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词目知
棋逢对手
发音 qí féng duì shǒu
释义 比喻争斗的双方本领不相上下。
出处 《晋书·谢安传》:“道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唐·杜荀鹤《观棋》诗:“有时逢敌手,对局到深更。”
词目
势均力敌
发音 shì jūn lì dí
释义 均:平;敌:相当。双方力量相等,不分高低。
出处 《南史·刘穆之传》:“力敌势均,终相吞咀。”
示例 这场比内赛对阵的双方势均力敌,最终以平局收场。
词目
不相上下
发音 bù xiāng shàng xià
释义 分不出高低好坏。形容水平相当。
出处 唐·陆龟蒙《蠹化》:“翳叶仰啮,如饥蚕之速,不相上下。容
棋逢对手
拼音 qí féng duì shǒu 正音 逢;不能读作“fēnɡ”。源
辨形 棋;不能写作“旗”。 近义 势均力敌不相上下
反义 略胜一筹棋高一着 结构 主谓式。
英译 find one’s match 用法 他两个在半空中,这场好杀:~,将遇良才。(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四回)
来自 《晋书·谢安百传》:“安常棋劣于玄度,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唐·杜荀鹤《观棋》诗:“有时逢敌手,对局到深更。”
1.棋逢对手
【拼音】: qí féng duì shǒu
【解释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35】: 比喻争斗的双方本领不相上下。
【出处】: 《晋书·谢安传》:“安常棋劣于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唐·杜荀鹤《观棋》诗:“有时逢敌手,对局到深更。”
【用法】: 作谓语、宾语、分句;指能手碰到能手
2.棋布错峙
【拼音】: qí bù cuò zhì
【解释】: 指如对弈双方所着棋子般交错对峙。
【出处】: 宋·苏轼《代滕甫论西夏书》:“陛下因而分裂之,即用其酋豪,命以爵秩,棋布错峙,务使相仇。”
【用法】: 作定语、分句;用于下棋等
3.棋布星陈
【拼音】: qí bù xīng chén
【解释】: 形容多而密集。同“棋布星罗”。
【出处】: 清·慕天颜《请开海疏禁》:“虽蜀道渐开,楚江咸顺,而貔貅之众,棋布星陈,资饷甚殷,所在告急。”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数量多分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