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汉字】蛩
【笔画数】12
【笔顺】121354251214
【汉语拼音】qióng
【拼音编码】 qiong2
【五笔编码】 amyj
【简单释义--来源于金山词霸】蛩 qióng <释义1>蝗虫:“飞~满野”。 <释义2>蟋蟀:~唱。~响。 ===================== 【详细释义--来源于汉语大词典】
蛩1 [qiónɡ ㄑㄩㄥˊ]
[《广韵》渠容切,平锺,羣。]
亦作“ 蛬1 ”。
1.蝗的e69da5e6ba907a64339别名。《淮南子·本经训》:“夷羊在牧,飞蛩满野。” 高诱 注:“蛩,蝉、蠛蠓之属也,一曰蝗也, 沇州 谓之螣。”2.蟋蟀的别名。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七:“秋蛩扶户吟,寒妇晨夜织。”一本作“ 蛬 ”。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六:“﹝ 路德延 《孩儿诗》﹞等鹊潜篱畔,听蛩伏砌边。”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卷二:“ 盐官 城中,日杀数十百人,夜半鬼声啾啸,来我破牕前,如蛩如箭。”3.传说中的异兽名。参见“ 蛩蛩 ”、“ 蛩蛩距虚 ”、“ 蛩蹷 ”。4.忧惧。参见“ 蛩蛩 ”。
蛩2 [ɡǒnɡ ㄍㄨㄥˇ]
[《集韵》古勇切,上肿,见。]
即蚰蜒。 晋 郭璞 注:“ 江 东呼蛩。”一说,马陆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虫四·马陆》。
蛩蛩距虚zhidao:传说中的异兽。“蛩蛩”与“距虚”为相类似而形影不离的二兽
《吕氏春秋》中记载了一种前腿如鼠,后腿如兔的奇怪动物——蛰蹶,长短不一的脚使它举步维艰。但它却内经常利用自己的利齿采噬植草给一种叫蛩蛩距虚的动物——它没有利齿,却有强壮的四肢,于是山火来时,蛩蛩距虚容便把蛰蹶负于背上,共同逃难。
传说中的异兽。蛩蛩与距虚为相类似而形影不离的二兽。一说为一兽。吕氏春秋中取第二中说法
蛩 (《辞源》作zdqiáng 《辞海》作qióng)
1、蝗虫、蟋蟀的别名
飞蛩满野 ——《淮南子》
回云随去雁,寒露滴鸣蛩——唐代钱起《晚次宿预馆》
昨夜寒蛩不住鸣 ——宋代岳飞《小重山》
暮雨生寒,鸣蛩劝织,深阁时闻裁剪——宋代周邦彦《齐天乐》
中华蛩(qióng蠊,国内分布于吉林长白山的海内拔2000米处,近湖沼、融雪或水流湿处。此类昆虫生活于高山和高原。中华蛩蠊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是中国两种一级保护昆虫中的一种。
2、①蛩蛩距虚:传说中的异兽。“蛩蛩”与“距虚”容为相类似而形影不离的二兽。蛩蛩毡:有蛩蛩距虚图案,象征成双成对的毛织坐卧具或垫具。②忧虑恐惧:刘向《九叹·离世》:“心蛩蛩而顾兮,魂眷眷而独逝”。
蛩 gǒng
指马陆、蚰蜒等多足虫
传说中的异兽。复蛩蛩与距虚为相类似而形影不离的二兽。一说为一兽。《吕氏春秋·不广》:“北方有兽,名曰蹶,鼠前而兔后,趋则跲,走则颠,常为蛩蛩距虚取甘草以与之。蹶有患害也,蛩蛩距虚必负而走。”《淮南子·道应训》引作“蛩蛩駏驉”。亦作“ 蛩蛩巨虚 ”、“ 蛩蛩钜虚 ”。 汉 刘向 《说苑·复恩》:“ 孔子 曰:北方有兽,其名曰蟨,前足鼠,后足兔。是兽也,甚矣其爱蛩蛩巨制虚也,食得甘草,必啮以遗蛩蛩巨虚。蛩蛩巨虚见人将来,必负蟨以走。蟨非性之爱蛩蛩巨虚也,为其假足之故也,二兽者亦非性之爱蟨也,为其得甘草而遗之故也。”《山海经·海外北经》“有素兽焉,状如马,名曰蛩蛩” 晋 郭璞 注:“即蛩蛩钜虚也,一走百里。”参见“ 邛邛 ”。 不好意思,山海经里面都没图片。网上更是搜索不到。只有以文字来想象。简单点说,是两种异兽。 蛩(qióng)是zd《淮南子》记载的传说中的异兽名。另:——《吕氏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