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1)原因:该地低山丘陵广布,坡度较大, 降水丰富,流水侵蚀搬运作用强,所以土层浅薄。高温,矿物质分解快,降水量大,淋溶强,酸性强。高温,有机质分解快,不利于有机质的累积,有机质低。(6分) (2)6月,多梅雨(或锋面雨带到达),故降水量较大;7月,伏旱(或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故降水量较少;8月,多台风雨,故降水量较大。(6分) (3)临港布局的原因:港口对外联系便利,利于原油的输入,也利于各种石化产品的输出。(2分)向专业园区集聚的原因:石化工业园区各种基础设施完善,共用基础设施;加强各企业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费和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各种中间产品,实现生产一体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4分) (4)古代帆船、马车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城市多分布在河流、大道的汇合处;近代与现代公路、铁路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城市多分布在公路、铁路枢纽及公路、铁路沿线。(2分)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会给该地区城市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如随着京杭大运河的通航和我国南北方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扬州等运河沿岸城市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后来由于大运河的淤塞、海上运输的发展与京沪铁路的建成,使运河沿岸城市发展缓慢,而京沪铁路沿线和沿海城市则迅速发展,上海成为我国第一大城市。(4分) 前 言 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南通、泰州市,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市,共16个市,国土面积11.0万平方公里,2005年底常住总人口9698.7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3896.7亿元,分别约占全国1.1%、6.3%和18.6%。区域内各城市经济社会联系密切、文化相融,具有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渊源和厚实基础,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人口和产业最密集、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正在成长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世界级城市群,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在长三角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提高长三角乃至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根据国家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总体安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有关方面共同编制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作为跨省级行政区的区域发展规划,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区域协调发展的纲领,是区域内各城市编制和修订各类总体发展规划和国家有关部门编制专项规划及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规划》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注重指导性、约束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从长远和全局的角度,科学合理确定区域发展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框架,明确区域内部各城市职能分工,统筹区域发展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重点协调解决区域内各地区共同关注、任何一方都难以自行解决的重大问题,加快区域一体化和国际化进程,增强整体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规划》以5年(2006-2010年)为基本规划期,对重大问题展望到2020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 第一节 发展条件 长三角区位得天独厚,自然禀赋优良,交通联系便利,经济和科教实力雄厚,是全国发展条件最好、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具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 区位条件优越。位于亚太经济区、西太平洋西岸的中间地带,处于西太平洋航线要冲,具备成为东北亚重要门户的优越条件;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拥有连接南北、辐射中西部的密集陆路交通网和现代化江海港群,交通位置居中,经济腹地广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 自然禀赋优良。位于我国东部亚热带湿润地区,四季分明,水系发达,淡水资源丰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1465mm,水资源总量超过10000亿m3,约占全国地表水资源总量的2/5。地势平坦,平原面积约占全区的70%,土壤肥沃,水土气生资源组合较好,环境容量较大,发展适宜性较强。 经济基础雄厚。是我国自古以来的赋税重地、近代民族工业和现代乡镇企业的发祥地,发展水平一直领先全国。2005年GDP总量约为33900亿元,占全国18.6%,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34950元,为全国平均的2.5倍。农业基础良好,制造业轻重适宜,服务业全面发展,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加工制造业均较发达,国资、民资、外资投资多元混合,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区。 文化科教发达。开发历史悠久,开放程度较高,拥有底蕴深厚的吴越与维扬文化以及东西融合的海派文化,人文荟萃,科教事业发达,集中了全国24%的“211工程”大学、20.2%的中级职称以上科技人员以及1/4的专利申请与授权,拥有上海、南京、杭州等科教名城以及杭州、南京、苏州、扬州、宁波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率先建成创新型区域与和谐社会的良好基础。 城市体系完备。城镇密集,城市等级体系完整e68a84e79fa5e98193364,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核心地位明确,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特大城市在区域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一批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具有很强的发展活力。2005年区域城镇化水平达到60%,具备跻身世界城市体系的基础。 社会经济联系密切。区内人缘相亲、文化相近,经济相融,交往密切。近年来,两省一市以及十六个城市已初步形成政府高层定期会晤及各层面定期会商机制,企业、社会中介以及民间等各种合作全方位展开,上海提出“服务长三角”,江苏和浙江提出“接轨上海”,长三角内部已经形成区域共同发展和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 第二节 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对照长三角作为全国现代化领先区、国际化前沿区、科学发展先行区的发展要求,区域职能分工体系不明确,增长方式总体粗放,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凸显,创新能力、开放水平和协调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总体功能定位与分工不明确。缺乏对整个区域功能的明确定位和分工,上海与江苏、浙江的各城市之间发展定位雷同,职能分工不明确,存在产业低水平、低效益同构以及过度竞争现象;空间开发秩序较为紊乱,开发与保护界限不清,影响了区域整体优势的发挥。 资源环境瓶颈日益凸显。开发总体粗放,资源利用效率不高,人均耕地面积少,仅0.05公顷,建设用地扩展受到很大制约;能源消耗量大,水、大气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年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全国1/3以上,洪涝和地面沉降等灾害风险加剧;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超过1500万人,进一步加剧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 参与全球竞争的主体地位尚待提升。引进制造业外资总量大,进入国际市场的资本份额低;制造业的生产规模大,但自主创新能力相对不足,产业层次和增值能力低,制造业产值占全球比重仅2%,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3%。上海的全球城市功能和地位有待提升,国际商务、文化环境有待改善。 区域协作和协调机制不够健全。区域的重大基础设施以及铁公水空等多种交通设施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套与衔接,资源浪费与设施短缺并重;促进要素流动的制度环境及其统一市场有待进一步完善;区域政策缺乏衔接,尚未建立由市场和企业为主导的区域竞争协调机制,区域竞争大于协作,影响了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第二章 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与原则 一、指导思想 长三角区域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提高发展质量,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率先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成为全国综合实力最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和谐稳定的率先现代化区域,在带动长江流域快速崛起、壮大东部地区经济实力、推动中西部加快发展、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引领中国经济全面参与全球竞争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发展原则 必须保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要紧紧抓住并用好本世纪初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率先发展的同时,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以世界先进城市群为标杆,力争快速崛起、后来居上,不断增强区域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必须促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寻求缓解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瓶颈约束的途径,加强生态与环境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必须促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要进一步冲破行政壁垒,真正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不断完善区域协调和分工机制,整合各地区优势资源,形成区域发展合力,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必须争创自主创新发展的新优势。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教研发基础,以技术创新为重点、知识创新为基础、制度创新为保障,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使之成为科教兴区、人才强区的战略支点和转变增长方式、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第二节 功能定位 根据指导思想与发展原则,充分考虑长三角的现状基础和发展趋势,长三角的总体功能定位是:我国最具综合实力的经济中心、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我国最具综合实力的经济中心。利用全球化资源,依托现有发展基础,不断壮大区域经济实力,构筑区域核心竞争力,成为我国最具综合实力和带动能力的经济中心。通过上海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建设以及制造业产业链延伸、服务业功能提升等,增强对全国其他区域的带动影响,成为辐射长江流域、带动全国增长的动力引擎。 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强大的教育科研能力和完备的研发体系为支撑,建设国家重要的技术创新基地,积极发展较为完备的重化工业、加工制造业、高新技术制造业体系,提升制造业的层次和水平,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业集群,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 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现代服务体系,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亚太航空枢纽,提高全球资源利用和配置能力,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合作和对外交流的最重要窗口,以及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 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进一步完善城市等级和规模结构,努力构建具有分工合理、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以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家创新中心建设为龙头,全面加强城市国际化环境建设,使本区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到2020年,牢固确立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总体达到当时世界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较高水平,努力实现分工明晰、设施完备,空间集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区域和谐的发展局面,建成拥有若干国际影响的战略产业、具有强大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怎样才能把足球踢得又高又远?
踢足球要怎么踢才又高又远?
怎样才能踢高足球 如何将球踢得又高又远
踢足球如何踢得又高又远?我要技巧,谢谢!
为什么中国人办事讲究名正言顺
名正言顺的名正什么意思
为什么朝代的更替名正言顺
我面试为什么总失败
含惩的成语有哪些
惩什么成语有哪些
带惩的成语有哪些
“惩什么扬什么”的四字成语有那些
关于鬼的成语
带有鬼的成语
带鬼字的成语有
鬼什么什么的成语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介绍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区域介绍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 国务院正式批...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规划范围
活蹦乱跳是成语吗
活蹦乱跳的成语解释
活蹦乱跳乱跳类似的成语
活蹦乱跳的成语典故
什么奔什么突成语
什么奔什么的成语
什么以什么对的成语
起什么落什么成语
总角之交是指什么
竹马之交与总角之交有什么区别
除了忘年之交还有什么之交
什么之交
南京颐和路民国公馆区的介绍
南京颐和路民国公馆区的保护规划
南京的颐和路民国公馆区是给人住的,还是做公园?
颐和路民国公馆区可以进去参观吗
四字成语 什么井什么石
带有井字的成语
包含"夜"字的成语
滥竽充数的意思?
滥竽充数词语解释
滥竽充数的意思是什么
滥竽充数的意思
琴瑟和鸣今日起
百年偕老乐融融这对联的类别是什么
上联:早卜百年偕老下联应怎样答
上联:摄取秀丽风光展示百年兴盛.下联
结婚对联集锦
形容遒劲的成语
带猷的四字词语
什么什么遒劲成语
带语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四个字的成语,后面两字重复的有哪些?
成语后面两个字是耳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