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成语大世界日期:
返回目录:成语造句
青红皂白百 [qīng hóng zào bái]
生词本
基本释义
皂:黑色。青、红、黑、白四色。比喻事情的是非或度原因。
贬义
出 处
《诗经·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思畏忌。”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此事之回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例 句
窗上的玻璃碎了,爸爸不问~地答就将小明说了一顿,小明感到很委屈。
1、青红皂白
qīng hóng zào bái
【解释】皂:黑色。青、红、黑、白四色。比喻事情的是非或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8685e5aeb9335原因。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妈妈和哥哥且别叫喊,消消停停的,就有个青红皂白了。”
2、不问青红皂白
bù wèn qīng hóng zào bái
【解释】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扯开衣服,看了两处,不问青红皂白,举起鞭子就打。”
3、不分青红皂白
bù fēn qīng hóng zào bái
【解释】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出处】《诗经·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4、不分皂白
bù fēn zào bái
【解释】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出处】《诗经·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5、清浑皂白
【解释】比喻事物的本来面目、是非、情由等。
【出处】《红楼梦》第八十回:“你且问箇清浑皂白,再动粗卤。”
6、不问皂白
bù wèn zào bái
【解释】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出处】郁达夫《沉沦》五:“太阳已经起来了。他不问皂白,一直的往东走去。”
皂白不分
【解释】: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出自】:《诗经·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思畏忌。”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皂字的成语 :
不分青红皂白、
青红皂白、
染蓝涅皂、
贩夫皂隶、
不问青红皂白、
一言既出,如白染皂、
翻黄倒皂、
皂丝麻线、
牛骥同皂、
清浑皂白、
指皂为白