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罄”字的意思是:完;尽。
拼音:qìng
五笔:FNMM
部首:缶
笔画:横、竖、横、横折、竖、横、撇、撇、横折折/横折弯、横撇/横钩、点、撇、横、横、竖、竖折/竖弯、竖。
组词:罄尽 告罄 罄浄 罄心 凋罄 罄露 罄折 罄竭 罄悬 罄困 等。
附 文言版《说文解字》:罄,器中空也。从缶,殸声。殸,古文磬字。《诗》云:“缾之罄矣。”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罄,中空的陶器。字形采用“缶”作边旁,采用“殸”作声旁。e68a84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65“殸”,这是古文写法的“磬”字。《诗经》上有诗句唱道,“瓶罐已清空”。
扩展资料
组词解释:
1、面罄:当面详谈。
鲁迅 《书信集·致曹聚仁》:“言不尽意,将来当图面罄。”
2、罄卷:犹席卷。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自别尊颜之后,家父不幸弃世。有个继娶的晚母,在丧中罄卷所有,转回娘家。”
3、罄折:同“磬折”。罄,通“磬”。曲躬如磬,表示谦恭。
章炳麟 《俱分进化论》:“笞我,詈我,蹍我,践我,以主人臧获之分而待我,我犹鞠躬罄折以承受之。”
4、告罄:宣告完了。多指东西用完或货物售空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章五:“昨今两日据云前方汽车告罄,无法动身,大约明日可以回 武汉 。”
5、罄尽:没有剩余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啊啊,原人的纯洁,原人的真诚,是几时便那样地消磨罄尽?”
磬
qìng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手又持小槌像击磬的形象。本义:古代乐器。用石或玉雕成。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
同本义 [chime stone;musical stone]
磬,乐石也。—zhidao—《说文》
小华之山多磬石。——《山海经·版西山经》
泗滨浮磬。——《书·禹贡》
笙磬同音。——《诗·小雅·鼓钟》
依我磬声。——《诗·商颂·那》
语寡人以忧者击磬。——《淮南子·泛论》
钟磬置于水中。——宋·苏轼《石钟山记》
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西门豹治邺》
又如:磬人(负责治磬的官员);磬工(负责制磬的官员);磬色(玉磬的光彩);磬师(古乐官名);磬管(两种古乐器名)
适宜制磬的美石 [fine stone]。如:磬石(适宜制磬的美石);磬错(磨磬用的石头)
所谓:暮磬潭泉冻,荒林野烧移。
的确是有这词
朋友,
这暮磬
是指寺院傍晚击磬之声。
因为寺院有种大磬挂在外权面被人击,意思就是傍晚了
寺院里的和尚都是听这种磬起床啊,休息,念经等等活动
希望你满意
罄拼音:qìng
罄是形声字,从“殸”(qìng)声,声音、乐器,击缶(fǒu)有声,谓中空也。
出处:【卷五】【缶部】罄
器中空也。从缶殸声。殸,古文磬字。《诗》云:“缾之罄矣。”苦定切。
解释:(罄)器中空也。释诂、毛传皆曰。罄、尽也。引伸为凡尽之偁。如韩诗磬天之妹、毛诗俔磬也、郭注尔雅云今人呼厌极为罄皆是。
古书罄磬多互相假借。从缶。殸声。苦定切。十一部。殸、古文磬字。依石部耳部香部古当作籒。诗曰。缾之罄矣。小雅文。不偁罄无不宜、而偁此者。於从缶之意切也。
扩展资料:
罄组词:罄竹难书
拼音:qìng zhú nán shū
意思是: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罄竹难书”最早出现于《吕氏春秋·季夏纪》:“此皆乱国之所生也,不能胜数,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
翻译:这些都是混乱的国家的结果,不能计算,完全型越的竹子仍不能书。
成语典故:
李渊自从在太原起兵以后,自任为大将军,积极地向隋军进攻。这个时候,突厥的力量很强,李渊因为一方面担心突厥坏事,一方面又想要借用胡人剽悍的胡马,所以听从别人的建议,向突厥的始毕可汗合约,双方约定:“若得攻入长安,民众土地归于唐,金玉缯帛归于突厥。”
李渊为争取人心,大开粮仓,救济灾民,并且乘机招募义兵。然而,这些义兵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过检阅练习,所以带领起来万分辛苦。
此时,李密在河南省东部,拥有极大的力量,而且发表了一篇著名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64的檄文声讨隋炀帝,其中的名句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简策,也写不完炀帝的罪状。罄是用尽的意思。
用东海的滔滔大水,也写不完炀帝的罪恶。以后我们形容罪状之多,写都写不完,称之为“罄竹难书”,这就是此句成语的由来。
磬
[qìng]
部首百:石
五笔:FNMD
笔画:16
[解释]1.古代打击度乐器知,形状像曲尺,用玉、石制成,可悬挂。2.佛寺中使用的一种道钵状物,用铜铁铸成,既可作版念经时的打击乐器,亦可敲响集合寺众。3.缢杀。 4.古同权“罄”,空,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