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大秦帝国》中的这些诗歌,小部分直接来自《诗经》,一部分是在原诗基础上适当进行了修改和再创作,但更多则是孙先生自己创作的“诗经体”、“楚辞体”。也正因此,这些诗歌令我既觉得熟悉,又感到新鲜,仿佛平日里身旁素面朝天的女伴,稍事修饰便风姿绰约、光彩照人。我本人虽对《诗经》、《楚辞》都没什么研究,至多在闲暇时偶尔读读,却颇钟爱这种表现形式,因此特意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65将小说中出现的这些诗歌按创作方式分类收集了起来,又为没有题目的诗歌自拟了一些标题,以供自己和大家赏析。
喜欢商鞅受刑前那首“天地苍茫,育我生命;一抔黄土,拥我魂灵”的坦然;
喜欢苏秦入秦时那首“天地悠悠,我独远游;家国安在,落叶作秋”的率然;
喜欢张仪别秦时那首“园有美桃,其实佳肴;心之怡也,我歌且谣”的悠然;
喜欢宣太后与乐毅决别时的那首“夸父逐日兮,我做河渭;行影大合兮,今生何期”的惘然;
喜欢赵括赴长平时那首“兵书千卷,雕弓天狼;九州烽烟,壮士何伤”的傲然;
喜欢屈原大秦版《山鬼》的那首“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的凄然;
喜欢子楚《秦月关山》的那首“巍巍秦关,莽莽秦川;苍苍明月,迢迢关山”的怅然;
喜欢蒙恬狱中绝唱的那首“追先帝兮挟长剑,陷敌阵兮凯歌还;扫六合兮成一统,创新政兮何粲然”的怆然;
……
这些诗歌,鲜有后世那些无病呻吟,多的是质朴与率真;它们与小说情节水乳jiao融,恰到好处地烘托出气氛,却更是书中人物自己的心声。不久前的北京书友见面会上,孙先生曾为擅长填词配乐的网友萧十七妹题字说,音乐是我们灵魂的呐喊;而在我看来,这些诗歌,这些与音乐血脉相连的先秦诗歌,也同样是那些先民们,孙先生笔下的那些英雄们,心灵的呼唤。
一、古典诗歌部分(皆来自诗经、楚辞等,部分有修改)
采薇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黄鸟
交交黄鸟 止于棘
谁从穆公 子车奄息
彼苍者天 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 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 止于桑
谁从穆公 子车仲行
彼苍者天 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 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 止于楚
谁从穆公 子车针虎
彼苍者天 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 人百其身
子衿
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
一日不见 如三月兮
蒹葭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河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相合
乃敢与君绝
周南
南有乔木 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 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 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 不可方思
周颂
执竞武王 无竞威烈
不显成康 上帝是皇
……
斤斤其明 锺鼓煌煌
……
降福简简 威仪反反
……
燕燕
燕燕于飞 差池其羽
远送于野 我心伤悲
辚辚远去 悠悠难归
瞻望弗及 泣涕如雨
风雨
风雨凄凄 鸡鸣喈喈
既见君子 云胡不怡
风雨潇潇 鸡鸣胶胶
既见君子 云胡不笑
风雨如晦 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
赉乐
天作高山 地作四极
济济多士 惟周之命
封于太庙 大哉之恒
刻于青史 日月之名
河广
谁谓河广 一苇航之
谁谓天高 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 曾不容刀
谁谓天高 暮暮朝朝
车攻
我车既攻 我马既同
弓矢既调 王师既征
萧萧马鸣 猎猎旆旌
披坚执锐 烈士大成
鼓锺
锺鼓锵锵 河水汤汤
忧心且伤 怀允不忘
鹿鸣
呦呦鹿鸣 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 鼓瑟吹笙
人之好我 示我周行
我有旨酒 以燕乐嘉宾之心
黍离
春草离离 彼稷之苗
行迈悠悠 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谷风
习习谷风 维风及雨
将恐将惧 维予与汝
将安将乐 汝转弃予
习习谷风 维山崔嵬
无草不死 无木不萎
将安将乐 非汝弃予
弃予如遗 上天弃予
上天弃予
客颂
西有王客 和铃央央
周秦同宗 龙旗阳阳
降福王室 休有烈光
功业宣武 西有秦王
无衣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 与子同泽
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
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
屈原怀沙
伯乐既殁兮 骥将安程兮
人生禀命兮 各有所错兮
知死不可让兮 愿勿爱兮
明以告君子兮 吾将以为类兮
屈原国殇
我有忠烈兮 千古国殇
猛士身死兮 不得回故乡
云梦渔舟兮 一别去
浴血沙场兮 云飞扬
挥吴钩兮 夺秦弓
血染甲兮 大旗红
身首离兮 天地惊
怀故国兮 志坚诚
心高洁兮 不可凌
子魂魄兮 为鬼雄
出不入兮 往不返
平原忽兮 路超远
猛士去兮 栋梁折
国殇沉沉兮 何以堪
屈原山鬼(大秦版)
若!有人兮山之阿
余处幽冥兮终不见天
路险难兮独后来
表独立兮山之上
云容容兮而在下
杳冥冥兮羌昼晦
东风飘兮神灵雨
雷填填兮雨冥冥
猿啾啾兮又夜鸣
风飒飒兮木萧萧
思公子兮徒离忧
石磊磊兮葛蔓蔓
君思我兮何超远
若!春籣兮秋菊
长无绝兮终古
喜欢商鞅受刑前那首“天地苍茫,育我生命;一抔黄土,拥我魂灵”的坦然;
喜欢苏秦入秦时那首“天地悠悠,我独远游;家国安在,落叶作秋”的率然;
喜欢张仪别秦时那首“园有美桃,其实佳肴;心之怡也,我歌且谣”的悠然;
喜欢宣太后与乐毅决别时的那首“夸父逐日兮,我做河渭;行影大合兮,今生何期”的惘然;
喜欢赵括赴长平时那首“兵书千卷,雕弓天狼;九州烽烟,壮士何伤”的傲然;
喜欢屈原大秦版《山鬼》的那首“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的凄然;
喜欢子楚《秦月关山》的那首“巍巍秦关,莽莽秦川;苍苍明月,迢迢关山”的怅然;
喜欢蒙恬狱中绝唱的那首“追先帝兮挟长剑,陷敌阵兮凯歌还;扫六合兮成一统,创新政兮何粲然”的怆然;
……
出自《诗经.卫风.河广》: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谁百谓宋远?跂予望之。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谁谓宋远?曾不崇朝。
诗中所咏的是旅居卫国的宋人,因受某种阻挠,度思归不能,面对河水,反复唱叹。水在该诗当中是一种阻隔的意象,主人公踯躅河边,故国近在对岸,但却不能渡过河去,内心焦急,长期积压胸头的忧思如同排空而来的浪涌,诗句夺口而出,向上天发问以宣泄知心中的不平。河面并不宽广,一根芦苇就可以渡到对岸,故国并不遥远,踮起脚就可以望得到,夸张的修辞手法更加突出了客子思归而不得的焦道急心情。
根据“谁谓河广”和下句“曾不容刀”,上句“一苇”应当是指一苇之长,即都言河之狭也,内应该不是指乘苇渡河。一苇:一捆芦苇。用一捆芦苇作成一只小船就可以通行过去。①比喻水面相隔很近,不难渡过。亦作“航容一苇”。②比喻用微薄之力就可以把事情解决。
以上供参考,望采纳~
这首诗主旨古今看法分歧不大,古人多认为“刺重敛”,《毛诗序》曰:“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朱熹《诗序辨说》曰:“此亦托于硕鼠以刺其有司之词,未必直以硕鼠比其君也。”今人多认为是反对剥削,向往乐土的。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被剥削阶级反剥削斗争就没有停止过。奴隶社会,逃亡是奴隶反抗的主要形式,殷商卜辞中就有“丧众”、“丧其众”的记载;经西周到东周春秋时代,随着奴隶制衰落,奴隶更由逃亡发展到聚众斗争,如《左传》所载就有郑国“萑苻之盗”和陈国筑城者的反抗。《硕鼠》一诗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全诗三章,意思相同。头两句直呼剥削者为“硕鼠”,并以命令的语气发出警告:“无食我黍(麦、苗)!”老鼠形象丑陋又狡黠,性喜窃食,借来比拟贪婪的剥削者十分恰当,也表现诗人对其愤恨之情。三四句进一步揭露剥削者贪得无厌而寡恩:“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德、劳)。”诗中以汝、我对照:我多年养活汝,汝却不肯给我照顾,给予恩惠,甚至连一点安慰也没有,从中揭示了汝、我关系的对立。这里所说的汝、我,都不是单个的人,应扩大为你们、我们,所代表的是一个群体或一个阶层,提出的是谁养活谁的大问题。后四句更以雷霆万钧之力喊出了他们的心声:“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诗人既认识到汝我关系的对立,便公开宣布“逝将去女”,决计采取反抗,不再养活汝!一个“逝”字表现了诗人决断的态度和坚定决心。尽管他们要寻找的安居乐业、不受剥削的人间乐土,只是一种幻想,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但却代表着他们美好的生活憧憬,也是他们在长期生活和斗争中所产生的社会理想,更标志着他们新的觉醒。正是这一美好的生活理想,启发和鼓舞着后世劳动人民为挣脱压迫和剥削不断斗争。
这首诗纯用比体,《诗经》中此类诗连同本篇只有三首,另外两首是《周南·螽斯》、《豳风·鸱鸮》。这三首的共同特点就是以物拟人,但本篇稍有不同。另两篇可以看作寓言诗,通篇比喻,寓意全在咏物中。本篇以硕鼠喻剥削者虽与以鸱鸮喻恶人相同,但《鸱鸮》中后半仍以鸟控诉鸱鸮展开,寓意包含在整体形象中,理解易生分歧;而本篇后半则是人控诉鼠,寓意较直,喻体与喻指基本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诗序》认为老鼠“贪而畏人”,重敛者“蚕食于民……若大鼠也”,对寓意的理解与两千年后的今人非常相近,其理就在此。
《诗经·国风·卫风·河广》注释赏析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04-09 05:05:00 / 个人分类:中华古文存
查看( 18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
【题解】宋人侨居卫国者思乡之作
【原文】
谁谓河广1?
一苇杭之2。
谁谓宋远?
跂予望之3。
谁谓河广?
曾不容刀4。
谁谓宋远?
曾不崇朝5。
【译文】
谁说黄河宽又广?
一支苇筏可飞航。
谁说宋国太遥远?
踮起脚跟即在望。
谁说黄河广又宽?
其间难容一小船。
谁说宋国太遥远?
赶去尚及吃早餐。
【注释】
1.河:黄河。
2.苇:用芦苇编的筏子。杭:通“航”。
3.跂(qì):踮起脚尖。予:而。
4.曾:乃,竟;刀:小船。曾不容刀,意为黄河窄,竟容不下一条小船。
5.崇朝:终朝,自旦至食时。形容时间之短。
【赏析一】
《河广》是一首动人的思乡之歌。作者是春秋时代侨居卫国的宋人。这位离开家乡、栖身异国的游子,由于某种原因,虽然日夜苦思归返家乡,但终未能如愿以偿。当时卫国都城在河南朝歌,和宋国只隔一条黄河。诗人久久伫立在河边,眺望对岸自己的家乡,唱出了这首诗,发抒胸中的哀怨。
《河广》是《诗经》中短诗之一,仅仅八句,就概括地速写了一位游子思乡的形象,和他欲归不得的迫切心情,栩栩如生。诗人到底用什么语言、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呢?全诗不过二章,每章四句,却有四种修辞格交错着。“谁谓河广?”“谁谓宋远?”是设问的辞格,意思说,黄河并不广,宋国并不远呀。特别是一开头就提出问题,使听者被这飘忽而来的提问所感染,从而去思考诗人的情绪为什么如此激昂。接着诗人自己回答了:“一苇杭之”、“曾不容刀”(杭,通航,渡过。刀,通舠 ,小船),黄河的河面那么狭,只用一束芦苇就可以渡过去了,它连一只小船都容不下呢!我们知道,黄河实际上还是比较广阔的,这里极言黄河的狭窄易渡,是夸张的写法,同样,“跂予望之”、“曾不崇朝”(崇,同终。终朝,从天明到吃早饭时候),也是夸张的修辞。是极力形容由卫至宋归家路途之近,踮起脚跟就能望见,不须一个早上就能到达家乡,岂不是近在咫尺吗?在短短的八句诗里,就有四句运用夸张的语言。朱熹《诗集传》说:“诗人极言河小,意谓宋近也。”他道出了本诗运用夸张语言的特色。夸张是一种言过其实的艺术手法,《文心雕龙·夸饰篇》说:“故自天地以降,豫入声貌,文辞所被,夸饰恒存。……是以言峻则嵩高极天,论狭则河不容舠;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39说多则子孙千亿,称少则民靡孑遗。襄陵举滔天之目,倒戈立漂杵之论。辞虽已甚,其义无害也。”刘勰把《河广》列入夸张的修辞格,并指出夸张的特点,是言过其实,完全正确。夸张是反映真实,但这种真实,是艺术上的真实,不是事实上的真实。正如李白的“白发三千丈”,杜甫的“白头搔更短”,也是艺术的真实,它们和“曾不容舠”,都无害于诗篇的思想意义,所以刘勰说“于义无害”。夸张是诗人的形象思维,在诗人主观上说,如果“辞不过其意则不畅”(汪中《述学·释三九》语),不夸大其辞,诗人就不能痛快淋漓地抒写其思乡之情。在客观上说,能使“听者快其意,惬于心”(王充《论衡·艺增篇》语)。它确实具有语语如在目前和一种诱人快意的美感。
《河广》诗人不但运用设问与夸张的语言加以渲染,而且还以排比、迭章的形式来歌唱。通过这样反复问答的节奏,就把宋国不远、家乡易达而又思归不得的内心苦闷倾诉出来了。我们今天吟诵这首诗,就象他是脱口而出,没有丝毫矫揉造作之态,好象现在顺口溜的民歌一样,通俗易懂。但又觉得它好象有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宋国既然“近而易达”,那么,他为什么不回去呢?这当然有其客观环境的阻力存在,不过这是诗人难言之隐,诗中没有明说罢了。这种“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是会引导读者产生各种猜想和回味的。王国维《人间词话》评宋白石道人词,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今天我们读《河广》诗,对王氏的评语的体会,更加深切了。
旧说《河广》是宋桓夫人所作,《毛序》:“《河广》,宋襄公母归于卫,思而不止,故作是诗也。”按宋襄公母即宋桓公夫人,卫戴公、文公、齐子(嫁齐桓公)、许穆夫人(《载驰》作者)的姊妹。她被宋桓公遗弃,回到娘家卫国。《毛序》认为《河广》是宋桓夫人思子之作。陈奂《诗毛氏传疏》说:“当时卫有狄人之难,宋襄公母归在卫,见其宗国颠覆,君灭国破,忧思不已;故篇内皆叙其望宋渡河救卫,辞甚急也。未几,而宋桓公逆诸河,立戴公以处曹,则此诗之作,自在逆河以前。《河广》作而宋立戴公矣,《载驰》赋而齐立文公矣。《载驰》许诗,《河广》宋诗,而系列于《庸》、《卫》之风,以二夫人于其宗国皆有存亡继绝之思,故录之。”陈奂认为《河广》是宋桓夫人希望宋桓公渡河救卫的诗,和《毛序》稍有不同。《毛序》的说法有什么根据,不得而知。至于陈奂,虽言之凿凿,但今人多不信其说。录此作为参考。(程俊英)
【赏析二】
奇特的夸张,往往能在出人不意之中,发挥令人拍案叫绝的强烈感染效果。
所以中国古代诗人李白,状摹北方冬日之飞雪,便出口呼曰:“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如“席”之雪铺天而降,那是怎样一种旋转朔风的天地壮观!若非夸张,怎能有这种惊心动魄的奇境跃现?西方一位作家,赞叹祖国大地之肥沃,便忽生奇思:“你就是在那里插上一根车杠,也会长出枝叶来!”大地之丰饶,正是借助这匪夷所思的夸张,造出了只有在神话中才可见到的奇迹!那摇曳着绿叶青枝的无数“车杠”,该带给你怎样的惊奇和狂喜?
《卫风·河广》之传诵千古,所得力者亦在其夸张之奇特。诗中的主人公,按《毛序》旧说当是归于卫国的卫文公之妹宋襄公之母,因为思念儿子,又不可违礼往见,故有是诗之作;现代的研究者多不从此说,而定其为客旅在卫的宋人,急于归返父母之邦的思乡之作。因为在卫与宋国之间,横亘着壮阔无涯的黄河,诗之开篇即从对黄河的奇特设问发端——
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发源于“昆仑”的万里大河,在古人心目中本是“上应天汉”的壮浪奇川。当它从天泻落,如雷奔行,直闯中原大地之际,更有“览百川之弘壮”、“纷鸿踊而腾鹜”之势。对这样一条大河,发出否定式的“谁谓河广”之问,简直无知得可笑!但是,我们的主人公非但不以此问为忤,而且断然作出了傲视旷古的回答:“一苇杭之!”他竟要驾着一支苇筏,就将这横无际涯的大河飞越——想像之大胆,因了“一苇”之夸张,而具有了石破天惊之力。
凡有奇特夸张之处,必有超乎寻常的强烈情感为之凭借。诗中的主人公为什么面对黄河,会断然生发“一苇杭之”的奇想?那是因为在他的内心,此刻正升腾着无可按抑的归国之情。接着的“谁谓宋远?跂予望之”,正以急不可耐的思乡奇情,推涌出又一石破天惊的奇思。为滔滔黄河横隔的遥远宋国,居然在踮脚企颈中即可“望”见(那根本不可能),可见主人公的归国之心,已急切得再无任何障碍所可阻隔。强烈的思情,既然以超乎寻常的想像力,缩小了卫、宋之间的客观空间距离;则眼前的小小黄河,又怎么不可以靠一苇之筏超越?
所以当诗之第二章,竟又以“谁谓河广,曾不容刀”的夸张复叠时,读者便不再感到吃惊或可笑,反倒觉得这“奇迹”出现得完全合乎情理。强烈的感情不仅催发了作诗者的奇思,也催发了读诗者一起去大胆想像:夸张之荒谬已被情感之认同所消解,现实已在奇情、奇思中“变形”。此刻出现在你眼中的主人公形象,当然已不再是隔绝在黄河这边徙倚的身影,而早以“一苇”越过“曾不容刀”的大河,化作在所牵念的家里欣然“朝食”的笑颜了……
以突兀而来的发问,和奇特夸张的答语构成全诗,来抒泻客旅之人不可遏制的思乡奇情,是《河广》艺术表现上的最大特色。否定式的发问,问得如一泻汪洋的黄河怒浪之逆折;石破天惊的夸张,应答得如砥柱中流的峰峦之耸峙。其间所激荡排奡着的,便是人类所共有的最深切的思乡之情,它怎能不令千古读者为之而动容?(潘啸龙)
谁说河很宽?一片苇筏就能航过去。
谁说天很高?踮起脚很就能向上张望。
谁说黄河很宽?难以容纳小木船。
谁说天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