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此君”的典故是指竹复子,“大嚼”的典故是指对着肉店大加制咀嚼
对着“竹子”仍然可以“大百嚼”吗?当然不可能,所以才有接下来那句:世间那有杨州鹤!
这句度诗其实是告诉你:既想当清高正直的君问子,又想获得荣华富贵,这完全是痴人说梦话!答
意思是:如果面对此君(竹),仍然大嚼,既要想得清高之名,又要想获甘味之乐,世上又哪来“扬州鹤”这等鱼和熊掌兼得的美事呢?
出自宋代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原文为:
宁可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译文:
宁可没有肉吃,也不能让居处没有竹子。
没有肉吃不过人会瘦掉,但没有竹子就会让人变庸俗。
原因是人瘦还可变肥,人俗就难以医治了。
旁人若果对此不解,笑问此言:“似高还似痴?”
那么请问,如果面对此君(竹),仍然大嚼,既要想得清高之名,又要想获甘味之乐,世上又哪来“扬州鹤”这等鱼和熊掌兼得的美事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春,苏轼出任杭州通判时,从富阳、新登,取道浮云岭,进入於潜县境“视政”。於潜僧慧觉在於潜县南二里的丰国乡寂照寺出家。寺内有绿筠轩,以竹点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64缀环境,十分幽雅。苏轼与僧慧觉游绿筠轩时,写下了这首《於潜僧绿筠轩》。
思想主题:
此诗借题“於潜僧绿筠轩”歌颂风雅高节,批判物欲俗骨,既有对于潜僧风节的赞颂之语,也是对缺乏风节之辈的示警。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诗题材广阔,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东坡七集》等传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於潜僧绿筠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