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罄拼音:来
[qìng]
罄_百度汉语
[释义] 1.本义为器中空,引申为尽,用尽:告~。~其所有。~竹难书。 2.古同“磬”,自打击乐器。 3.显现:“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于前”。 4.严整zhidao的样子:“师旷~然”。
罄读:【 qìng】
罄的抄意思:完、尽。
售罄的意思:卖完了。
罄的组词:
罄尽、告罄、罄折、罄宇、罄卷、罄竭、罄然、虚罄、悬罄、面罄、殚罄、罄橐、窘罄、罄空、罄沥、罄匮、罄吐、罄心、袭罄输、罄悬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罄,器中空也。从缶,殸百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罄,中空的陶器。字形采用“缶”作边旁,采用“殸”作声旁。“
三、相关组词:
1、就罄[jiù qìng]
犹言自尽。
2、野罄[yě qìng]
谓郊野已无农作物。
3、吿罄[gà度o qìng]
本指祭祀礼毕,今指财物用完或货物售完。
4、虚罄[xū qìng]
空乏殆尽。
5、罄宇[qìng yǔ]
犹言整个世界。
拼 音 qìng
部 首 :缶
笔 画 17
五 行 木
五 笔 FNMM
1.本义为器中空,引申为尽,用尽:告~。~其所有。~竹难书。
2.古同“磬”,打击乐器。
3.显现:“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于前”。
4.严整的样子:“师旷~然”。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罄拼音:qìng
罄是形声字,从“殸”(qìng)声,声音、乐器,击缶(fǒu)有声,谓中空也。
出处:【卷五】【缶部】罄
器中空也。从缶殸声。殸,古文磬字。《诗》云:“缾之罄矣。”苦定切。
解释:(罄)器中空也。释诂、毛传皆曰。罄、尽也。引伸为凡尽之偁。如韩诗磬天之妹、毛诗俔磬也、郭注尔雅云今人呼厌极为罄皆是。
古书罄磬多互相假借。从缶。殸声。苦定切。十一部。殸、古文磬字。依石部耳部香部古当作籒。诗曰。缾之罄矣。小雅文。不偁罄无不宜、而偁此者。於从缶之意切也。
扩展资料:
罄组词:罄竹难书
拼音:qìng zhú nán shū
意思是: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罄竹难书”最早出现于《吕氏春秋·季夏纪》:“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翻译:这些都是混乱的国家的结果,不能计算,完全型越的竹子仍不能书。
成语典故:
李渊自从在太原起兵以后,自任为大将军,积极地向隋军进攻。这个时候,突厥的力量很强,李渊因为一方面担心突厥坏事,一方面又想要借用胡人剽悍的胡马,所以听从别人的建议,向突厥的始毕可汗合约,双方约定:“若得攻入长安,民众土地归于唐,金玉缯帛归于突厥。”
李渊为争取人心,大开粮仓,救济灾民,并且乘机招募义兵。然而,这些义兵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过检阅练习,所以带领起来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64万分辛苦。
此时,李密在河南省东部,拥有极大的力量,而且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檄文声讨隋炀帝,其中的名句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简策,也写不完炀帝的罪状。罄是用尽的意思。
用东海的滔滔大水,也写不完炀帝的罪恶。以后我们形容罪状之多,写都写不完,称之为“罄竹难书”,这就是此句成语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