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成语大世界欢迎您的到来
您的位置:荆门成语大世界 > 成语造句 > 饮酒二十首其一的注释和译文-饮酒二十首的注释译文

饮酒二十首其一的注释和译文-饮酒二十首的注释译文

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因为我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闲淡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啊,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饮酒二十首》其一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译文:
  一只惶惶不安的失群鸟,日暮还在徘徊独飞。没找到合适的栖息之处。夜晚叫声悲切,依依恋恋,不肯远去。因遇孤生松,收敛翅归依。寒冷的劲风使万木凋谢,而松树独不衰。我像这只飞鸟一样,总算找到归所,千载不相违。
  作者要表达的意思:
  这首诗以失群鸟依孤独松,比喻自己隐居守志,终身得所。
  创作背景: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饮酒》二十首以“醉人”的语e69da5e6ba90e799bee5baa6e997aee7ad94335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骚不平。从诗的情趣和笔调看,可能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东晋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杀之自立,建刘宋王朝。《述酒》即以比喻手法隐晦曲折地记录了这一篡权易代的过程,对晋恭帝以及晋王朝的覆灭流露了无限的哀惋之情。此时陶渊明已躬耕隐居多年,乱世也看惯了,篡权也看惯了,但这首诗仍透露出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1、原诗:

饮酒其二十(节选)
陶渊明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2、译文:

伏羲神农已遥远,世间少有人朴真。鲁国孔子心急切,补救阙失使其淳。

小序
(1)兼:加之,并且。比:近来。夜已长:秋冬之季,逐渐昼短夜长,到冬至达最大限度。  (2)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独尽:独自干杯。  (3)忽焉:很快地。  (4)辄:就,总是。  (5)诠(quán全)次:选择和编次。  (6)聊:姑且。故人:老朋友。书:抄写。  (7)尔:“而已”的合音,罢了。
其一
(1)衰荣:这里是用植物的衰败与繁荣来比喻人生的衰与盛、祸与福。无定在:无定数,变化不定。更:更替,交替。共之:都是如此。
(2)邵生:邵平,秦时为东陵侯,秦亡后为平民,因家贫而种瓜于长安城东,前后处境截然不同。
(2)代谢:更替变化。人道:人生的道理或规律。每:每每,即常常。兹:此。
(3)达人:通达事理的人;达观的人。会:指理之所在。逝:离去,指隐居独处。
(4)忽:尽快。筋:指酒杯。持:拿着。
其二
(1)云有报:说是有报应。指善报。夷叔:伯夷、叔齐,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兄弟二人因都不肯继位为君而一起出逃。周灭商后,二人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指野菜)而食,最后饿死。
(2)苟:如果。何事:为什么。立言:树立格言。《史记·伯夷列传》:“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絮行如此而饿死。”
(3)九十行带索:《列子·天瑞)说隐士荣启期家贫,行年九十,以绳索为衣带,鼓琴而歌,能安贫自乐。况:甚,更加。当年:指壮年。
(4)固穷节:固守穷困的节操。
其三
(1)道丧:道德沦丧。道指做人的道理,向:将近。惜其情:吝惜自己的感情,即只顾个人私欲。
(2)世间名:指世俗间的虚名。
(3)这两句是说,所以重视自身,难道不是在一生之内?言外之意是说,自苦其身而追求身后的空名又有何用!
(4)复能几:又能有多久。几:几何,几多时。倏:迅速,极快。
(5)鼎鼎:扰扰攘攘的样子,形容为名利而奔走忙碌之态。此:指“世间名”。
其四
(1)栖栖:心神不安的样子。
(2)定止:固定的栖息处。止:居留。
(3)厉响:谓鸣声激越。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4)值:遇。敛翩:收起翅膀,即停飞。
(5)劲风:指强劲的寒风。
(6)已:既。违:违弃,分离。
其五
(1)结庐 :构筑房屋。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2)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3)尔:这样。
(4)日夕:傍晚。
(5)相与﹕相伴。
(6)见:看见(读jiàn),动词。
其六
(1)行止:行为举止。端:种,类。
(2)苟:如果。相形:互相比较。雷同:人云亦云,相同。毁誉:诋毁与称誉。
(3)三季;指夏商周三代的末期。达士:贤达之人。尔:那样。
(4)咄咄(duō):惊怪声。俗中愚:世俗中的愚蠢者。黄绮:夏黄公与绮里,代指“商山四皓”。
其七
(1)裛(yì):通“浥”,沾湿。掇(duo):采摘。英:花。
(2)泛:浮。意即以菊花泡酒中。此:指菊花。忘忧物:指酒。远:这里作动词,使远。遗世情:遗弃世俗的情怀,即隐居。
(3)壶自倾:谓由酒壶中再往杯中注酒。
(4)群动:各类活动的生物。息:歇息,止息。趋:归向。
(5)啸傲:谓言动自在,无拘无束。轩:窗。得此生:指得到人生之真意,即悠闲适意的生活。
其八
(1)没:掩没。
(2)凝霜:犹严霜。殄(tiān):灭绝,绝尽。异类:指除松以外的其它草木。卓然:高高挺立的样子。见:同“现”,显露。
(3)连林:树木相连成林。众乃奇:大家才感到惊奇。乃:才。
(4)壶:指酒壶。柯:树枝。远望时复为:即“时复为远望”的倒装句。意思是还时时向远处眺望。
(5)何事:为什么。绁(xiè):拴,捆绑。尘羁:尘世的羁绊。犹言“尘网”。
其九
(1)倒裳:倒着衣服.忙着迎客,还不及穿好衣服。
(2)好怀:好心肠.
(3)乖:违背。
(4)尚同:同流合污。
(5)汩:音古,搅混。
(6)纡辔:拉着车倒回去。
(7)讵:岂。
其十
(1)远游:指宦游于远地。东海隅(yú):东海附近。这里当指曲阿,在今江苏省丹阳县。
(2)迥(jiōng):远。风波阻中涂:因遇风浪而被阻于中途。涂:同“途”。
(3)然:如此,这样。为饥所驱:被饥饿所驱使。
(4)倾身:竭尽全身力气;全力以赴。营:谋求。少许:一点点。
(5)非名计:不是求取名誉的良策。息驾:停止车驾,指弃官。
其十一
(1)颜生:即颜回,字子渊,春秋时鲁国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e68a84e8a2ad7a686964616f336。称为仁:被称为仁者;以仁德而著称。《论语·雍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孔子家语》:“回之德行著名,孔子称其仁焉。”荣公:即荣启期,春秋时隐士。有道:指荣启期能安贫自乐。
(2)屡空:指颜回生活贫困,食用经常空乏。
(3)枯槁:本指草木枯萎,这里指贫困憔悴。
(4)称(chèn)心:恰合心愿。固:必。
(5)客:用人生如寄、似过客之意,代指短暂的人生。
(6)裸葬:裸体埋葬。恶:不好。意表:言意之外的真意,即杨王孙所说的“以反吾真”的“真”。
其十二
(1)长公:张挚,字长公,西汉人,曾“官至大夫,免。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史记·张释之列传》)。壮节:壮烈的气节。失时:指失去了从政的时机。
(2)杜门:谓闭门不出。杜:堵塞,断绝。
(3)仲理:指东汉杨伦。高风;高尚的品格、操守。兹:此,这里。
(4)往:去。指出仕。已:止,停。指辞官归隐。狐疑:犹豫不决。
(5)去去:这里有“且罢”、“罢了”的意思。曹植《杂诗·转蓬离本根》:“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奚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奚:何。
(6)摆落:摆脱。悠悠谈:指世俗妄议是非的悠谬之谈。余所之:我所去的地方,指隐居。之:往,到。
其十三
(1)同止:在一起,同一处。取舍:采取和舍弃,选择。邈异境:境界迎然不同。
(2)领:领会,理解。
(3)规规:浅陋拘泥的样子。兀(wù)傲:倔强而有锋芒。差(chā):比较上,尚,略。颖:才能秀出,聪敏。
(4)酣中客:正在畅饮的人。
其十四
(1)故人:老朋友。挈(qiè)壶:提壶。壶指酒壶。相与至结伴而来。
(2)班荆:铺荆于地。荆:落叶灌木。这里指荆棘杂草。
(3)行次:指斟酒、饮酒的先后次序。
(4)这两句是说,在醉意中连自我的存在都忘记了,至于身外之物又有什么可值得珍贵的呢?
(5)悠悠:这里形容醉后精神恍惚的样子。迷所留:谓沉缅留恋于酒。深味:深刻的意味。这里主要是指托醉可以忘却世俗,消忧免祸。
其十五
(1)乏人工:缺少劳力帮手。
(2)班班:显明的样子。《后汉书·赵壹传》:“余畏禁不敢班班显言。”
(3)悠:久远。少至百:很少活到百岁。
(4)委穷达:犹“委命”。委:听任。穷达:指穷达之命。素抱:平索的怀抱,即夙志。
其十六
(1)罕人事:很少有世俗上的交往。游好:游心,爱好。六经:六种儒家经典,指《诗》、《书》、《易》、《礼》、《乐》、《春秋》。这里泛指古代的经籍。
(2)行行:不停地走,比喻时光流逝。向:接近。不惑:指四十岁。淹留:久留,指隐退无成:指在功名事业上无所成就。
(3)竟:最终。抱:持,坚持。固穷节:穷困时固守节操,意即宁可穷困而不改其志。饱:饱经,饱受。更:经历。
(4)弊庐:破旧的房屋。交:接。悲风:凄厉的风。没:掩没,覆盖。庭:庭院。
(5)这两句写寒夜饥寒交迫的窘状,即《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诗中所说“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之意。
(6)孟公:东汉刘龚,字孟公。皇甫谧《高士传》载:“张仲蔚,平陵人。好诗赋,常居贫素,所处蓬蒿没人。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陶渊明在这里是以张仲蔚自比,但是慨叹自己却没有刘龚那样的知音。翳(yì):遮蔽,隐没。此处有“郁闷”之意。
其十七
(1)薰:香气。脱然:轻快的样子。萧艾:指杂草。
(2)行行:走着不停。失:迷失。故路:旧路,指隐居守节。“失故路”指出仕。任道:顺应自然之道。
(3)鸟尽废良弓:《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比喻统治者于功成后废弃或杀害给他出过力的人。
其十八
(1)子云:扬雄,字子云,西汉学者。嗜(shì):喜欢,爱好。
(2)时:常常。赖:依赖,依靠。好(hào)事人:本指喜欢多事的人,这里指勤学好问之人。载醪(láo):带着酒。祛所惑:解除疑惑问题。《汉书·扬雄传》说扬雄“家素贫,耆(嗜)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
(3)是谘(zī):凡是所询问的。无不塞:无不得到满意的答复。塞:充实,充满。
(4)伐国:《汉书·董仲舒传》:“闻昔者鲁公问柳下惠:‘吾欲伐齐,如何?’柳下惠曰:‘不可。’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渊明用此典故代指国家的政治之事。
(5)用其心:谓谨慎小心,仔细考虑。失:过失,失误。显默:显达与寂寞,指出仕与归隐。
其十九
(1)畴昔:往昔,过去。投耒:放下农具。这里指放弃农耕的生活。
(2)将养:休息和调养。不得节:不得法。节:法度。馁(něi):饥饿。固缠己:谓自己无法摆脱。
(3)向立年:将近三十岁。渊明二十九岁始仕为江州祭酒,故曰“向立年”。志意多所耻:指内心为出仕而感到羞耻。志意:指志向心愿。
(4)遂:于是。尽:完全使出,充分表现出来。介然分:耿介的本分。介然:耿介,坚贞。介然,坚固貌。”田里:田园,故居。
(5)冉冉:渐渐。星气流:星宿节气运行变化,指时光流逝。亭亭:久远的样子。一纪:十二年。这里指诗人自归田到写作此诗时的十二年。
(6)世路:即世道。廓悠悠:空阔遥远的样子。杨朱:战国时卫人。止:止步不前
(7)挥金事:《汉书·疏广传》载:汉宣帝时,疏广官至太子太傅、后辞归乡里,将皇帝赐予的黄金每天用来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挥金甚多。恃:依靠,凭借。这里有慰籍之意。
其二十
(1)羲农:指伏羲氏、神衣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去:离开。真:指真淳的社会风尚。
(2)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鲁中叟:鲁国的老人,指孔子,弥缝:弥补,补救行事的闭失。
(3)凤鸟虽不至:凤鸟即凤凰。古人认为凤凰是祥瑞之鸟,如果凤凰出现,就预示将出现太平盛世。《论语·于罕》:“凤鸟不至,河图不出,吾已矣夫!”礼乐暂得新: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后经孔于的补救整理,“礼乐自此可得而述”,才又得以复兴。
(4)洙泗:二水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北。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辍(chuò):中止,停止。微响:犹微言,指精微要妙之言。《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没而微言绝”。漂流:形容时光的流逝。逮(dài):至,到。狂秦:狂暴的秦朝。
(5)这两句指秦始皇焚书事。
(6)区区:少,为数不多。诸老翁:指西汉初年传授经学的饱学长者,如伏生、申培、辕固生、韩婴等人。为事:指传授经学之事。
(7)绝世:指汉代灭亡。六籍:指六经。亲:亲近。
(8)驰车走:指追逐名利之徒奔走不息。走:奔跑。不见所问津:指没有像孔子那样为探求治世之道而奔走的人。
(9)快饮:痛饮,畅饮。头上巾:这里特指陶渊明自己所戴的漉酒巾。
(10)多谬误:谓以上所说,多有错误不当之处。这实际上是反语,为愤激之言。
小序
我闲居之时很少欢乐,加之近来夜已渐长,偶尔得到名酒,无夜不饮。对着自己的身影独自干杯,很快就醉了。醉了之后,总要写几句诗自乐。诗稿于是渐多,但未经选择和编次。姑且请友人抄写出来,以供自我取乐罢了。
其一
一只惶惶不安的失群鸟,日暮还在徘徊独飞。没找到合适的栖息之处。夜晚叫声悲切,依依恋恋,不肯远去。因遇孤生的松树,收敛翅归依。寒冷的劲风使万木凋谢,而松树独自不衰老。我像这只飞鸟一样,总算找到归所,千年不相违背。
其二
自己虽构屋居住人间,但没有世俗车马往来的喧闹。这是因为自己的心远离尘俗,所以即使身居闹市,也如同在偏远的地方一样,不受干扰。苏轼说:“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这两句是说无意中偶见南山,从南山胜境和悠然自得的心情,与自己隐居的生活中,感受到真意妙趣。日落时分,山景尤佳,飞鸟相伴而还。万物各顺其自然,这里有很深的奥妙,欲辨而忘其言不能辨。
其三
世上人们的行为有千万种,谁知怎么叫是,怎么叫非?有些人只简单粗略的从事情表面看是非,就随着别人表示赞誉或诋毁。夏商周三代以来,这种事情很多,但豁达之士有自己的主见,不随声附和。世俗中愚妄之辈咄咄逼人,但自己不能雷同,决计归隐。
其五
把房屋建在人群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喧嚣。你问我如何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是因为我的)心远在闹市之外,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无意中看见了南山。(傍晚南山)山气氤氲(yīn yūn ),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优美,更有飞鸟结伴而归。这其中蕴含着隐居生活的真正意义,想要说出来,却忘记了该如何用语言表达。(此中:此时此地的情景,指山中景象,也指隐逸生活。)
其六
清晨闻见扣门声,没等穿好衣裳就跑着去开,原来是好心的老农,提着酒,打远来问候我,劝慰我,怀疑我的所作所为不和时宜,违背世俗。田父说:“破衣茅屋,不是高栖之地,整个社会都崇尚同流合污,希望你也能随波逐流。屈原在《楚辞·渔父》中说:‘世人皆浊,何不汩其泥而扬其波?’”  诗人回答田父说:“深感父老好心相劝,但自己的天性很少能与人和谐一致。重返仕途诚然是可以学的,但违背自己的本性去做,岂非糊涂!暂且一起欢饮吧,我的车驾不可能返回。归隐的决心已定,再说也没用。”
其七
有二客虽同一居处,但取舍态度完全不同。一客常独醉,一客终年醒。两个人互相讥笑,对方讲的话,谁也听不进去。醒者小心拘谨是多么愚钝,醉者颓然狂放倒比较聪慧。邱嘉穗《东山草堂陶诗笺》说:“醒非真醒而实愚。醉非真醉而实颖”。告诉那些醉酒的人,日落后应该秉烛夜饮。
其八
少年时很少与外界人事交往,所好者是儒家六经。已经年岁高了,但学业停滞事业无成。自己抱着“君子固穷”的节操隐居田园,历尽饥寒之苦。悲风袭击破屋,前庭长满荒草。因为饥寒不能入睡,所以披衣起来,坐待天明。偏偏晨鸡不肯报晓,夜显更长。没有能理解自己的知己,所以我的所作所为,终将受到掩蔽而无法表白。
其九
赏析生长在前庭的幽兰,饱含芳香,等待清风吹来。因为清风才能把它的芳香吹到远方,以别蒿艾。我好像失去方向,不认旧路。我想隐居田园,顺其自然,路子就能走通。我觉悟到归田隐居是对的,因飞鸟已尽,良弓该收藏了。
其十
过去曾经远离家乡到外面求官,直至到了东海边沿。道路漫长遥远,中途又受阻于动荡不定的风波。是谁促使我离家求官的呢?似乎是饥饿所驱使的吧。极尽全力只为营求温饱,获得温饱只需用少许的精力就可满足而绰绰有余了。恐怕这并非良策,还是勒马回归避人独居吧!
其十一
陶渊明过着宁静的乡居生活。这一天,他邀请友人松下坐饮。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喝酒没有桌凳可凭,只好铺荆于地,宾主围坐。没有丝竹音乐,只能听风吹松叶,只能听父老杂乱言。此情此景,酒不醉人人自醉。  在醉意朦胧中,自我意识消失了,诗人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使人看到醉态可掬的诗人形象。  诗人最后说:有些人迷恋于虚荣名利,而我则知“酒中有深味”。魏晋以来,名士崇尚自然,嗜酒如命,他们所追求的是与自然冥合的境界,只有通过饮酒,才能达到这种境界。酒之深味便在于此。
其十二
人们都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事实上可谓至善之人的伯夷、叔齐饿死在西山(首阳山)。伯夷、叔齐是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他们互让君位。周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终被饿死。诗人紧接着义正严词地提出,既然不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为什么古圣先贤要讲那样的空话呢?  荣启期是一个安贫乐贱的人,是封建社会的一位善人。孔子说荣启期:“善乎,能自宽者也。”但这位善人九十岁还是以鹿皮为衣裳,以绳索为衣带,过着饥寒生活,像他青壮年时一样。  但是伯夷、叔齐也好,荣启期也好,他们生前没有得到善报,死后名声却流传后世。他们所以能名声传世,依赖的就是固守贫困的节操。
其十三
孔子的弟子颜回,可谓仁者也。然而他29岁,头发尽白,早死。荣启期也是有名的好人,但九十岁还过着饥寒生活。他们虽留下身后美名,但死后何所知。  人生在世,有些人厚自养身,把身躯看得千金一样贵重,但临终时,再宝贵的身躯,也得消灭。西汉杨王孙于病危时,嘱其子裸葬,要以身亲土。人当解其真意。
其十四
伏羲、神农是传说“三皇”中两位最古老的帝王,已经离我们很久远了,世上已经罕见那样纯真的人。只有那个一生勤奋奔走的孔子,还想把四分五裂的东周社会弥补复原,让民风世俗再回到那个淳朴的时代。  孔子的奔走努力虽然没有达到天下大治,他所期待的凤鸟虽然没有飞来,但经他整理研究,殷周以来的诗书礼乐,总算由残缺不全而恢复一新。可是,自孔子在洙水、泗水之间设坛施教的事业停止以后,他的微言大义就再也听不见了。世风江河日下,以致出现了那个疯狂的秦始皇,焚书坑儒,把诗书烧成灰。  好在西汉初还有伏生等几个老儒生,传授六经的工作勤勤恳恳。可是为什么隔世之后,六经就没人爱好和亲近了呢?如今有些人也像孔子那样成天在外驰车奔走,可是没有人前来礼贤问津。在这样令人绝望的世风下,我还能说什么,做什么?只好痛痛快快地饮酒,才对得起头上戴的过滤酒的葛巾。
其十五
我家居贫困缺少劳力,屋前的灌木早已荒芜。上有翔鸟班班可见,下无人迹寂寂独居。宇宙是何等悠悠长久,人生却少有长命百岁。岁月急速流逝催人老,两鬓早已斑白如雪霜。若不放置对穷达之忧,违背平素之志很可惜。
其十六
自小不同人交往,一心爱好在六经。行年渐至四十岁,长久隐居无所成,最终抱定固穷节,饱受饥饿与冷,屋风凄厉,荒草掩没前院庭。披衣坐守漫长夜,盼望晨鸡叫天明。没有知音在身边,向谁倾诉我衷情。
其十七
幽兰生长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风。清风轻快习习至,杂草香兰自分明。前行迷失我旧途,顺应自然或可通。既然醒悟应归去,当心鸟尽弃良弓。
其十八
杨雄生来好酒,家贫不能常得,只能依靠那些喜好追求古事的人,带着酒肴向他请教释惑,才能有酒喝。他有酒就饮尽,有疑难问题都能解答。当然,你问他攻伐别国的计谋,他不肯说。因为仁者考虑问题郑重认真,当言则言,不当言则不言。
其十九
昔日苦于长饥饿,抛开农具去为官。休息调养不得法,饥饿严寒将我缠。那时年近三十岁,内心为之甚羞惭。坚贞气节当保全,归去终老在田园。日月运转光阴逝,归来己整十二年。世道空旷且辽远,杨朱临歧哭不前。家贫虽无挥金乐,浊酒足慰我心田。
其二十
伏羲神农已遥远,世间少有人朴真。鲁国孔子心急切,补救阙失使其淳。虽未遇得太平世,恢复礼乐面貌新。礼乐之乡微言绝,日月迁延至于秦。诗书典籍有何罪?顿时被焚成灰尘。汉初几位老儒生,传授经学很殷勤。汉代灭亡至于今,无人再与六经亲。世人奔走为名利,治世之道无问津。如若不将酒痛饮,空负头上漉巾。  但恨此言多谬误,望君愿谅醉乡人。

相关阅读

关键词不能为空

标签导航

到字开头的成语 成语里面有“捷”字的成语 带有从的四字成语大全 去开头的四字成语 形容古代文人的成语 形容文人性格的词 形容文人雅士的成语 形容一个文人作品很多用什么成语 乐此不疲的成语故事 关于刘秀乐此不疲的作文 是一个材料作文,材料是乐此不疲的典故... 乐此不疲在哪首歌中 乐不思蜀,说典故 轨字开头的成语 以轨开头的成语 轨字打头的成语 轨开头的成语接龙大全 饮酒二十首其一的注释和译文 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八)的注释译文 陶渊明《饮酒》第二十注释,译文 饮酒二十首(其五)把它翻译成白话文 成语是什么?什么不决 犹豫不决是什么意思? 犹豫不决的决是什么意思 犹豫不决什么意思? 英语温文尔雅怎么说? 帮忙把这句话翻译成英语:“传统观念中的女性应该是温文尔雅的”... 真正的伟人直率真诚 真正的贤人虚怀若谷 真正的强者温文尔雅 ... 温文尔雅是什么意思? 潮汕潮剧歌词啊红啊红 潮剧几度风雨歌词 潮剧《蚯蚓歌》的歌词 一片赤诚可对天潮剧歌词? 以取与舍为话题的作文 谁有高中作文的文件ne? 给 假如我_____ 作文 取个好点的题目 高中作文 求关于个人与时代、情感与理智、取与舍、竞争与共赢、守拙与出新... xxx的是什么成语 xxx取的成语有 马XXX  XXX马的成语 xxx耳 成语 初出茅庐的意思是? 初出茅庐是什么意思 初出茅庐的成语解释,初出茅庐是什么意思 初出茅庐是什么意思? “未雨绸缪”前一句是什么? “未雨绸缪”后边一句是什么? ‘未雨绸缪’后边一句是什么 未雨绸缪下一句是什么 未雨绸缪出处 魑魅魍魉四种鬼,分别是什么鬼? 魑魅魍魉什么意思,出自什么典故? 魑魅魍魉在古代传说中究竟是三种还是四种不同的 魑魅魍魉,分别指的什么?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