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祛qū 【名】 衣袖 1.祛,衣袂也 ——《说文》 祛尺二寸 ——《礼记·王藻》(按,析言之,则袖曰袂,袖口曰祛。) 掺执子之祛兮 ——《诗·郑风·遵大路》 羔裘豹祛 ——《诗·唐风·羔裘》 左祛挂于博桑 ——《楚辞·哀时命》 (晋文公)逾垣而走,(寺人)披斩其袪 ——《左传》 2.专指袖口:袪裼(缘饰袖口) -------------------------------------------------------------------- 祛qū 【动】 除去,驱逐:~暑;~瘀;~风 1.祭神以求去祸除灾 祛,去也。——《广韵·释诂二》 惑祛吝亦泯——《文选·殷仲文南州桓公九井作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62诗》 2.祛邪(驱除邪恶);祛退(驱除);祛逐(驱逐邪妖、灾异);祛褪(驱除);祛机(驱除机心);祛蠹除奸(驱除祸害,消除奸佞) 3. 除去,消除:祛妄(除去虚妄);祛尘(除去尘垢);祛湿(中医学用语,消除湿邪的统称) 4. 消散 权舆天地未祛,睢睢盱盱。——汉·扬雄《剧秦美新》 5.祛累(解除尘俗的牵累);祛练神明(佛教语,修智慧,断烦恼。意谓去除尘念,修炼智慧,便可成佛) 褪 tuì 〈动〉 减色;消退 [fade]。如:褪落(消失;减退衰落) [方]∶藏;缩 [hide(one's hands in sleeves)]。如:手褪在袖里 退,后退 [move backward;fall back]。如:趋前褪后 另见tùn 褪色 tuìsè [fade]∶颜色失去鲜艳;变得暗淡 这幅油画珍藏40年没褪色 褪 tùn 〈动〉 (形声。从衣,退声。这个后起字,解作卸衣、花谢、色减、退却。本义:卸衣) 同本义 [take off] 褪,卸衣也。——《韵会》 那更梅花褪。——赵长卿《点绛唇》 又如:褪落(卸脱) 消除[vanish] 春事阑珊,山村未褪寒。——陆游《蔬饭》 凋萎[wether] 梅子褪花时,直与黄梅接。——宋·辛弃疾《生查子》 解除[relieve] 说着,就把弹弓褪下来,递将过去。——《儿女英雄传》 宽缓[loose] 消瘦休文,顿觉青衫褪。——宋·赵鼎《点绛唇》 另见tuì 褪去 tùnqù [take off] 脱掉(衣服等) 褪套儿 tùntàor [方] [break loose;free oneself;get oneself free]∶挣脱绳索 [shake off responsibility]∶比喻摆脱应负的责任
你想问的是去和祛吧
首先,发音就不一样“祛”的发音是[qū] ,去是[qù]
祛”,是“驱赶”、“赶走”的意思,多用于驱鬼辟邪等。
“去”,表示除掉、消灭的意思。
去的范围更广
去和祛怎么区别如下:
一、读音不同。【去】的拼音为【qù】,念第四声。【祛】的拼音为【qū】,念第一声。
二、词性不同。【去】可用作动词、形容词、介词、名词。【祛】只可以用作动词和名词。
三、释义不同。
(一)【去】的释义:
(1)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与“来”相对:~处。~路。~国。
(2)距离,差别:相~悬殊。
(3)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年。~冬今春。
(4)除掉,减掉:~掉。~皮。~势(a.阉割;b.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
(5)扮演戏曲中的角色:他~男主角。
(6)用在动词后,表示趋向:上~。进~。
(7)用在动词后,表示持续:信步走~。
(8)失去,失掉:大势已~。
(二)【祛】的释义:
(1)祭神以求去祸除灾。
(2)祛邪(驱除邪恶);祛退(驱除);祛逐(驱逐邪妖、灾异);祛褪(驱除);祛机(驱除机心);祛蠹除奸(驱除祸害,消除奸佞)
(3)除去,消除:祛妄(除去虚妄);祛尘(除去尘垢);祛湿(中医学用语,消除湿邪的统称)
(4)消散
(5)祛累(解除尘俗的牵累);祛练神明(佛教语,修智慧,断烦恼。意谓去除尘念,修炼智慧,便可成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65佛)
(6)见祛祛:强健貌。
(7)禳,驱除妖邪。
(8)袖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