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曹操
捉刀原指执刀护卫,后称代人写文章或顶替别人做事。
捉刀:copy[ zhuō dāo ]
引证解释:
1、《世说新语.容止》记载,曹操叫崔季珪代替自己接见匈奴来使,自己持刀站立床头。
2、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世说新语.容止》
3 、清 徐述夔 《八洞天·补南陔》:“弱笔岂堪捉刀,还须先生自作。”
4、《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二年》:“旧制:诸王在都,唯得置捉刀左右四十人。” 胡三省 注:“捉刀,执刀以卫左右者也。”
拓展zd资料:
1、他常常代人捉刀,为别人打官司。
2、他跟那个恶霸吃吃喝喝,前呼后拥,为人捉刀。
3、这篇文章是倩人捉刀,不是他自己写的。
4、他给一些为报纸专栏‘写’文章的体育界名人做捉刀人.
5、我也为客户的幽默演讲捉刀,或是增加他们演讲内容的幽默感。
代人作文章被称之为“捉刀”e69da5e6ba90e799bee5baa6330,“捉刀”最早说的是谁? : 曹操
捉刀人
释源:《世说新语·容止》;“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日:‘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日:‘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说解:“捉刀人”原指曹操。因上古以刀为笔,后称代人作文字为“捉刀人”。《聊斋志异·张鸿渐》:“时卢龙令赵某贪暴,人民共苦之。有范生被杖毙,同学念其冤,将鸣部院,求张为刀笔之词……赵以巨金纳大僚,诸生坐结党被收,又追捉刀人。”
公元216年{献帝21年}魏公曹操平定汉中,张鲁归降。大将张辽在合肥以少胜多击败孙权。献帝因而下昭,曹操由魏公进爵魏王。此时的曹操可谓是春风得意。
而此时,南匈奴单于乎厨泉派使者觐见汉天子,使者听说曹操进爵为魏王,就提出要向魏王拜贺。曹操允许之后却觉的自己长的不够气派,他又想在外族人面前显显威风。就叫尚书崔琰做自己的替身接见匈奴使者。{这崔琰是谁呐,他是汉末名士,很有声望,而且他还和曹操有亲戚关系,崔琰的侄女是曹操的四公子曹植的妻子,崔琰不但身材魁悟伟岸,而且一把胡须长达四尺,有美髯公之风}。
于是曹操就叫他扮做魏王,曹操自己执刀站在崔琰旁边扮做卫士,就这样接见匈奴使者。崔琰平日虽然威严的很,但这会让他装魏王,曹操又就在他旁边看着,反而有些局促不安,手足无措。匈奴使者向他拜贺的时侯,他只是端端正正的坐着。而曹操拿着刀站在那儿,旁若无人,自然的体。两只眼睛盯着使者简直要把他的心都看透了。会见以后,有人就问使者魏王怎么样,他说“挺有气派的。可他旁边的那个捉刀人,嘿,有气度,那才是个真英雄!”这话后来传到了曹操耳朵里,让他很是得意。
捉刀不是,但有一个成语叫 代人捉刀
指代别人做事,多指写文章。
出处:南朝宋国刘e68a84e8a2ad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34义庆的《世说新语·容止》:“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如何?’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王闻之,追杀此使。”
译文:曹操将要会见匈奴使臣,认为自己形象丑陋,不能够威慑远方的国家,让崔季珪代替,曹操亲自举着刀站在床边。见面完毕以后,让间谍问匈奴使臣“魏王怎么样?”使臣回答“魏王风雅威望不同常人,但床边举着刀的那个人,才是真英雄。”曹操听到之后,派人追杀这个使臣。
扩展资料
“捉刀”一词的典故出处如下:魏武帝曹操将要会见匈奴使臣,认为自己形象丑陋,不能够威慑远方的国家,让下属崔季珪代替,魏武帝亲自举着刀站在床边。
见面完毕以后,让旁人问(匈奴使臣)“魏王怎么样?”使臣回答“魏王风雅威望不同常人,但床边举着刀的那个人,才是真英雄。”魏武帝听到之后,派人追杀这个使臣。
1、故事反映了曹操的矛盾心态。
2、表现出曹操嫉贤妒能,心胸狭窄,奸诈狡猾,残忍的性格。
3、描写曹操羞惭,自卑心理。
4、怕匈奴使者回匈奴后说不利于自己的话(丑行、丑貌)。
5、匈奴使者是人才,不为己用必后患无穷。
后来,这个“捉刀”的行为,衍生出“代人捉刀”这个词,比如,替别人代笔写信、写作业、写稿子,就可以说“代人捉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世说新语·容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代人捉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