浊泾”。在唐代渭水原来是清澈见底的,而泾水是浑浊的。
渭清泾浊是唐代的鼎盛时期,人类对泾河流域上游大肆砍伐破坏生态而形成的又一次遭遇大自然的报复。古人说的都不会是假话。历史轮回变迁,使泾清渭浊改变成泾浊渭清。这些文献史料所描述的泾渭分明之变迁——每每都是刚刚相反,当时之泾、渭又出现了完全相反的泾渭分明的状态,在交汇处向东远眺,水天相接,泾河流域植被破坏了后,裸露出来的便是黄土地带,水土流失反而严重了起来——故浊;渭水流域多山石,再经过千百年来的休养生息,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降了下来——故清;那时就在我们脚下的这块交汇处形成了浊水同清水鲜明的对比——泾渭分明.
三、泾渭分明”的现状:
那么,现在还能不能在两河交汇处见到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景观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站在这个交汇处仔细观察:现在已不能在两河交汇处见到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景观了。根据有关的统计资料:目前泾河平均每年向渭河输送3.04亿吨泥沙,平均含沙量为196公斤每立方米;在未纳入泾河之前,渭河平均每年输送泥沙1.78亿吨,平均含沙量26.8公斤每立方米。从数字上看,还是泾浊渭清,尤其在枯水季节。但通常,当渭河含沙量达到10公斤时,水色便呈赤黄色了。从表面上看,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已经很不明显了。
泾渭分明之泾渭由清变浊和由浊变清,无不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无不反映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所带来的对自身的伤害和难堪。现在泾渭已不再分明,大家起一浑浊污,更是人类自身活动所带来的一些不得不品尝的苦果。
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在不断地改变,同时泾渭分明的盛景也随着生态的变化而不断地改变着,这种改变给我们带来的警示和启迪值得我们深思……
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虽然已经消失了,但她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却永远也不会消失,并且不可避免地为我们提供了诸多的启迪和警示.
对为人处世的启示:泾渭分明还给我们带来了如何做人的某些重要启示:“泾渭分明、击浊扬清”,“泾渭分明、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自古泾渭皆分明,岂见两河同流浑?”在人们的心目中“泾河渭河”依然一如既往地“分明”着,自古以来“泾渭分明”已成为人们明辨是非的最佳用词和口头常用语.
http:///cgi-bin/topic.cgi?forum=1&topic=1937

“泾渭分明”已不复存在

“泾渭分明”这个耳熟能详的成语是说渭河和泾河交界处渭河清、泾河浊,两者互不相融,但当接力长征采访团昨天来到渭河的源头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采访时却发现,70年前红军抢渡的渭河已是浊浪滚滚,“泾渭分明”的自然景观已不复存在。
当年,已经有了方向的中央红军在哈达铺进行整编后,红一方面军改称陕甘支队,向陇东高原前进。红军做出要攻打天水的架势,敌军主力急忙向天水集结,致使武山、漳县敌军全部撤空。红军突然急行军折向西北,摆脱敌军,在武山县鸳鸯镇迅速通过渭河。
据武山县党史办主任介绍,红军在鸳鸯镇抢渡渭河时,渭河的水清澈见底,当地群众拆下自家的门板搭起一座浮桥供红军过河。不过,由于当时是9月底,渭河处于枯水期,水不过膝,一部分红军战士干脆涉水过河。据了解,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那时夜宿武山县的费家山,还留下了一些笔墨,但由于抢救不及时,未能保存下来。在红军过河的鸳鸯镇,建有一座红军纪念碑,里面保存了红军当年使用过的扁担、水壶等文物。
如今记者眼前的渭河已今非昔比,河道狭窄,河水浊浪滚滚。再放眼四周,群山光秃秃一片。当地宣传部门的负责人说,由于植被遭到掠夺性的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已经浑浊不堪,与泾河已经没什么区别了;而且现在水越来越少,2003年曾断流过。当地群众的饮用水主要靠地下水,以前挖10米就有一口井,现在要挖到20多米才能出水。
近年来,国家每年拨款1000万元,用于当地进行生态改造、退耕还林工作。据介绍,这里近两年环境已有所改观,现在能看见的绿色,都是这几年种下的。http://.cn/20050101/ca770718.htm

参考资料:http:///s?lm=0&si=&rn=10&ie=gb2312&ct=0&wd=%E3%FE%CE%BC%B7%D6%C3%F7&pn=10&cl=3

相关阅读

  • 泾渭的词语释义-泾渭清浊的全文翻译

  • 成语大世界成语造句
  • (1).指泾水和渭水 。典出《诗·邶风·谷风》“ 泾 以 渭 浊,湜湜其沚” 毛 传:“ 泾 渭 相入而清抄浊异。”示例《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固,北有 甘泉 、 谷口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跟水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成语什么清水什么 成语一什么清水 关于气候的成语有什么 一律千篇一律什么意思 千篇千篇一律是什么意思 千篇一律的意思 千篇一律的律是什么意思 1+1=?囧囧囧囧囧囧囧囧斤斤计较斤斤计较鸡鸡鸡鸡鸡2 关于猫的说明文,鸡鸡鸡i急急急急斤斤计较斤斤计较斤斤计较斤斤... 怎么有些人给我的印象是,虽然彬彬有礼,很会为人处事但是却很... 魔兽越来越低谷了,、哎哎、、求个还在玩的朋友没事一起打打11... 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非常顺利的成语? 比喻技能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的成语 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的成语是什么 和得心应手类似的成语还有哪些 泾渭的词语释义 红尘清浊有泾渭什么意思? 幼学琼林翻译 溜绳之滋味宜尝 泾渭之清浊当分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叫落井下石?而不是落石下井 落石下井什么意思 什么叫落井下石啊? 什么叫落井下石 什么不及什么的成语 什么不及什么成语 什么不及的成语 什么不及什么四字成语 带有动物名称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含“无”“物”的四字成语”四字成语 含无字的四字成语大全 无什么无什么的四字成语 以行字开头的,四字以上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己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合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情字开头的成语 浩浩荡荡是什么意思? 浩浩汤汤和浩浩荡荡的区别 浩浩荡荡用来形容什么? “浩浩荡荡”的“荡”意思是什么? 尘能组什么词语 尘都能组什么词 尘可以组什么词 香菇可以组什么词骨可以组什么词 北京白天观是什么样性质的道观?里面的道士都干什么? 玄真是什么电影里面的道士 求道教歌曲《道情》里面 那段一群道士唱的是什么?求(道士吟唱... 斗姥的斗姥宝诰 一唱雄鸡天下白是什么历史事件 一唱雄鸡天下白是指什么事件? 一唱雄鸡天下白是什么意思 “一唱雄鸡天下白”是指什么事件?这对中国和世界分别产生了怎样... 为什么有的人会帮你落井下石,还称为朋友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