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旧唐书·杜景俭传》参考译文:
杜景俭,冀州武邑人。少年时应试中明经举,任殿中侍御史。出朝任益州录事参军。当时,隆州司马房嗣业调任益州司马,任职令未到,房嗣业就要视事,又鞭打僚吏,想以此来显示自己的威风,,杜景俭对他说“:公虽然受命担任此州司马,但州司还未接到命令。为什么为了这数日之禄,连九重之旨也等不得,就慌忙火急地视事,这不太过于心急了吗?”房嗣业更加恼怒,杜景俭又说:“公现在凭咫尺之制书,真伪未知,就想揽一州之权,哪个能担保你真假呢?扬州之祸,不是这一样的情况吗!”说完喝斥左右散去,房嗣业羞愧而止。不久,又有命令房嗣业任荆州司马,竟未如志。益州的僚吏为这件事赞杜景俭说“:录事的心意与天通,益州司马折威风。”杜景俭由此渐渐知名。后入朝任司宾主簿,转调司刑丞。
天授年中(691),杜景俭与徐有功、来俊臣、侯思止专门处理案件,当时人们传扬说:“遇徐、杜必生,遇来、侯必死。”他又迁任洛州司马,不久又调任凤阁侍郎,行宰相职权。武则天曾因秋季院内长出梨花一枝而问宰相“:这是什么吉祥之兆?”诸宰相答道“:陛下的恩德连草木都得到了,所以能够秋木再花,即使周文王德及行苇,也不能超过。”杜景俭独说:“按《洪范五行传》:‘阴阳不能混乱,违反了就会有灾。’《春秋》也讲‘:冬无过甚的阳气,夏无过甚的阴气,春天无凄风,秋天无苦雨。’今已到了秋天,草木落,但是忽然生出此花,混乱阴阳。臣考虑陛下布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39政施令,是否有亏于礼典;兼之臣等虽列名宰臣,本应依据天理来理顺万物,却理而不能顺,这是臣的罪过。”因此二拜而谢罪,武则天道:“卿真宰相也!”
延载初年(694),杜景俭被凤阁侍郎周允元检举说他是李昭德的党羽,降职调秦州刺史。后又任司刑卿。圣历二年(699),又任内阁侍郎,行宰相职权。当时,契丹入侵,河北各州多攻陷。等到事已平定,河内王武懿宗将要判罪。杜景俭认为都是形势逼迫,非出本心,请全部予以宽宥。武则天竟听从了杜景俭的意见。一年多,杜景俭调任秋官尚书,因漏泄机密,贬到并州任长史。在途中病逝,追赠相州刺史。
原文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左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书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梠,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78988e69d83333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畯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乂代武镇成都,英乂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耒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九。
子宗武,流落湖、湘而卒。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来阳迁甫之柩,归葬于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旧唐书·列传第十九》侯君集原文及翻译】
★完整版★
【原文】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也。性矫饰,好矜夸,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乃以武勇自称。太宗在藩,引入幕府,数从征伐,累除左虞侯、e79fa5e98193e78988e69d83365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渐蒙恩遇,参预谋议。建成、元吉之诛也,君集之策居多。太宗即位,迁左卫将军,以功进封潞国公,赐邑千户,寻拜右卫大将军。贞观四年,迁兵部尚书,参议朝政。
时将讨吐谷浑伏允,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以君集及任城王道宗并为之副,平吐谷浑而还。十一年,与长孙无忌等俱受世封,授君集陈州刺史,改封陈国公。明年,拜吏部尚书,进位光禄大夫。君集出自行伍,素无学术,及被任遇,方始读书。典选举,定考课,出为将领,入参朝政,并有时誉。
高昌王麴文泰时遏绝西域商贾,太宗征文泰入朝,而称疾不至,诏以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讨之。及军至碛口,而文泰卒,其子智盛袭位。智盛计无所出,遂开门出降。君集分兵略地,遂平其国,俘智盛及其将吏,刻石纪功而还。君集初破高昌,曾未奏请,辄配没无罪人,又私取宝物。将士知之,亦竞来盗窃,君集恐发其事,不敢制。及京师,有司请推其罪,诏下狱。中书侍郎岑文本以为,功臣大将不可轻加屈辱,遂上疏祈免。疏奏,乃释。
君集自以有功于西域,而以贪冒被囚,志殊快快。十七年,张亮以太子詹事出为洛州都督,君集激怒亮曰:“何为见排?”亮曰:“是公见排,更欲谁冤!”君集曰:“我平一国,还触天子大嗔,何能抑排!”因攘袂曰:“郁郁不可活,公能反乎?当与公反耳。”亮密以闻,太宗谓亮日:“卿与君集俱是功臣,君集独以语卿,无人闻见,若以属吏,君集必言无此。两人相证,事未可知。”遂寝其事,待君集如初。寻与诸功臣同画像于凌烟阁。
时承乾在东宫,恐有废立,又知君集怨望,遂与通谋。君集子婿贺兰楚石时为东宫千牛,承乾今数引君集入内,问以自安之术。君集以承乾劣弱,意欲乘衅以图之,遂赞承乾阴图不轨,尝举手谓承乾:“此好手,当为用之。”
及承乾事发,君集被收,楚石又诣阙告其事。太宗亲临问日:“我不欲令刀笔吏辱公,故自鞫①验耳。”君集辞穷。太宗谓君集日:“与公长诀矣,自今而后,但见公遗像耳!”因欺欷下泣。遂斩于四达之衢,籍没其家。君集临刑,容色不改,谓监刑将军日:“君集岂反者乎,蹉跌至此!然尝为将,破灭二国,颇有微功。为言于陛下,乞令一子以守祭祀。”由是特原其妻及一子,徙于岭南。
(《旧唐书.列传第十九》)
【译文】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生性矫揉造作,骄傲自负并喜好自我夸耀,玩弄弓箭却不能精通其技法,却以武勇自称。太宗做藩王时,把他引入幕府,多次跟随太宗征战,屡次升迁做了左虞侯、车骑将军,被封为全椒县子。渐渐地蒙受太宗的恩遇,参预谋划大事。李建成、李元吉被诛杀一事,侯君集出了很多主意,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太宗即位后,升任左卫将军,因为功劳大,加封为潞国公,赐给食邑一千户,不久又任命为右卫大将军。贞观四年,又升任兵部尚书,参议朝政。
当时朝廷将要征讨吐谷浑伏允,任命李靖为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让侯君集和任城王李道宗一起做李靖的副手,平定了吐谷浑回来。贞观十一年,与长孙无忌等人一起都受到了世袭封赏,朝廷授予侯君集陈州刺史之职,又改封陈国公。第二年,任命为吏部尚书,进爵位为光禄大夫。侯君集行伍出身,向来没有学问,等到被皇上重用后,才开始读书。主管官员的选拔事务,评定考核官员的政绩。出国门为将领,带兵作战;入朝廷则参预朝政,在当时都很有声望。
高昌王麴文泰当时禁止西域商人通行,太宗征召麴文泰入朝,他却称病不来,太宗下诏书任命侯君集为交河道行军大总管去讨伐他。等到大军到达碛口a-,麴文泰就死了,他的儿子麴智盛继位。麴智盛一点办法都没有,于是只有打开城门出来投降。侯君集分兵攻占各地,于是平定了高昌国,俘获了麴智盛及其将领官吏,立石碑纪功后返回。侯君集刚打败高昌时,还未曾奏请朝廷,就流配抄没无罪的人,又私自拿取宝物。将士们知道以后,也竟相地来盗窃,侯君集担心自己的行为暴露,就不敢制止别人乱来。到了京师后,有关官员向朝廷请求追究他的罪责,下诏将他打入狱中。中书侍郎岑文本认为,功臣大将不能轻易地加以屈辱,于是上疏请求赦免侯君集的罪过。皇帝看了奏章,才把侯君集释放了。
侯君集自以为讨伐西域有功,却因贪图钱财被囚禁,心中实在不痛快。贞观十七年,张亮以太子詹事的官衔外放洛州都督,侯君集故意激怒张亮说:“你为什么受到排挤呀?”张亮说:“你也遭到排挤,还要说谁冤枉呢?”侯君集说:“我平定一国,回来却被天子如此的责怪,怎么能受到这样的压制排挤?”于是捋起袖子说:“郁闷得活不下去了,您能造反吗?我将一定和你一起造反。”张亮悄悄地把这事报告给了皇上,太宗对张亮说:“你和侯君集都是功臣,侯君集单独和你说的话,没有别人听见,假若把他交给司法官员审理,侯君集一定会否认此
事。两人互相对证,事情也说不清楚。”于是就把这件事压了下来,对待侯君集依然像从前一样。不久侯君集和其他一些功臣在凌烟阁上被画功臣像一起进行了表彰。
这个时侯李承乾立为东宫太子,担心有朝一日被废而地位不保,又知道侯君集对朝廷心怀不满,于是就和他勾结起来一块谋反。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当时做东宫千牛,李承乾让他多次带侯君集进入东宫,向他咨询如何自保的办法。侯君集认为李承乾劣弱,想要乘机谋反,于是就帮助李承乾暗中图谋不轨,曾经举着手对李承乾说:“这是双好手,应当被您使用。”
等到李承乾谋反之事败露,侯君集也被拘捕,贺兰楚石又到朝廷告知此事。太宗亲自审问说:“我不想让那些办案的文吏来侮辱你,所以我亲自审问你。”侯君集无言答对。太宗对侯君集说:“和你永别了,从今以后,只能看到你的遗像了!”因此哽咽落泪。于是在十字路口杀了他,查抄了他的家产。侯君集临刑的时候,颜色不改,对监刑将军说:“我侯君集难道是反叛的人吗?只是失误受挫到了这个地步!然而,我曾经做过将领,灭了两个国家,也还有点小功劳。请替我向陛下求情,请陛下能为我留下一个儿子,将来能为我守孝扫扫墓,上上坟吧。”因此皇帝特赦他的妻子和一个儿子的死罪,流放到岭南。
[注]①鞫:审讯、查问。
祝你开心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