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1、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2、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3、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4、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5、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6、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7、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8、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9、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10、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成语:舌战群儒、青山不老、招兵买马、光阴荏苒、身在曹营心在汉、赔了夫人又折兵、威风凛凛、气宇轩昂、初出茅庐、胸怀大志、
成语解释:
1、舌战群儒
读音:shé zhàn qún rú
解释: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2、青山不老
读音:qīng shān bù lǎo
解释:比喻永存。也比喻时间久长。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青山不老,绿水长存。他日事成,必当后报。e799bee5baa6e79fa5e98193e59b9ee7ad94335”
白话释义:青山不老,绿水长存。有一天成功,一定要后报。
3、招兵买马
读音:zhāo bīng mǎi mǎ
解释:从各方面招揽人,扩充武装力量。也比喻组织或扩充人力。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于是遂起军往汝南驻扎,招兵买马,徐图征进。”
4、光阴荏苒
读音:guāng yīn rěn rǎn
解释: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指时间渐渐地过去了。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又是新春。”
5、身在曹营心在汉
读音:shēn zài cáo yíng xīn zài hàn
解释:比喻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至二十七会记载,关羽和刘备走散后,被曹操留在营中,“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恩礼非常;但关羽却系念刘备,后来得知刘备在袁绍处,遂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
草船借箭、
初出茅庐、
七步复成诗、
赤膊上阵、制
三顾茅庐、
吴下阿蒙、
作奸犯科、
出言不逊、
锦囊妙计、
偃旗息鼓、
知遇之恩、
步罡踏斗、
缓兵之计、
鼓角齐鸣、
谋事在人、
力排众议、
舌战群儒、百
万死不辞、
封金挂印、
养精蓄锐、
不出所料、
先礼后兵、
背若芒刺、
安身之地、
笑容可掬、
万事俱备,只度欠东风、
拨云雾见青天、
强词夺理
竖子成名 ,斗酒只鸡 ,清尘浊水, 釜中之鱼 ,掩目捕雀 ,冢中枯骨, 平视获罪抄 ,升堂拜母 ,煮豆百燃萁, 阔步高谈 ,太丘道广 ,才高八斗 ,难兄难弟 ,同恶相济 ,去梯之言,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坐不窥堂 ,穷鸟入怀, 梁上君子 ,坐不安席, 求田问舍 ,作度奸犯科, 枕石漱流 ,哭竹生笋 ,乐不思蜀 ,十鼠同穴 ,长林丰草, 弊车赢马问 ,吴下阿蒙, 心膂爪牙, 青蝇吊客, 髀肉复生 ,开门揖答盗 ,引咎责躬 ,浮瓜沉季, 闻雷失箸 ,引虎自卫,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望梅止渴
1:百步穿杨(黄忠)2:百战百胜(曹操)3:负薪救火(诸葛亮)4:七擒七纵(孟获)5:乐不思蜀(刘禅)6:大获全胜(刘备)7:鼎足之势(刘备,孙权,曹操)8:不计其数(曹操)9:不识时务(鲁肃)10:肺腑之言(貂禅)11:横行无忌(李催,郭汜)12:三顾茅庐(刘备)13:顿开茅塞(孙权)14:捶胸顿足(刘备)15:膏粱子弟(夏侯茂)16:措手不及(孟达)17:寡不敌众(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