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管仲和鲍叔牙是好朋友。管夷吾字仲,相貌魁梧,博古通今,
有经天纬地之才。可是他年轻的时候很穷,和鲍叔牙一起下海
做生意,赚了钱的话,他就偷偷多分给自己一倍。老鲍明知这
些,但是并不在意,他钦佩的是小管的才能。
齐襄公有两个儿子,长子名纠,鲁女所生;次子名小白,莒女
所生。二人成人后,襄公要请家教辅佐他们。管仲对鲍叔牙说:
“咱们个辅一人,将来不论谁上了台,我们都可以互相推荐。”
于是,管仲做了太傅,辅大公子纠;鲍叔牙做了少傅,辅少公
子小白。后来,小白惹怒了襄公,和鲍叔牙一起出奔莒国;管
仲则在齐公无知篡夺了王位后,和纠一起投奔了鲁国。
那个无知也是倒霉,只当了一个月的候爵就被襄公昔日手下的
众臣砍了头。这下轮到襄公的两个儿子来争夺王位了。管仲对
鲁侯说:“小白在莒,近水楼台,我愿领一支人马去截击他。”
鲁侯给了他三十乘兵车,星夜直奔莒国。
小白呢,他向莒国借了一百乘兵车,这会儿正急匆匆地赶往齐
国。管仲在即墨这个地方拦住他,劝他让大哥来主持丧事。鲍
叔牙上前来呵斥,要催兵前进,管仲突发冷箭,射中小白。小
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栽到车上。管仲见偷袭得手,便勒转
兵车,如飞遁去。
管仲回报鲁侯,小白已经一命呜呼,鲁侯放下心来,一路饮宴,
和公子纠缓缓前行。半路上却有消息传来,说小白在齐即位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管仲那一箭正射在小白衣带的王钩上,小白急中生智,咬
破舌头装死,连鲍叔牙都给蒙过去了。老鲍见小白没事,便让
他换上便服,抄小路直达临淄。齐e5a48de588b6e799bee5baa6e79fa5e98193335国的大臣见小白到了,就立
他为君,这就是历史上大大有名的齐桓公。
接下来,齐鲁两军干了一仗,结果齐军大胜,鲁侯衡量得失后,
杀了公子纠,又把管仲押送齐国,好让齐桓公报一箭之仇。没
成想鲍叔牙在齐桓公跟前力荐管仲,齐桓公自己也深爱管仲的
治国之才,拜他为国务院总理,统管齐国内政外交,官比鲍叔
牙还大呢。鲁侯放虎归山,做了件大蠢事,真是懊闹不已。
1、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4b893e5b19e364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2、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大嫂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后来有一个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3、汉文帝亲尝汤药
有一次汉文帝母亲生病一直没有好转,汉文帝不分曰夜尽心照顾母亲,把侍奉母亲当成一件大事来做,怕宫女不够细心,汉文帝服侍母亲的病,总是很殷勤,看护得精心周到。
夜间睡的时候,眼睛没有闭好过,衣带没有解开过,没有睡过一个安稳的觉。对于母亲的汤药,必定亲自尝尝,看看会不会太烫或太苦,才放心地端给母亲服用。汉文帝侍奉母亲,却从不懈怠,母亲足足病了三年,他也服侍了三年,母亲的身体才好转过来。
4、指鹿为马
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赵高把持朝政,不但独揽大权,更想进一步登上帝位。他为了试探朝中的大臣是否服从他,便想出一条计策来当众检验。
他叫人牵了一头鹿来献给秦二世,并在群臣面前指着鹿说:“这是我献给您的马。”秦二世笑道:“丞相跟我开玩笑吧?明明是一头鹿,怎么说成是一匹马呢?”
赵高于是问左右的大臣:“这究竟是鹿还是马?”大臣们大都害怕赵高,所以有的人默不作声,有的人为了讨好赵高,就说献上的是马,只有小部分正直的大臣坚持说是鹿。赵高暗中记下了那些正直大臣的名字,后来就借故把他们杀害了。
5、苏轼之房梁挂钱
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
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
6、范仲淹断齑划粥
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在童年时期,就酷爱读书。由于家境清贫,上不起学,10岁时住进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发愤苦读,每天煮一小盆稀粥,凝结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再切几根咸菜,就着吃下去。这就是后世传为佳话的“断齑划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