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关于马的成语有:
1、鞍前马后
鞍前马后是一个成语,读音是ān qián mǎ hòu,原指随从将官出征,后比喻跟随在别人后面,小心侍候。出自王树元《杜抄鹃山》。
2、兵荒马乱
兵荒马乱,读音bīng huāng mǎ luàn,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社会秩序不安定。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现象。袭
3、车水马龙
车水马龙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chē shuǐ mǎ lóng,意思是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一般。形容热闹繁华的景象。出自《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
4、肥马轻裘
肥马轻裘,读音:féi mǎ qīng qiú,汉语成语,释义为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出处:《论语·雍也知》。
5、风马牛不相及
形容当时齐楚相距很远,毫无干系,就如同马与牛即便走失,也不会到对方的境内。比喻事物彼此道毫不相干。
扩展资料:
不可否认的是,马在人类社会的进程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动物马经训练后成为人类最好的助手之一,也是人类忠实的朋友。在清朝,马很是受用。少数民族(蒙古族)出行也主要依靠马。
成语犬马什么什么 (9个):
犬马之劳、
犬马之恋、
犬马之诚、
犬马之力、
犬马之年、
犬马之养、
犬马之报、
犬马之决、
犬马之疾
1 马的成语
【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天马行空】喻才思豪放飘逸。
【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汗马功劳】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老马识途】喻经验丰富的人。
【兵荒马乱】形容战乱破坏之严重,秩序之紊乱。
【走马看花】大略观看事务外象,无暇细究其底蕴。
【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招兵买马】徵招士兵,购买马匹;指集结武力,预谋作战。
【金戈铁马】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战争。
【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指鹿为马】形容歪曲事实颠倒是非。
【秣马厉兵】磨快武器,餵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马耳东风】形容一个人对别人所说的话漠不关心,听过就忘。
【马到成功】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马革裏尸】形容军人英勇地战死在沙场上。
【马首是瞻】指完全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34听从领导人的指挥来行动。
【马齿徒长】只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但没有大作为。
【塞翁失马】(1)比喻人因祸得福。(2)形容祸福无常,不能遽下定论。
【驷马难追】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要信守诺言。
【龙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声色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悬崖勒马】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释义:形容仅能供养父母而不存孝敬之心。供养父母的谦辞。
出处:出处:《论语·为政》:“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译文:现在所谓的孝子,把能供养父母理解为孝道,连狗和马都有人饲养,如果从内心对父母不尊敬,那跟饲养狗和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扩展资料
《为政》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为政以zhidao德”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专。
作者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属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为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犬马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