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蛩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 即脚步声没有响起,春天的帷幕也没有揭开。
出自中国台湾当代诗人郑愁予于1954年写作的一首现代诗《错误》。
全诗以江南小城为中心意象,写出了战争年月闺中思妇等盼归人的情怀,寓意深刻,是现代抒情诗代表作中之一,被海内外多次收入教科书。
全诗以江南小城为中心意象,写出了战争年月闺中思妇等盼归人的情怀,寓意深刻,是现代抒情诗代表作中之一,被海内外多次收入教科书。
全诗为:
错误
【作者】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扩展资料:
郑愁予《错误》的创作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38背景:
郑愁予自述该诗源自童年的逃难经历,他小学时,抗战就全面爆发开始了,父亲从陆军大学受训后一毕业就被送到湖北抗战前线,调去襄阳张自忠的部队,他则跟随着母亲经历过各种逃难,一路上看到很多伤兵;
1948年12月,他到江南的一个村落,那里唤起了他童年时期逃难的记忆,有关炮车,有关战马的马蹄声,他把这些冒出的经历艺术化,写成了《错误》。这首诗的主角就是以郑愁予母亲为原型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错误
①如果巡更棒可以识读信息,不响的原因包括:蜂鸣器的振动膜,在长期使用中易锈蚀和积尘、强振、百强摔或其它原度因,造成FM的不响和音小,当然还有就是三极管的损坏也会造成蜂鸣器的不响。没有亮灯的原因是因为发光管外露,在强振的情况下易造成发光管晶体碎裂或引脚折断损坏。回
②如果巡更棒识读信息也不正常,最大的原因是:电池电量不足
③不论是什么原答因,出现了没有亮灯或不响的情况都该返厂维修了···
一共是两句吧,蛩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
蛩(qióng)是《淮南子》记载的传说中的异兽名。另:——《吕氏度春秋•不广》中记载了一种前腿如鼠,后腿如兔的奇怪动物——蛰蹶,长短不一的脚使它举步问维艰。但它却经常利用自己的利齿采噬植草给一种叫蛩蛩距虚的动物——它没有利齿,却有强壮的四肢,于是山火来时,蛩蛩距虚便把蛰蹶负于背上,共同逃难。
蛩 也是蝗虫的别名。
古书上指蟋蟀 [cricket]。如:蛩声答(蟋蟀的鸣声);蛩机(蟋蟀的别称)
惊蛰——
一般在每年3月4日~7日。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
蛩音不响 三月的春帷不揭:内即春天的征候没有,也可以说春天的帷幕没有解开。
这是我国的民间俗谚。中国传统的农历,每隔两三年一个闰月,而未必已经到了气候回暖的天文气象时间。而“蛩音”,即各种物候,一容定要到了气候条件合适才复苏。
理解了这些,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