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结草衔环】 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渴者易饮】 口渴的人喝什么都觉得甘甜。 旧时比喻久经苛政而最知对德政感恩。
【千恩万】一再表示感恩和谢意。
形容人要感恩的成语有很多,比如感恩戴德、感恩图报、感恩怀德、寸草衔结、结草衔环、舍身图报、涌泉相报、巨鳌戴山、千恩万谢、怀德畏威等。
一、感恩戴德
【解释】: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出自】:《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今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白话文:“现在都感恩戴德,怀着报答之心。”
【示例】:偶有一个狡滑的民贼出来,略用些小恩小惠来抚弄他,他便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63欢天喜地感恩戴德。 ——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第三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感恩怀德、感激涕零、感恩图报、以德报怨、感恩戴义、深恶痛绝、蒙恩被德、感恩荷德
【反义词】兔死狗烹、恩将仇报、不识抬举
二、以德报怨
【解释】: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出自】:《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白话文:“有人说:‘以德报怨怎么样?’你说:‘用什么报答?以直报怨,以德报恩。’”
【近义词】不念旧恶、以德报德、报怨以德、隐恶扬善、忘本负义、以直报怨、感恩戴德、以直抱怨
【反义词】刻骨仇恨、孤恩负德、恩将仇报
三、感恩怀德
【解释】:感激别人的恩德。
【出自】:《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勇过聂政,功逾介子,可谓杀身成仁,释生取义者矣”南朝·宋·裴松之注:“古之舍生取义者,必有理存焉,或感恩怀德,投命无悔,或利害有机,奋发以应会,诏所称聂政、介子是也。”
白话文:“聂政勇敢超过,成功越过介子,可以说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了”南朝宋.裴松之注.:“古代的舍生取义的,一定有道理存在,有的人感恩戴德,投入命运不会后悔,或者利害有机,奋发而应会,诏令所说聂政、介子对的。”
【近义词】感恩戴德、感恩荷德
【反义词】忘恩负义
四、寸草衔结
【解释】:比喻虽然力薄,亦当感恩图报。
五、结草衔环
【解释】: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
白话文:“到辅氏之战,颗看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绊倒在地,所以获得的。”
【示例】:俺田家祖上一百世的祖宗,做鬼都感激二位爷的恩典,结草衔环,一定会报答你二位的。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四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比喻感恩戴德,至死不忘
【近义词】感恩图报、知恩报德、饮水思源、感恩报德
【反义词】恩将仇报、过河抽板、以德报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感恩戴德
百度百科-以德报怨
百度百科-感恩怀德
百度百科-寸草衔结
百度百科-结草衔环
感恩的成语有:感激涕零、感激不尽、感恩戴德、感恩图报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65、千恩万谢、谢天谢地、感遇忘身、结草衔环、感同身受、敬谢不敏
一、感激涕零
解释:涕:眼泪;零:落。 因感激而流泪。形容极度感激。
出处: 唐·刘禹锡《平蔡行》诗:“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译文:路旁偶遇老伙伴,携双手回忆往事。相互交流悲、喜感受。寓意:内心孤苦少有人问,偶与老伙伴倾诉衷肠。
二、感恩戴德
解释:戴:尊奉,推崇。 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出处:《三国志·吴志·骆统传》:“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
译文:让他们都感激所受的恩义,而怀有报答的意愿。
三、感恩图报
解释:图:设法。 感激别人的恩情而想办法回报。
出处: 宋·曾巩《上欧阳舍人书》:“其感与报;宜若何而图之。”
译文:“他很感动想要报答,我们应该表现的怎么样,安排下后来图谋他 。
四、结草衔环
解释: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 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多谢大娘子;小人结草衔环;此恩必当重报!”
译文:多谢大娘子,我定当感恩报德,至死不忘,这个恩情一定报答。
五、敬谢不敏
解释: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 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出处: 春秋·《左传·子产坏晋馆垣》:“使士文伯谢不敏焉。”
译文:于是就派士文伯去向子产表示歉意,恭敬地承认晋国对这件事处理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