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目不暇接 [ mù bù xiá jiē ]
释义: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
出处: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墨之二》:“见其扬羽军振彩;倏往倏来;目不暇给。”
目瞪口呆 [ mù dèng kǒu dāi ]
释义: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出处:《敦煌变文集》:“朱解低头亲看札;口呿目瞪忘收唇。”
耳聪目明 [ ěr cōng mù míng ]
释义:聪:听觉灵敏;明:眼力敏锐。听得清楚,看得明白。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出处:《周易·鼎》:“巽而耳目聪明。”《礼记·乐记》:“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面目全非 [ miàn mù quán fēi ]
释义:非:不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34相似。 样子完全不同了。形容改变得不成样子。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举首则面目全非;又骇极。”
目中无人 [ mù zhōng wú rén ]
释义:眼里没有别人。 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六回:“赵奢子赵括,自少喜谈兵法,家传《六韬》、《三略》之书,一览而尽;尝与父奢论兵,指天画地,目中无人,虽奢亦不能难也。”
牵肠挂肚、小肚鸡肠、搜肠e5a48de588b67a64332刮肚、鼠肚鸡肠、兜肚连肠、鸡肠狗肚、眼馋肚饱、挺胸凸肚、挺胸叠肚、熬肠刮肚、满肚疑团、跑肚拉稀、心知肚明、肚束三篾、眼饱肚饥、肚里泪下、倾肠倒肚、挂肚牵心、撑肠拄肚、肚里蛔虫、挂肚牵肠、割肚牵肠、将胸比肚、抠心挖肚、悬肠挂肚、萦肠惹肚、翻肠搅肚、牵肠割肚、鸡肠小肚、挺胸突肚
1、牵肠挂肚
【解释】:牵:拉。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出自】: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三折:“可怎生将俺孩儿一时勾去,害的俺张善友牵肠割肚。”
【示例】:人家~的等着,你且高乐去!◎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六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2、小肚鸡肠
【解释】:比喻器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照顾大局。
【出自】:刘绍棠《鱼菱风景》二:“‘正大,不要小肚鸡肠……’吴钩轻声低语。”
【示例】:你如此~,怎能成大事呢?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3、搜肠刮肚
【解释】:比喻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出自】:明·冯惟敏《不伏老》第一折:“一个家搜肠刮肚,不知饥,不知渴,只觉得口内生烟。”
【示例】:似这作文,~,可待写上什么? ◎清·蒲松龄《逃学传》
4、鼠肚鸡肠
【解释】:比喻气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顾大体。
【出自】:明·烟霞散人《斩鬼传》:“鼠肚鸡肠,一包粪也存不住,要你何用。”
5、兜肚连肠
【解释】:兜:围绕,引申为包括;肚:指动物的胃。包括肚子连同肠子。比喻全部东西一起处理。
【出自】:鲁迅《狂人日记》:“吃了几筷,滑溜溜的不知道是鱼是人,便把他兜肚连肠的吐出
含有肚的成语有哪些? :
牵肠挂肚、
人心隔肚皮、
小肚鸡肠、
宰相肚里好撑船、
心知肚明、
一肚子坏水、
肚束三篾、
搜肠刮肚、
跑肚拉稀、
鸡肠狗肚、
挺胸突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