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意思是要和你过下去
"朱子读书法":
1、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小及大,由易到难,步步为营。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
2、熟读精思:“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之精思,使其意皆若出自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又说:“书始渐未知有疑,其次渐有疑,再其次节节有疑,过此一番之后,疑渐读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
3、虚心涵泳:“学者读书,须是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 “看文字须是虚心,莫先立己意。”“凡看书须虚心看,不要先立说。” “虚心切己,虚心则见道理明,切己自然体认得出。” “读书若有所见,未必便是,不可便执着,且放在一边,益更读书以来新见。若执着一见,则此心便被遮蔽了。”
4、切己体察:“读书须要切己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理义,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 “读书便是做事。凡做事有是有非,有得有失,善处事者不过称理其轻重耳。读书讲究其义理,判别其是非,临事即此理。” “须要将圣贤言语,体之于身”。
5、着紧用力“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以缓”。“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为学要刚毅果决,悠悠不济事。且如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甚么精神,甚么筋骨!”“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即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法,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能到乎?”(《童蒙须知》,《五种一归》)。
6、居敬持志:朱熹继承了程颐“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之说。“敬”的本义就是恭敬,不放肆。在这里,“敬”是端正态度,就是说,诚心诚意、兢兢业业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读书也不例外。居敬也就是要从内心中严格尊崇礼法,专一有恒,一刻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特别是要排除杂念,不受外界诱惑,所以“敬”又通“静”。心静自然诚,诚心诚意、兢兢业业地去学习,去做事,个人修养也就能顺利提高了。“持志”是要有坚定志向。朱熹说:“立志不定,如何读书?”要立定学圣贤之道、修身复性的志向,才能真正取得成效。
-------------------------------
朱熹一生酷爱读书,对于如何读书有深切的体会,并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他的弟子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捉紧用力、居敬持志。真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循序渐进
朱熹主张读书要循序渐进,它包含三个意思。第一,读书要按一定的次序,不要颠倒。 他提出读书次第即读何书之次第“凡读书,先读《语》《孟》然后观史,则如明鉴在此,而妍丑不可逃。若未读彻《语》《孟》《中庸》《大学》便去看史,胸中无一权衡,多为所惑。 ” 不仅读何书有一个次第的问题,就是读同一本书也存在次第的问题。 “上句了然后及下句, 前段了然后及下段,乃能真实该读,无所不通。 ”这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正好符合人类 认识的规律。人类认识客观事物总要经历一个从不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4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第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安排读书计划并切实遵守它。从心理学的角度,每个人的 能力是有差别的,不仅自己和他人的能力水平有差异,而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个人的能力水 平也是不同的。所以, 应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制定学习计划。第三, 读书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 不可囫囵吞枣,急于求成。朱熹将一个人受教育的阶段分为童蒙,小学,大学。而这三阶段 的划分也是依据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学习“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字及杂细事宜,皆当所知” 《童须知序》到“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文学章句序》再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都是根据儿童身 心发展规律提出的,与现代学习方法有不谋而合之处。综上所述,这种循序渐进的方法有利 于让知识结构层次化,也符合心里学中“认识材料的系列位置影响记忆效果,材料的顺序对记忆效果有重要作用” 。
(二)熟读精思
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有些人读书“所以记不得,说不去,心下若存若亡,皆是不精不熟之患” 。他提出,熟读的要求是“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为此,他主张读书要能成诵,强调读书必要读足一定的遍数,即使已能成诵,但若遍数不够,仍要读够遍数。因为在他看来,“百遍时自是强五十遍时,二百遍自是强一百遍时”。熟读确实有助于理解,“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然而朱熹过于强调读书遍数,则未免陷于机械。 熟读的目的是为了静思。朱熹提出精思的要求是“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对于静思的方法,朱熹提出了“无疑——有疑——解疑”的过程。他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这里所说的从无疑到有疑再到解疑的过程,即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无论是发现问题还是解决问题都是精心思考的结果。读书若能真做到既读得熟,又思之精,那么就真正把书读通了,而且会永远记住。
(三)虚心涵养
虚心涵泳的读书方法包括两方面的涵义。所谓“虚心”,是指读书时要虚怀若谷,精心思虑,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不要先入为主,牵强附会。读书中发现了疑问,“众说分错”,也应虚心静虑,切勿匆忙决定取舍。所谓“涵泳”,是指读书时要反复咀嚼,细心玩味。他说:“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四)切己体察
朱熹强调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必须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要身体力行。他说:“读书不可只专就纸上求义理,须反来就自家身上推究。”他竭力反对只向书本上求义理,而不“体之于身”的读书方法,认为这样即使是“广求博取,日诵五车”,也无益于学。只有“从容乎句读文义之间,而体验乎操存践履之实,然后心静理明,渐见意味。”
(五)着紧用力
着紧用力的读书方法,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必须抓紧实践,发愤忘食,反对悠悠然;其二,必须抖擞精神,勇猛奋发,反对松松垮垮。为此,朱熹把读书形象又深刻地比喻为救火治病,撑上水船和破釜沉舟。认为读书应该具有犹如救火治病那样的紧迫感,撑上水船那样不进则退的顽强作风和破釜沉舟那样的勇往直前的精神。
(六)居敬持志
居敬持志既是朱熹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他最重要的读书法。他指出,“读书之法,莫贵乎循序而致精,而致精之本,则又在于居敬而持志。此不易之理也。”所谓“局敬”,就是读书时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朱熹说:“读书须收敛此心,这便是敬。”又说:“读书须将心贴在书册上,逐句逐字,各有著落,方始好商量。大凡学者须是收拾此心,令专静纯一,日用动静间,都无驰走散乱,方始看得文字精审。”所谓“持志”,就是要树立远大的志向,高尚的目标,并要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
------------------
以上二份资料,选择其中适合自己的即可。
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六条”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有内在的逻辑,是一个完整的读书、求学、进业的程序和步骤。“循序渐进”包含有读书的“量力性原则”,“熟读精思”包括有读书的“巩固性”7a64e78988e69d83335原则,“虚心涵泳”包含有读书的“客观性”原则,“切己体察”包含有读书的“结合实际”原则,“着紧用力”包含有读书的“积极性”原则,“居敬持志”包含有读书的“目的性”原则。可以说“朱子读书法”包含有上述这些原则的萌芽和因素,是我国古代最系统的读书法。
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六条”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有内在的逻辑,是一个完整的读书、求学、进业的程序和步骤。“循序渐进”包含有读书的“量力性原则”,“熟读精思”包括有读书的“巩固性”原则,“虚心涵泳”包含有读书的“客观性”原则,“切己体察”包含有读书的“结合实际”原则,“着紧用力”包含有读书的“积极性”原则,“居敬持志”包含有读书的“目的性”原则。可以说“朱子读书法”包含有上述这些原则的萌芽和因素,是我国古代最系统的读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