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译文:
晋中行文子外出逃亡,经过一个县,随从说:“这里的乡官,是您的故交,您何不去找他投宿?还能等着您后边的车赶来。”晋文子说:“我曾经喜欢音乐,这人送给我一把好琴;我喜欢玉佩,这人送给我好的玉环。他是在纵容我的过失,以求能被我接纳,我担心现在他要把我抓去送给他的新国君,以求被新主人接纳了。”于是离开了。那个乡官果然截获了晋文子后面的两辆车献给了新国君。
原文:
晋中行文子出亡,过于县邑,从者曰:“此啬夫,公之故人,公奚不休舍?且待后车。”文子曰:“吾尝好音,此人遗我鸣琴;吾好佩,此人遗我玉环。是振我过,以求容于我者也,吾恐其以我求容于人也。”公去之。果收文子后车二乘而献其君矣。
出自战国韩非的《献媚取宠》。
扩展资料
启示
做人一定要认清本质,不能因为他人的一时献媚而放松警惕,否则会失足成千古恨。
韩非子生活于公元前3世纪,是战国后期韩国的王族,韩国国势日益削弱,他出于爱国心,屡次上书韩国国王,建议变法,主张统治者应当以富国强兵为重要任务;但国王并没有采纳。于是,他根据历史上治国的经验教训和现实社会状况,写出了《五蠹》、《孤愤》、《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十余万字的政治论文,辑为《韩非子》一书。
他的这些论文在韩国不受重视,却传到当时的强国秦国,很受秦始皇的喜欢。秦始皇举兵攻韩国,韩国国王派遣韩非出使秦国求和,秦始皇留下他准备重用,当时任秦国丞相的李斯是韩非子的同学,深知韩非子的才能高过于他,出于嫉妒,于是向秦始皇进谗言诬陷他。秦始皇听信谗言,将韩非子投入监狱并毒死了他。
韩非子的主要著作《韩非子》是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者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当时,在中国思想界以儒家、墨家为代表,崇尚“法先王”和“复古”,韩非子的法家学说坚决反对复古,主张因时制宜。
韩非子攻击主张“仁爱”的儒家学说,主张法治,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四个政策。提倡君权神授,自秦以后,中国历代封建专制主义极权统治的建立,韩非子的学说是颇有影响的。
韩非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也比较突出,他首先提出了矛盾学说,用矛和盾的寓言故事,说明“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e68a84e8a2ad7a686964616f332理。
值得一提的是,《韩非子》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献媚取宠
我怕他也会用以前对我的方法去向别人求取好处.
是振人过,以求容于我者也,吾恐其以我求容于他人也
译文:这是个只会投合我来求取好处而不会规劝我改过的人,我怕他也会用以前对我的方法去向别人求取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